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奇石萬千,形態各異,底座除了有便於欣賞者觀賞、擺放的託舉之功外,還一定要襯托主題,使底座和奇石相得益彰,展現奇石之美。比如:雲紋、水紋、蓮花、銅錢、平面、沙丘及顏色等,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一定要運用得體,並與表達主體相吻合和協調,避免張冠李戴、不倫不類。


再美的石頭也難免有缺憾,或老殘、或新傷、或先天發育不良,總難盡善盡美。為了揚長可避短,突出亮點,以及組合作品的置景等更需底座的掩飾與烘托。


顧名思義,底座的“補缺”是針對那些有天然缺陷和不足的奇石而言的,尤其是具象的奇石。其局部象形卻又有所缺失,在配座時就可以通過掩飾或配置必要的附件,使奇石顯得完整或完美。


一般而言,用底座所掩飾或配置之處應是具象奇石的次要特徵。然而,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奇石的底座卻補缺過了頭,將掩飾變成了粉飾,甚至將奇石本身補成了次要特徵。


正應了坊間流傳的那句話:石頭不夠木頭來湊!殊不知,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掩飾或配置過多過大,不僅不能恰當地補缺,反而是進一步放大了奇石原有的缺點。比如,下面這些奇石配座: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金蟾(沙漠漆)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獅子(瑪瑙)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金蟾送財(戈壁眼石)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魚(長江石)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西行歸來(沙漠漆)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從遠古走來(千層巖)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小雞出殼(這是要出幾層殼啊?)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當帽子?還是人物?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狗頭續身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瑞虎(虎頭續身)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不僅續身還續吃的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孔明夜讀(讀個書不容易啊!)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給我一雙眼,還你一隻鴨!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巡邏(咱們巡邏真不缺人!)

石頭不夠木頭“湊”,這樣的搭配合適嗎?

真假猴王(只看身子真的分辨不出來!

曠野中的石頭經過人的撿拾、清洗、搬運、命名、做座、組合等勞動,然後用來交換使其成為商品,實現了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價格是觀賞石價值的貨幣表現,當然還受供求關係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底座是提升觀賞石商品價格的最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觀賞石底座配與不配、合適不合適、精緻不精緻顯現著觀賞石的風格流派,提升了觀賞石的經濟價值,關係著她有沒有可能成為藝術品,因此,底座改變了觀賞石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