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抓週,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以前很多封建大家庭都有孩子滿週歲“抓周”的習俗

,現在雖然是新時代,但“抓周”這項具有美好祝願意味的傳統在許多地方被流傳。

有很多長輩都喜歡給滿週歲的孩子辦一次“抓周”活動,然後根據寶寶手裡面抓到的物品來判斷孩子的喜好和未來的方向。

當然,大家心裡面都清楚一週歲的小孩子知道些什麼,能抓到東西完全都是靠著小孩子的“臨時喜好”,並沒有所謂的今日抓周就可以定了未來終身的離奇說法。

在父母眼中抓周只不過是個生活的引子,給孩子未來的大好人生開一個好頭。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寶寶滿週歲“抓周”,調皮舅舅隨手放下個“小玩意”,長輩直罵他淨添亂

同事小王家裡的寶寶今年剛滿一週歲,前不久也是在爺爺家裡舉辦了“抓周”的週歲禮。聽小王說,當時抓周的時候全家三代二十多口人都聚在一起,專門看她家寶寶抓周,別提場面多有趣了。

根據以往的習慣,大家給小寶寶準備了小蛋糕、積木、魔方、鋼筆、計算器、乒乓球、小人書、車鑰匙、雙節棍、毛筆、書畫等各類物品,就準備看小寶寶到時候要抓什麼了。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就在小寶寶準備下手之前,他舅舅在一堆物品中間放了一個麻將牌,頓時全家人的笑臉都凝固了。可沒等大家反應過來,小寶寶爬過去直接拿上了舅舅放下的麻將,還準備雙手捧著麻將放到嘴裡面嘗一嘗味道。

當時爺爺就火了,直接擰著舅舅的耳朵開罵,“整天好事沒個正形,淨給家裡添亂”。可事到如今已經這樣了,再進行一次“抓周”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所謂的家庭聚會最終不歡而散。

事後舅舅也是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專門跑到玩具城給小寶寶買了好多玩具,只是求姐姐小王原諒他。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當寶寶要抓周的時候,爸媽們需要給孩子準備些什麼?

1:抓周物品要有“代表性”

首先要明白“抓周”這項活動的含義,是為了猜測寶寶未來的喜好和發展方向。所以參與抓周的物品一定要具有行業的代表性,同時個頭上面差別不能太大,也不能有各種奇怪的味道,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到孩子的判斷。

比如:“鋼筆”就代表著寫作能力,而“乒乓球”代表著運動習慣,“計算器”則代表對數學感興趣等,儘量要選擇帶有正面意味的物品。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2:不要刻意強迫孩子的選擇

爸媽不要有意地設置抓周物品的擺放順序,儘量採取隨機放置各種抓周物品的辦法,這樣最後寶寶抓周的結果可能更加客觀一點兒,可以更好地表現出寶寶的喜好。

不要刻意地去調整抓周物品的類別,千萬不要放上一盒鉛筆,然後讓寶寶抓,這樣真的沒有太大意思。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3:對抓周結果不要太強求

爸媽始終要清楚,抓周只是一項帶有美好意味的傳統活動,孩子最後抓到的結果和孩子的未來並沒有所謂的直接關係可言。

如果孩子對某個物品表示出興趣,也要根據孩子的發展和喜好看問題,而不是說孩子當初選了,以後就只能按照那個方向去發展。

寶寶抓周,舅舅隨手放下一個“小玩意”,卻讓全家人的笑容凝固了

今日互動:從傳統的角度去看待“抓周”,其實內含的都是長輩們對子孫後代未來成長的無限期望,誰都希望自家孩子未來可以出人頭地。相信在座的各位中也有小時候經歷過抓周這類的事情,

歡迎大家在下方踴躍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自己當初在抓周時弄出來的風趣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