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自古以來,匈奴作為遊牧民族,生活物品十分匱乏,很多的生活資料靠搶劫內地來獲得,使得邊境人民受盡其害。在劉邦登基之初,在分封領地的時候,他就把韓王信封到了太原以北的地方,都城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當時他考慮的就是馬邑是戰略要地,能對匈奴的入侵起到防範作用。韓王信作為大將,他相信韓王信能抵禦住匈奴的襲擾。

然而,當時的匈奴單于冒頓卻不是個善茬,他在還沒有繼位的時候,為了奪取父親的王位,曾強硬訓練士兵誓死服從他的命令,他讓人用箭射自己的馬,誰不敢射就殺誰,過一段時間又讓人用箭射自己的愛妃,有人不敢射也被他殺了,使得他的手下不敢不順從他。在一次跟隨父親打獵的時候,冒頓命令自己的手下朝單于射箭,使得自己的父親、老單于當場喪命。殺了自己父親的冒頓繼承了單于的位子,先後征服了北方遊牧民族20多個國家,首次統一了草原部落,自己也成了歷史上最強大的匈奴單于。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韓王信雖然勇猛,但與這樣一位心狠手辣、勇猛善戰的單于作戰,自然是敗多勝少,吃了不少的苦頭。公元前201年,冒頓單于集結10萬大軍,圍攻韓王信。吃了大虧的韓王信眼看無法打贏匈奴,就對匈奴採取了和解的辦法,無非是我給你糧食、物資,你別來找我的麻煩了,完全就是求和。

邊境告急信傳到了劉邦那裡,他懷疑韓王信暗中勾結匈奴,就親自寫了一封信責備韓王信,不要做反叛大漢的事。韓王信收到劉邦的信後,很是惶恐,自己確實不是匈奴的對手,又害怕劉邦對自己問責,索性直接投靠了冒頓單于。冒頓單于有了韓王信的加入,如虎添翼,由韓王信引導揮師南下,勢如破竹,進入雁門關攻下太原郡。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公元前200年的冬天,也就是劉邦當皇帝兩年後,大漢天子御駕親征匈奴,懷揣雄心壯志的大漢皇帝要親自解決匈奴問題。他親率32萬大軍,隨行將領有樊噲、周勃、夏侯嬰等上百人,還有陳平、婁敬等謀士,聲勢浩蕩,一鼓作氣收復了太原,並連連取勝。漢軍的節節勝利,使得包括劉邦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匈奴毫無戰力,收服匈奴是早晚的事。

劉邦探聽到匈奴駐紮在代谷一代,就接連派出十幾支偵查小分隊觀察敵情,回來都說匈奴軟弱可欺,一戰就能成功。劉邦不放心,又派出謀士婁敬去打探觀察,婁敬回來後卻說出了和前幾波人馬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說:“兩國交戰,一般都是顯耀自己的威力,而我看到的卻是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兵和瘦弱的馬匹,這很不正常。這仗不能打。”婁敬的忠言不僅沒有讓劉邦聽進去,反而惹得他大怒:“你真是個齊國的孬種!你憑藉著兩片嘴撈了個官做,現在竟敢胡言亂語阻礙我進軍。”馬上令人把婁敬捆了起來,準備打了勝仗後再懲罰他。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劉邦沒有聽進婁敬的話,自己親自帶兵攻擊代谷的匈奴。沒想到他走到白登山這個地方,卻進入了冒頓單于帶領40萬兵馬設立的埋伏圈,被匈奴大軍四面包圍。劉邦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雙方損傷很大,相持不下。不幸的是,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劉邦所帶的人馬不習慣北方天氣,不要說打仗,光凍傷就損失很大,據說光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劉邦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眼看著危在旦夕。這時候他悔不當初,如果當初聽了婁敬的話就好了。

漢軍被圍了七天了,雙方還成相持狀態,劉邦愁的飯都吃不下去,就想盡快脫身。謀士陳平足智多謀,善於觀察,是個狡猾的老狐狸。他看到冒頓單于經常和新娶的妃子閼氏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對她十分的寵愛。陳平就為劉邦獻計,想在女人身上打主意。劉邦正在煩悶之中,無計可施,就同意了陳平的計策,權當試試吧。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劉邦就選了一個能說會道的使者,帶著大批的金銀珠寶乘霧下山,找到了閼氏。獻上珠寶後,使者又拿出一幅畫來請閼氏轉交給單于。閼氏問送畫幹什麼,使者就說想把中原第一美女獻給單于。閼氏收下了金銀珠寶,心想如果不趕快把劉邦放走,如果他們真把中原第一美女給送來,有了新的美女,自己也就不得寵了。她就讓使者把畫帶走,答應替劉邦說好話。

晚上,閼氏和單于一陣親熱後,就開始放枕邊風了。她對冒頓說:“我聽軍中有人說,大漢的幾十萬援軍就要到了,到時裡應外合對咱們就危險了。”她看到冒頓很認真的在聽,就繼續說:“漢朝皇帝被圍困在山上,漢人怎麼會善罷甘休?再說就算我們奪了他們的土地,也會因水土不服無法常駐。等到他們裡應外合,內外夾攻,我們就享受不到安樂了。再說漢朝和匈奴的皇帝怎麼能苦苦相逼呢?漢軍已經被圍七天卻什麼事也沒發生,想必他們有神靈保護吧。你何必違背天命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了他們,免得得罪了神靈,讓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

劉邦攻打匈奴自取其辱,為活命採取的手段令人不齒

冒頓單于也正在發愁,攻又攻不進去,如果真的像閼氏說得,等到漢軍援兵到了,自己就不好了。他就傳令,讓部隊閃出了一條路來,放漢軍走。劉邦帶領人馬,天沒明就趁著大霧逃出了匈奴的包圍圈,那種狼狽樣根本無法描述,簡直太慘了。

劉邦回到根據地後,餘怒未息的他斬了十幾名打探失誤的將領,並趕快把婁敬放了出來,後悔沒有聽從婁敬的建議。他為獎賞婁敬,讓婁敬改姓劉,封為關內侯,二千戶的食邑。

劉邦從白登之戰中知道了匈奴不是那麼好惹的,勢力已經很強大。為了維護邊境的安寧,他就採取了和親的政策,把一個皇族的女兒作為公主嫁給了冒頓,派劉敬作為使者,並每年送去大批的糧食等匈奴緊缺的物資。自此,劉邦的和親政策一直持續了很多年,邊境從此也得到了安寧,這一狀況直到漢武帝時候才改變。

在我國曆史上有很多的屈辱的不平等條約,而劉邦是最早的始作俑者。

以史為鑑,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