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前言

兄弟姐妹們,截止樓主落筆2020年2月18日止,全國除湖北外省份確診病例已15連降,“拐點”越來越近,曙光已在眼前!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加油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武漢!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經歷這種大災害與困難後,咱們又應該從中吸取些什麼經驗教訓呢?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就是每個家庭都應該準備一份應急救援物品,一旦發生意外就可以首先用應急救援物品自救互助。比如全國目前的“一罩難求”。雙11可是剛剛才過去沒多久啊,當時無論是一次性醫用口罩還是KN95、90貨源都非常充足,價格也便宜。當時下單的那些人也肯定沒有意識到此後發生的事,只是單純的有自我防護意識,買個口罩防霧霾或者遮醜而已,但現在看卻著實真是一次富有遠見的剁手體驗!

樓主就是一個比較有危機意識的人,家中常備一些基礎應急救援物品,此前就分享過很多次與應急救援物品有關的曬單經驗。

這次再借本文系統總結一下,根據不同場景舉例,希望可以帶給看到本文的讀者朋友一些有用的參考。

(本人不是專業醫務工作者,文內相關數據信息皆查自於媒體目前公開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錯漏還請諒解)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比如颱風、飆風、地震、暴雨、暴雪等。

1,應急食品

什麼最重要?肯定是吃喝為先。應急食品也是各國推薦的地震急救包中必備品,其它各種自然災害都有可能用上,一旦發生災害與意外,可以讓被困人員一定程度補充能量,延長生命堅持時間,爭取更多脫困救援可能。

比如一些長保質期的固態食品:壓縮餅乾、午餐肉、巧克力、方便麵等。

保質期久的瓶裝水和保質期特別久的罐裝食品、罐裝水果等。

能量補充劑比如多種維生素片等。

數量根據家中人口準備三至五天量,注意保質期,按時替換。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2,安全哨

專業的安全哨可以,普通的體育哨子也能用,

當意外發生後,人員被困時,人的求救叫喊聲穿透力其實並不強,不容易被外界聽到,還容易引發口乾舌燥嗓子痛甚至發不出聲音,

但只要能有個哨子,就能用最少的力氣吹出很大且穿透力極強的哨聲,增加被救援力量發現的機會!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這也是日本地震急救包裡必備的物品。

3,收音機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除了車載收音機在開車路上偶爾聽聽,可能現在大多數人都已沒有了聽收音機的習慣,

但我還是強烈建議您家裡能備一臺收音機!

設想一下某些極端的情況,因為自然災害導致電力與通信中斷,或者人員被困,平時不離手的手機平板很快就會成為廢鐵,此時唯一還能獲取外界信息的就只有不受限制的收音機了,這也是被很多國家官方推薦急救包必備物品之一的原因。

就像《行屍走肉》《我是傳奇》等末日題材影片中,最後都是隻能靠收音機接收救援信息。

買個便宜的也行,但有條件的還是建議買個能手搖發電的收音機,特殊情況下可以手搖充電不受供電限制。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4,手電

即使現在手機都有“手電筒”功能,可以將手機閃光燈變為手電模式,但也就是能臨時一用的程度。在特殊情況下還是無法取代一把真正的手電筒。手電筒有著功耗更小照明時間更持久更穩定,光照亮度更強,受使用環境限制更小等等優點。

自然災害往往可能會有電力的暫時中斷,一把手電筒可以解決隨之而來的很多困難。

當需要救援時,也可以在遠處用燈光示警,使救援力量能更容易注意到。

5,應急救護卡

不只是各種自然災害,遇到各種災害都會很有用,可以在人員喪失意識或語言能力時,使救援人員能立刻知道被救援者的身份、血型、病史、過敏史、緊急聯絡人等重要信息,為迅速提供及時而準確的救助提供幫助。

自制可以,淘寶也可以,放置在統一的應急救援包中。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6,緊急救生毯

緊急救生毯大家可以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用緊急救生毯將傷員包裹住,可以有效地防止傷員身體熱量的散失,提高生存機會,為以後更好的救助創造條件。

一旦發生緊急自然災害逃生到戶外時,雖然只是薄薄的一層,但卻有防水、防體溫過低、防陽光暴曬、反光好易於被發現、鋪在地上防潮等多種用途,絕對的救援自救神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7,繃帶、醫用膠布、止血帶、消毒紗布等醫用外傷止血品。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自然災害很容易造成人身傷害,比如地震。所以各種止血醫療用品也是急救包的必備!有較大外傷時可以迅速找出止血包紮,為接下來去醫院救治創造時間與條件。就算永遠用不上,家裡也最好備一些,關鍵時刻除了自救也能幫助別人。

8,常用藥品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像退燒藥、止瀉藥、感冒藥、止痛藥、廣譜抗生素等非處方類常用藥品,每家都應該備一些,平時這些藥品是個藥店就能買到,特殊情況發生時還真不一定好買。

家裡有孩童的,兒童常用藥也應該準備一些。

身患特殊疾病的患者常用的藥品更應該多準備一些。

多種維生素片也要準備幾瓶,可以在特殊情況沒法吃到足夠營養食物時,為人體補充多種必須維生素與微量元素,保證人體的健康。

9,口罩等防疫物品

我國自古就有“大災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由於大的自然災害(比如地震)後環境被破壞,很多生物遺體來不及掩埋處理,到處髒亂差,就可能會引發疫情,口罩與酒精也會派上用場。

口罩的選擇,後面在疫情欄會詳細說。

火災

火災是最常見的非自然災害,也是造成人員與財產損失的最主要災害之一。

很多人對消防器械的認知都還停留在“單位才有、公司才有、為了應付消防檢查才有”等的觀念上,絕對是錯誤的!

1,滅火器

家裡備有滅火器的有多少人?我算一個,但我在身邊的親朋裡一個也找不出!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雖然咱們的消防員叔叔們遇到報警電話後反應神速,幾分鐘之內就能趕到出警點,但幾分鐘對於火災也足夠長了,一旦家裡意外失火,如果能報警同時在火勢還處於萌芽狀態就能撲滅自然更好。

而如果手頭正好有滅火器,並且使用方法得當,就有很大機會可以做到自救,避免更大的人身與財產損失!

樓主家裡就常年必備滅火器,即便從來沒用上過,也希望永遠沒機會用,但必須備一個才安心,說不定還能救助別人。

2,煙霧報警器

這也是我強烈推薦每家必安的消防用品,我給自己家和父母家都安裝了。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很多火災都發生在人員入睡的深夜,此時人們酣睡,對外界情況變化感知不足,經常等清醒了才發現已經被火情困住,甚至有些人在睡夢中就被濃煙窒息了。

安裝一個煙霧報警器就能多一個保險,一旦檢測到濃煙就會鳴笛報警,將人們從睡夢中叫醒,及時採取措施脫險。

就在前兩天我在家做飯,一道菜煙比較大,雖然開著抽油煙機也有部分煙飄進了客廳裡,煙霧報警器也響了,還是很有用的。

3,消防自救呼吸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以前看到過一組數據,統計的火災遇難的大多數人並不是被燒死的,而是被濃煙嗆死的,而且火災中的煙比火更厲害,火場中並不一定所有地方都起火,但肯定所有地方都有煙,人一旦接觸會很容易瞬間喪失視力,呼吸困難,短短几分鐘就會有生命危險!

所以我在家裡也一直常被消防自救呼吸器,遇到活動價二三十元就能買一個這種消防自救呼吸器,跟滅火器一樣,也希望永遠用不到,但必須備一個的東西。

4,滅火毯

滅火毯 或稱 消防被、滅火被、防火毯、消防毯、阻燃毯、逃生毯,是由玻璃纖維等材料經過特殊處理編織而成的織物,能起到隔離熱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於撲滅油鍋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遇到像油鍋起火等廚房常見火情時,此時如果沒有滅火器,也不能用水去澆滅,把滅火毯往上一蓋基本就能撲滅。

當從火場逃生時,將滅火毯披蓋在身上也能很大程度防止被火燒傷。

5,緩降逃生繩

現在城市都是高層建築,一旦發生火災,高層人員很容易被困,緩降逃生繩就是為此而生的。 它基於8字環緩降優點,將逃生繩、緩降器、安全帶融為一體的逃生設備,只需選取固定點固定好安全掛鉤,套上安全帶就可以安全、簡單、方便、快捷的使逃生人員安全下到地面,並且可以快捷的多次重複使用逃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就比如這一次的新型管狀病毒疫情。

1,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因為這次疫情我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大多數瘟疫是以呼吸道傳播作為主要傳播途徑,比如古代常有的鼠疫,比如十幾年前的非典和此時的新冠狀。口罩的作用不只是可以防範瘟疫,日常也有防霧霾,防塵,遮醜等作用,保質期也很長,非常適合遇到好價時買一些囤著。

我就是一個很惜命的人,所以冬天一直有佩戴N95口罩防霧霾的習慣,疫情爆發前家裡還有三盒3M KN95存貨(沒有一次性醫用的因為不防霧霾所以沒存貨很後悔),疫情爆發後真得是一盒KN95也沒搶到。

三盒口罩給親戚分了兩盒,自己家裡留一盒,還好單位也給發了幾包一次性醫用的,省著點用相信可以撐到疫情結束。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還要再次感謝咱們的國士鍾南山院士,這幾年為了防霧霾我勸家裡老人戴口罩,他們一次也沒聽過,出現疫情初期消息後我再讓家裡老人戴口罩也還是不聽,

“老子非典都沒事,戴這個幹嘛?”

“戴了憋得慌,不想戴。”

“沒事。”

諸位有沒有很熟悉的感覺?這些平時買各種保健品毫不手軟想要延年益壽的老人們,現在卻成了最不怕疫情的一群人。

甚至很多人都看過一個女孩上傳的視頻,勸當出租車司機的父親戴口罩,卻被父親破口大罵!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幸好央視採訪鍾南山院士時,鍾院士身為老人們也知道的權威,給出了權威的解答,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戴口罩還是有用的,實際上並不一定非要戴N95。因為這些病毒不是單獨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飛沫裡。 一般的外科口罩還是能夠阻擋大部分的。”我家老人看了鍾院士的話後終於主動戴口罩了。

而且從鍾院士的話裡可以知道,戴口罩對防範新冠病毒是有用的,如果可以佩戴N95級別的口罩會更好,一般的醫用外殼口罩也能用。

根據這些信息,我去進一步查詢資料得知: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從外到內至少應分為三層,分別是防水層、過濾層與舒適層。外層有阻水作用,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裡面;中層有過濾作用,可阻隔>90% 的5μm 顆粒。舒適層是一層無紡布,一般為白色,貼近皮膚,舒適吸潮。

購買時還要注意,應當選擇外包裝上明確註明“醫用外科口罩”字樣的口罩。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防顆粒物口罩中的一種。“N”的意思是不適合油性的顆粒。“95”是指在 NIOSH 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過濾效率達到 95%。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預防由患者體液或血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染。飛沫的大小為直徑1至5微米。暴露在結核病菌下的醫務人員必須佩戴N95標準以上的口罩。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相比較醫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閉更好。在選用N95型口罩時,儘量選擇不帶呼吸閥的N95型口罩,因為如果是病毒攜帶者佩戴N95口罩,攜帶病毒的飛沫仍有可能會從呼吸閥中噴出危害到別人。

根據鍾南山院士的建議,去一般露天公共場所、不與病人接觸,那佩戴普通醫用外科口罩防護就足夠了,直接或極有可能直接接觸病人的醫護人員才必須佩戴N95型口罩。

2,75%醫用酒精、醫用酒精棉球、醫用酒精一次性成品等。

根據目前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75%酒精,84消毒液,56℃30分鐘等可以有效滅活病毒。

其中75%醫用酒精也是此前大家最容易買到的消毒品,藥店都有售,價格不貴,操作簡單,味道不刺鼻(相比84消毒),有效滅活大多數病毒,日常生活中遇到皮膚意外破損也能簡易消毒殺菌,實在是居家生活的必備品。

除了直接購買瓶裝75%酒精,也可以購買一次性的醫用酒精棉球、棉片等成品。

但購買與試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酒精不是濃度越高殺毒效果越好,95%酒精就不能滅殺新冠病毒,因為95%酒精會讓病毒表面蛋白質凝固形成保護膜,阻止酒精滲入滅活病毒。75%酒精是最佳濃度。如果買到的是95%酒精,應該使用純淨水將其稀釋至75%。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第二,酒精大體可分為工業酒精與醫用酒精,如果用於人體消毒必須使用醫用酒精,不能使用工業酒精!

因為工業酒精用於人會有很強毒性,即使只用於皮膚消毒也會有部分被皮膚吸收,中毒後嚴重的可導致失明甚至死亡!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第三,嚴禁在狹小的密閉空間使用酒精消毒,比如車內。以防因靜電等接觸酒精失火。

除了醫用酒精,碘伏雖然目前沒有證明可以滅活新冠病毒,但也是日常常用傷口殺菌消毒品,也可以備一瓶以備不時之需。

3,體溫計

發熱是人體抵抗各種病毒侵襲時的主要反應,包括這次的新冠狀。

這次的新冠病毒確實很“狡猾”,潛伏期長(鍾院士最新論文說最長可達24天),甚至有些感染者是無症狀的,但大多數感染者還是會表現出咳嗽發熱等症狀,各地防疫檢測也以體溫作為最直接的排查方法。

就算不為了排除感染,體溫計也應該是咱們居家日常必備的工具,也應該每家至少備一個。

目前在售的民用體溫計主要有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等,

玻璃體溫計最便宜也最常見,用它來測量直腸溫度也是所有體溫計中最準備的測量方法,不過很顯然這種方式最讓人難堪,

測量腋下也是可以的,每次測完要記得清潔與消毒,比較適合自己單獨使用,或有限與家人共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紅外體溫計相對來說最衛生也最迅速,無需接觸皮膚即可測量額溫,只是準確度相對較低,價格也最貴。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無論是玻璃體溫計還是紅外體溫計都要注意妥善保存,不要被兒童拿來玩,以免玻璃體溫計摔壞洩露出裡面的汞,或者兒童拿著紅外體溫計照射眼睛,都是比較危險的。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4,84消毒液

因為這一次的疫情,往常只用來刷刷廁所的84消毒液也一夜成為了搶手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84消毒液是一種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劑,主要用於各種物體表面和環境等的消毒。次氯酸鈉在水溶液中產生的次氯酸可分解出新生態氧,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質發生氧化作用,從而殺滅病毒。

相比75%酒精主要用於人體消毒,84消毒液更適合大範圍公共場所與家庭的消毒,成本也較為低廉。

使用中應注意,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與腐蝕性,直接接觸的使用必須戴手套,必須稀釋以後才能使用。一般稀釋濃度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裡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

不要把84消毒液與其他洗滌劑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為這樣可能會加大空氣中氯氣的濃度而引起氯氣中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5,創可貼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相比很多人要用時才去買創可貼,我家是一年常備創可貼,誰都有個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時候,尤其是家裡的小孩,今天亂跑磕到磕破皮,明天調皮撕手指皮撕出小血口,都是創可貼拿來用,止血,封閉傷口,避免感染。

但也要注意創可貼由於透氣性差,人體局部所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這層膠布,沾水後的膠布也持久不幹,會對局部皮膚產生浸泡作用,局部皮膚變得皺皺巴巴,更不利於傷口的恢復,甚至可能增加被感染的風險,所以創可貼只可用於臨時性傷口止血,待具備條件後還應進行正常的碘酒、酒精殺菌消毒。

6,各種常用藥品

這是很多人第一次經歷封城,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經歷全國範圍的疫情嚴格管控措施,雖然物資什麼的都基本不缺,價格也在可接受範圍內,但購買起來也確實比以前要麻煩許多,特別是常用藥品,就一定要多備一些了。

要求與自然災害一節列舉的一樣,注意保質期,按時更換。

7囤積特殊食品

抗疫期間嚴格的管控措施,雖然國家肯定會有措施保障大家都能吃上飯,但特殊時期也沒法達到平日裡想吃什麼就出去買什麼的程度,

比如病人常吃的特殊營養品,嬰孩常喝的某個特定牌子的奶粉等等,還有一些應急食品也可以囤積一些,比如壓縮餅乾、方便食品、瓶裝飲水、各種罐頭等等,此次之後應該養成多囤積一些的習慣,家有餘糧心不慌。

車禍

相比以上幾種,車禍更常見一些,建議每位司機都在車上準備以下重要車品。

1,車載滅火器

車裡要不要備個滅火器,我的建議有兩點,

一是如果車上發生火情,那能跑的話請一定先跑,確保自己的安全,有能力就救火,沒能力就算了,等消防隊來,命最重要。特別是現在電動車比例越來越高了,現在的電動車技術條件下,一旦電池起火基本沒救,一定要先離開車輛,確保自己安全。

二是一定也要在車上配備滅火器!

如果發生小的火情,正確使用滅火器,是有機會在初期撲滅火情的,有機會避免更大的損失,如果手頭沒有滅火器,那連這個機會也沒有!

特別是大部分著火車輛是因事故而起,很多事故中,由於車體受損變形,會把人困在車內,這時候如果出了火星,車內人員手邊如果能有個小滅火器,運氣好的話,也許是可以完成自救的。(也許有人說真著火了到時候噴也沒用,那您如果連努力一下都不想,我也沒話說。)

比如一個放置在儲物箱裡的小型滅火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自己用不到,路上碰到別的車輛有險情,咱們也能趕緊路邊雙閃停車,拿出滅火器去幫忙救人滅火。

所以,車載滅火器不但要用,我的建議還要買兩個,一個較大的,放後備箱。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2,安全錘

這也是車上必備的安全器具,某種程度上比滅火器還重要!

現在每年夏天總有地方會發生城市內澇,或者不幸車輛墜入河中,一旦車輛在深水中熄火,水已經漫過大半個車門的話,就意味著人力已很難將車門推開,同時電子操控系統失靈,玻璃無法降下,這段時間會非常短,只有幾分鐘甚至幾十秒的自救時間!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此時就需要使用尖銳且堅硬的物體才能破開車窗逃生,一把安全錘就是最佳的選擇,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另外還有一種神器,廢棄的“火花塞”也行,不過用起來也需要技巧,不像安全錘簡單易用,

類似的情況像在事故中導致車門變形人員被困也很常見,都需要使用安全錘才能逃到車外自救,

同時建議購買帶有安全繩割刀的,各種事故中由於車體變形,導致安全帶無法打開,將人員困在車上的情況也不少見,此時就能使用上面的割刀儘快割斷安全帶逃生。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3,創傷應急包

車禍經常直接帶來傷害,對於經常自駕游出遠門的,也是車上常備,普通的小傷可以拿來及時救治,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用來幫助別人。內置繃帶、醫用膠布、止血帶、消毒紗布、抗生素、燒傷膏等臨時急救用品。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4,胎壓監測

據統計,輪胎故障是大多數被動車禍中的第一誘因,而過高或過低的胎壓又是導致輪胎故障的主要因素!

胎壓監測系統可以有效保持輪胎胎壓在合理範圍內,進而起到預防輪胎事故的作用,

現在的豪車往往配備有胎壓監測系統,大部分民用車則需要自己去裝一個,

胎壓監測目前分內置與外置兩種,如下圖,

內置型就是安裝在輪胎氣門嘴上,充當氣門嘴的同時監測胎壓,並將數據無線傳遞到顯示器。

外置型就是直接做成氣門嘴的樣式,安裝在輪胎內部,監測胎壓並將數據無線傳遞到顯示器。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兩者的優缺點,

內置型優點:傳感器隱藏於輪胎內部,受外部氣溫、氣候等環境影響較小,檢測數值相比外置型的更精確一些(相對來說);不怕被單獨盜走。

內置型缺點:拆裝過程都比較麻煩,需要專業汽修設備,安裝費較高;目前大部分產品的傳感器沒有便捷更換電池的設計,電池耗盡產品即作廢,更換新的四個傳感器價格基本等同於重新購買一整套產品,綜合使用成本高於外置型。

外置型的優點:安裝簡單,用戶可自行拆裝;大部分產品已具備用戶簡單更換電池設計,理論上只要產品不壞可以一直使用下去,綜合使用成本低於內置型。

外置型的缺點:傳感器裸露在輪胎外,容易受到使用環境的影響,測量精度可能低於內置型,有單獨被盜走的可能。

綜合起來,是選擇內置還是外置,就看您自己的側重點了,

我目前用的是外置型的,已經用了兩年,而且很便宜只要一百多,也沒被偷過,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6,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也是建議必裝的車載設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記錄證據,

我屬於那種特別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已經N年沒有過違章,也已經N年沒當過“主要責任”,同時也這麼要求家裡的其他司機,

但你守規矩,不代表別人也會守規矩,這些年出的小刮蹭事故基本全是對方的全責,都是我正常行駛或停放,指不定就從哪裡鑽出來一位馬大哈把我車碰了,

全都是幸虧有行車記錄儀,記錄下了發生事故的情形,成為交警判定責任的依據,

舉個栗子,就有一次,有個不良司機倒車碰了我的車,不但不跟我聯繫(車上有我電話),還TMD跑了,當時也是監控死角這傢伙以為查不到,幸虧我的行車記錄儀有駐車碰撞啟動功能,完整記錄下了對方的碰撞、下車查看與逃逸全過程以及它的車牌,隨後我就報警把視頻提供給交警,幾天後對方乖乖回來接受了處罰。

再舉個剛剛不久前的驚險例子,我元旦後開車帶著一家老小從青島去泰安,高速行至諸城段時,我以120公里合法時速在超車道行駛,在我右前方有一輛油罐車,沒想到路上竟有一把鐵鍬,被油罐車正好軋上,又被輪胎帶起,直直朝後方我的車飛來!

萬幸的是,它最終擦著我的車頂飛了過去,沒有擊中我!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上個gif圖,給大家看看當時有多兇險,我都忍不住爆粗口了,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慢動作!

當時只要我下意識踩下剎車,或者比原先慢0.5秒,肯定就直接擊中我的車,穿過車玻璃砸進車裡了!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也很幸運的是,當時我的車後面近距離內並沒有其它車輛,所以木柄與鐵鍬頭也沒有擊中後面的車。

這種高速上開車被飛起異物擊中車輛,引發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這幾年已經有很多起了,有些甚至引發了嚴重交通事故,一些司機因此失去了生命……。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一想到我車上的一家老小,樓主到現在都覺得後背發涼,真得是撿回了一條命,下午到達泰安後就發了條朋友圈。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雖然裝上它並不能幫我避免這一切的發生,它只是起到個記錄的作用,但終歸還是發揮了它應盡的作用。對於有些確實需要行車錄像來幫助處理後續的情況,這就是一手的定責證據!

無論明天與疫情、地震、火災哪個先來,我們都應該有所準備

其它

其實如果細算,要準備的物品還有很多,比如剪刀(用途很多),膠帶(臨時修補各種的神器),錘子(敲敲打打修理逃生神器),衛生紙與紙巾,女士用衛生棉(永遠不要家裡沒有時才想到去買),備用眼鏡(我一個朋友在家蹲著自我隔離還把近視眼鏡搞丟找不到了,也沒法出門去配新眼鏡,真是人才!),若干現金,身份證明材料的複印件,甚至護手霜(看新聞,前方醫護人員由於長時間穿著不透風的防護服,很多人出現了皮疹溼疹,護手霜也十分緊缺)等等。限於篇幅以及並不是特別急需物品就不再囉嗦了,這一條給大家留下自我思考空間,根據自身因素想一想一旦發生特殊情況,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就再多準備點什麼吧。

總結

相信看到這種文章,依然會有人會嘲諷說杞人憂天,這是盼著災害還來等等。

這次全國抗疫,網上有句話特別火,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就像這次過年,原本全國人民都喜慶等待迎接新年,先到幾天的卻是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

但我們可以提前預防,當各種災害來臨時不至於毫無準備。所以我才建議大家人手準備一個應急急救箱,推薦上述物品。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