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五都一城两中心”

北京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五都一城两中心”

▲4月9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杨烁、市发展和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颖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周楠森、市文资中心主任刘绍坚出席发布会,发布《意见》和《规划》的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北京市就如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哪些目标和举措?

北京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五都一城两中心”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刘绍坚回答:


全国文化中心是中央赋予北京的重要城市战略定位,文化产业发展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

近年来,北京通过创新实施“投贷奖”、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拓展老旧厂房文化空间等一系列政策,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效果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全国文化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从规模角度看,2018年末,全市文化企业14.7万家,比2013年三经普时增长55%,占全国的7.5%;从业人员121.5万人,增加了27.3万人,占全国的5.9%;资产总量2.7万亿元,增长1.4倍,占全国的12%;实现营业收入1.3万亿元,增长1.1倍,占全国的10.3%。

从质量角度看,北京文化产业人均实现营业收入121.2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文化核心领域营业收入占比8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7.5个百分点。新闻信息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创意设计服务等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1.2%、18.1%和17.6%,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2018年北京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75亿元,占全市GDP的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3%,比全市GDP年均增速高3.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次新发布的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市场竞争力强、创新驱动力足、文化辐射力广的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重点建设“五都一城两中心”(设计之都、影视之都、演艺之都、音乐之都、网络游戏之都、世界旅游名城、艺术品交易中心、会展中心),使北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意城市。

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北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增强内容生产原创能力,提升文创产品创新水平,培育文创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是健全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消费模式创新,提升版权交易运营效能,健全文化要素市场,完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全面对接首都科技、体育、教育等资源,积极探索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

四是构建协同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央地资源合作,推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构建引领全国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