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文明實踐亮出最美風景線

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深入人心,進一步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雙堂鄉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之花開遍大地。

No.1

志願服務助力人居環境提升

今年以來,雙堂鄉堅持“花少錢辦成事”的理念,營造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城鄉人居環境,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廣泛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充分發揮廣大群眾參與文明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上下一心,調動有序,身體力行,持續加大城鄉綠化美化工作,讓家園更美好,環境更宜居。

走進馮村,乾淨整潔的村道小巷、錯落有序的房前屋後,環境衛生整治成效明顯。馮村積極調動廣大黨員、村民代表、入黨積極分子和志願者義務參與到“三清一拆”工作中,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馮村村民說,感覺現在村裡變化很大,街道上乾乾淨淨,心情也跟著舒暢起來。

文明如水,潤物無聲。未來,將以“愛心雙堂”為平臺,吸引更多志願者加入到文明實踐活動中來,建立起“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全力以赴、上下聯動、重點突破、整體推進、長效管理”的服務機制,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讓志願服務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喜事”。

雄县:文明实践亮出最美风景线

No.2

植樹造綠引領文明新風尚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當前種下一棵樹,未來,就會變成一筆寶貴的財富。植樹造綠工作與“三清一拆”工作息息相關,是“立”與“破”的關係。在清理道路違規欺街佔道、清理違規建築、清理垃圾之後,擺在面前的是光禿禿的街道,如何讓街道更加美觀,體現雙堂鄉土民情?如何突出地方特色,留下鄉村記憶?植樹造綠勢在必行。

老崗村村民夏潤基懷揣著為老崗村做一點綠色貢獻的想法,義務為村裡做事,購置銀杏樹等綠化苗木,裝點主要街道。對公路兩側按照多花、多綠、多彩的標準美化,發揮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奉獻精神,秉承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的原則,對銀杏樹栽種好之後進行管理一年,成活後移交村委會。

種萬棵樹,讓江山如此多嬌,看綠樹青山,分外妖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愛樹植樹護樹的好傳統,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我們也要將良好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理念一起帶向未來,讓我們在國土綠化行動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生態文明留下我們這代人的烙印。

雄县:文明实践亮出最美风景线

讓文明之花在這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大地上綻放。雙堂鄉必將全力以赴,為百姓謀福利,為雄縣添色彩!

監製:宋法學

校對:張潤楠部亞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