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4月18日,“功夫皇帝”李連杰的名字再次佔據了微博熱搜第一名,只不過是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李連杰的小女兒在社交媒體上透露,自己長時間患有焦慮和重度抑鬱,現在正經歷非常嚴重的復發,“我以為過不了這一關,但很幸運能夠獲得專業人士幫助。


”同時她還提醒大家要注意隔離期間的心理狀況,並留意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因為“沒有人應該獨自面對這些。”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除了李連杰女兒之外,很多中外名人都曾經或者正在遭受抑鬱症的折磨:梵高、海明威、瑪麗蓮·夢露、約翰·尼德普、安吉麗娜·朱莉、“巨石”強森、哈里王子、許巍、朴樹、崔永元……


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3分,張國榮在香港文華酒店24樓健身室外的露臺徘徊一個多小時後,最終選擇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燦爛的一生。


所有得知消息的人都難以相信,還以為這是一個愚人節玩笑。況且,恐高的張國榮怎麼會選擇跳樓?


沒有人理解張國榮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各種猜測眾說紛紜。也許連他自己也不能理解,直到很久之後人們才知道,張國榮早就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他曾經對大姐張綠萍哀嘆:“我又有錢,又有這麼多人疼愛我,我又這麼開心,可它(抑鬱症)不認的。”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張國榮的自殺,讓無數粉絲心碎不已


1

被誤解的抑鬱症


然而,抑鬱症似乎一直在被誤解。


對於很多人來說,抑鬱症似乎相當遙遠,是隻有有錢人才會得的“富貴病”。或者乾脆就是純粹有些人在“作”,是無病呻吟的“矯情”。一旦有人說自己得了抑鬱症,馬上就會引來無數的嘲諷甚至謾罵。


另一方面,抑鬱症又莫名其妙成了一種“時尚”,尤其是在“喪文化”的推動下,很多人隨便在網上做一張測試表或者心情不好,就馬上在朋友圈感嘆人間不值得,迫不及待地往自己身上貼上“抑鬱”的標籤。


於是就出現了神奇的一幕:抑鬱症患者拼命裝成正常人,正常人拼命說自己有心理疾病,於是更加驗證了一部分人的看法:抑鬱症就是矯情。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papi醬曾在視頻中提到這種現象


馬思純曾經在一檔節目中,零臺詞表演抑鬱症患者,結果居然引起了一場大規模網絡罵戰。粉絲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演技炸裂”,抑鬱症患者卻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因為抑鬱症被演成了“神經病”。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馬思純扮演的抑鬱症患者

符合你對抑鬱症的想象嗎?


2

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事實上,抑鬱症患者的數量遠比一般人想象的龐大得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的報告,全世界有超過3億人飽受抑鬱症折磨,平均發病率4.4%,中國患病人數達到了5500萬。


如果按照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人的研究估算,中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患病人數更是超過了驚人的9500萬人,幾乎每14個人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些人中不僅有每天和你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還有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甚至包括你自己。


但是人們究竟為什麼會患上抑鬱症,現在仍然不是十分明瞭。


雖然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心理方面的問題,但是和感冒發燒一樣,有著實實在在的生理基礎。大腦傳遞信號需要使用不同的神經遞質,而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主要通過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來調解情緒。


病理學家對抑鬱症患者的屍體進行解剖時發現,這三者的含量都要低於正常人水平。很多女人會出現產後抑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體內激素環境的變化。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掌握人類情緒的激素


導致張國榮自殺的抑鬱症,也是因為這種內源性生理原因。所以,告訴抑鬱症患者“想開一點”就像告訴哮喘發作患者靠自己大口呼吸一樣,是在要求他們完成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一個人的性格、氣質、家庭環境等,也會影響抑鬱症的發生。內向性格和憂鬱氣質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那些天生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人恐怕不太可能會抑鬱。同時,社會因素總是成為抑鬱症的引爆點。親人去世、婚姻不和諧、工作壓力都有可能成為抑鬱症的導火索。


值得一提的是,抑鬱症的表現並不像馬思純表演的那樣戲劇化,而是一種持久的低落與絕望,如同整個人都失去了活力,並且拼命地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甚至連身邊的親人看不出來他們有什麼不對。


比如,著名戲劇演員“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就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誰能想到“憨豆先生”會是抑鬱症患者


在電影《守望者》中,提到了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男人去看醫生,說他很沮喪。人生是如此無情和殘忍。他說在這個充滿威脅的世界上覺得很孤獨。醫生說:“這病很好治。偉大的小丑——帕格里亞齊——就在城裡。去看他的演出吧。你會振作起來的。”男人嚎啕大哭。“可是醫生”,他說。“我就是帕格里亞齊”。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3

被嫌棄的人


中國人已經病了太久而不自知。


2018年的《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顯示,73.6%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人有16.1%,心理健康的人僅為10.3%。但是,有多少人會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似乎很少注意到心理暴力的問題。


前幾天有一個新聞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因為女兒上網課的時候不認真學習,就被媽媽拖到海里,想要“嚇唬”一下女兒。在這位母親看來,也許熊孩子就應該這樣教訓一下才聽話,彷彿絲毫不用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去年另一條新聞的結局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一位母親直接把車停在立交橋中央批評孩子,結果孩子拉開車門迅速從橋上跳了下去,只留下母親癱在橋上失聲痛哭。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很多人從小到大,都遭受過父母、親人、伴侶、朋友、同事的心理暴力,也在自覺不自覺中給他人造成過傷害。但是如果有人提到這些,大概率會被哈哈一笑給帶過去:哪有那麼多講究。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也許他們自己也理解不了

為什麼會這樣


同時,中國的學校教育也同樣不注重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雖然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但是基本上形同虛設。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壓力已經夠大了,哪裡還顧得了心理健康。所以很多學校的心理課面臨著和體育課同樣的命運:被數學老師占課。


而且很多老師根本沒有心理方面的資質和知識,只能在講臺上照本宣科,翻來覆去說一些陳腔濫調的心靈雞湯。


不僅如此,心理疾病在中國被嚴重“汙名化”了。很多人覺得有抑鬱症以及心理問題就代表著“腦子有病”,“精神有問題”。


黃悅勤教授對31個省市自治區18歲以上社區居民調研後發現,31%的社區居民對精神障礙有病恥感,認為38%的精神障礙不用進行治療,能夠自愈。


2012年3月17日,南京姑娘“走飯”在寢室自殺,臨走前通過微博時光機定時發送了最後一條給世界的留言:“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這條微博發出時

“走飯”已經離開了人世


這條微博之後成了無數抑鬱症患者的“樹洞”,如今依然不斷有人留言,在這裡訴說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走飯”去世前三天,曾在微博中提到母親不讓她留在家裡。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下面有網友評論,父母覺得自己是他們的恥辱,讓他們很沒有面子。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如果連父母都不能接納和收留自己,還能夠向誰傾訴?


所以中國人很少會公開表達自己的心理壓力和脆弱,大部分人都默默地把所有事情都埋在心裡。而在這方面,男性往往比女性更慘,社會能接受一個女人情緒崩潰,但是卻不能接受男人展露出自己的軟弱。因此,很多男人都對網上流傳的一種說法感同身受:


“很多中年男人開車回家,熄火後,要在車裡坐一會兒才會出來。伴隨著發動機聲音的熄滅,一切變得安靜。他們點上一根菸,什麼都不想,享受這一天中最放鬆的五分鐘。”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丈夫得了抑鬱症》劇照

多少人希望有人對自己這麼說


4

依舊漫長的道路


更加令人絕望的是,就算有人意識到心理問題的重要性,也很可能得不到幫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4年中國只有大約23000名心理醫生,平均每十萬中國人有1.7名心理醫生,而俄羅斯的數據是11名,美國則是12名。而且這些心理醫生幾乎全部在城市當中,擁有眾多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廣大農村對心理醫生更是聞所未聞。


同時,心理諮詢的價格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根據《2018心理諮詢行業人群洞察報告》顯示,2018年心理諮詢來訪者人均年花費是6000元左右,平臺付費諮詢來訪者57%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561元,相信很多沒有抑鬱的患者,看到心理諮詢的價格之後也會當場抑鬱。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人均可支配收入

很多中國人無力承擔心理諮詢費用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心理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整個社會無法忽視的問題。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抑鬱症和焦慮症每年都會給全球經濟造成大約一萬億美元的損失。而在劇烈變化的中國,如此龐大的心理亞健康人群,更是埋藏在整個社會深處的一顆定時炸彈。


2012年,中國通過了第一部《精神衛生法》,要求增提高人們對於心理問題的認識;2016年,國務院頒佈文件,要求加強對抑鬱症的精神篩查;2017年,中國決定在2020年將心理健康納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中國人的「心病」,究竟該何去何從?


但是,如今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人員依然極度短缺。而社會化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也遠遠沒有建立,依然需要整個社會與每個人長遠的努力。


不過,還是有一些事情是每個人都能做的。至少下次遇到有心理問題的人時,我們可以少一些嘲笑和惡意,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就不要再相互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