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十大忌!請家長自檢

中國到底有多少學習樂器的琴童?恐怕誰也統計不清。但僅以鋼琴琴童的人數來說,在世界上肯定是數一數二。對於廣大琴童家長來說,怎樣在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同時,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呢?在此,我僅以自己想到的幾點“忌諱”和琴童家長交換意見。

一忌:目的狹隘,功利當頭。

有些家長過於看重“等級考試”忘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致使孩子在學琴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音樂的美好和彈琴的快樂。

二忌:急於求成,揠苗助長。

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總嫌孩子進步慢,常常要求老師拔高程度,提高級別,違反了事物的客觀規律,產生了事與願違的效果。

三忌:盲目攀比,浮誇虛榮。

家長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壓力,使孩子不能正確對待自己,也不能正確對待他人。

四忌:缺乏毅力,遇難則止。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有些家長不是鼓勵孩子堅持下去,而是知難而退,輕言放棄。

五忌:溺愛縱容,姑息遷就。

有些家長從孩子學琴開始就准許其以鬆懈、懶散的態度練琴,孩子一說累就讓他休息。日久,必造成孩子不思進取,沒有毅力。

六忌:要求過高,嚴厲過度。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苛刻且態度粗暴,動責打罵,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七忌:包辦代替,事必躬親。

有些家長十分負責,孩子每練必陪。但從孩子學琴伊始就以家長的頭腦代替孩子的頭腦。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學琴不是自己的事情,頭腦懶惰,學習被動。

八忌: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有些家長認為已經給孩子買了琴、請了老師、叫了學費,一切萬事大吉,對孩子的學習進程、困難,一概不管不問,甚至孩子參加比賽、演出也不出席,使孩子感受不溫暖與關心。

九忌:盲目自大,表揚過多。

有些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味吹捧,極易造成孩子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盲目驕傲,目中無人。

學鋼琴十大忌!請家長自檢

十忌:指手畫腳,干涉過多。

有些家長自覺比教師還高明,上課時在旁邊說三道四,過多幹預教學,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學樂器確實很辛苦,很需要父母支持和鼓勵,感恩每一個爸爸媽媽們對寶貝們學樂器付出和關愛,有的時候如果沒有家長的”逼“能一路瀟灑前行孩子少之甚少!

十個孩子, 九個對音樂感興趣,八個能認真回家練習。但七個奶奶會覺得孩子太小,六個媽媽心疼寶貝太累,五個家長感覺是額外開支,四個沒時間來接送,三個覺得這只是隨便玩玩的而已,只有一個最後堅持下來!

孩子學樂器 3個月,很有興趣。

1年後開始產生厭倦、難、累。
2年後一點點重拾學樂器的興趣。
3年後成習慣,變為每日必修。
4年後樂器將會陪伴孩子一生。
學音樂,應該是這個樣子:


1,孩子不愛練習是必然,不是偶然;


2,培養興趣是大人的職責,不是孩子的天性;


3,孩子需的是陪練,不是陪罵;


4,孩子期盼的是鼓勵,不是攀比;


5,陪同上課時家長是旁聽和學習,不是助教;


6,考級是插曲,不是目的;


7,希望的是孩子一生能以音樂為友,不一定以音樂為業。

*文章轉自“聽見咪哆”,更多資訊請關注“咪哆mido”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