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何要闖關東?東北不是很冷嗎?

不吃甜豆腐腦怪


感謝你的提問。


題目中說的闖關東,實際上是關於人類遷徙的一個好問題。我看到有的學者說過,人是信息和文化的載體,人的遷徙和流動也是文化的流動,進而產生傳播和影響。對於為什麼會產生人類的遷徙,這就要說一說歷史的必然。


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人類遷徙活動有上百次,有確切的文字記載的大規模遷徙也有幾十次之多。綜合人類遷徙的歷史環境和歷史條件,人類遷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 1.為了促進了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商朝的盤庚遷殷。當時是奴隸制國家剛剛走入人類歷史,商因為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環境比較惡劣。當時黃河水患嚴重,舊都甚至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同時當時的國家政權很不穩定,統治者內部兄弟,父子甚至叔伯侄孫等都對繼承皇位有不同意見和看法,造成權利不穩。自盤庚遷都殷後,商族才定居下來,很好的發展了國計民生,讓人們能夠不為衣食發愁,自此不再遷徙。也促進了政局穩定,並時諸侯來朝,商朝遂強盛起來。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 2.迫於生計,為求溫飽。

最典型的就是題目中的“闖關東”。在史學界對“闖關東”有兩重解釋。一種說法是,只要是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走出山海關謀生,就稱謂“闖關東”,這個設計的歷史範圍和歷史時間跨度比較大,人員也比較多。另一種說法是,僅僅指從晚清同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關內百姓去關外(即我們說的關東)謀生。題目中說道的“闖關東”應該是依據電視劇而產生的疑問,因為你後面說東北很冷。所以,我根據你的提問聊一聊“闖關東”的故事。


我是一個東北人,老家黑龍江。我也是闖關東的後代。小時候本家的奶奶經常會教我們一句話,我們老家在山東省萊州府掖縣。後來偶然看歷史發現,竟然跟狗肉將軍張宗昌是一個地方。慚愧,慚愧。


我爺爺在世的時候給我講過,當時因為假象鬧饑荒,蝗災,水災,還有戰爭讓我們家族生活的地方根本沒法再活下去了,沒有糧食,很多人都因飢餓而死。很多人今天還能活著,明天就可能餓死。為了能夠生活,當時聽很多從北邊(也就是東北)回來的人說,那裡有很好的地,但是沒人耕種,而且很多很多。那裡的人都能吃上大米白麵。這是重點,有飯吃。於是,全家族動員,走了很久,入關之後,每到一處都沒有老鄉說的大米白麵肥田沃土,於是就一直往北走,一直走,直到最後到了黑龍江,最後定居。當時的東北還是處於原始階段,曾經有人形容“棒打狍子瓢舀魚”,漫山遍野都是寶。從祖輩遷徙到我們這一代,經歷了8代人,後來聽說八輩祖宗這個詞的時候,我就很有感觸。這就是當時“闖關東”的原因。也是無奈之舉。


  • 3.被迫遷徙。

歷史上總有一些統治者為了解決邊疆地廣人稀,駐邊困難,而強迫某一地區的讓去邊疆。我們經常看到的犯人被髮配邊疆就屬於這一範疇。當然除了犯人,更多的是普通的百姓。典型的代表就是漢武帝當時為了抵禦匈奴,開墾邊疆,從內陸以及西南各地強迫人民移民。這一措施很好的擴充了邊疆的勞動力,使當地的生產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邊疆駐軍也能有充足的物資基礎,對於歷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後來有學者稱之為:漢武帝時期的西部大開發。


  • 4.其他原因。包括躲避戰爭,逃亡等。

“董卓篡權”“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變”等等,這些歷史時期都曾發生過大規模的人類遷徙,給生活在底層的勞苦大眾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這種形式的遷徙都並非出於社會發展和進步考慮,完全是為了躲避災禍,和為了滿足統治者的自私。


這就是關於人類遷徙和“闖關東”的大致信息。


最後說一下,東北真的很冷麼?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我需要給那些對東北有誤解的人做一個解釋。你們眼中的冰天雪地的東北只是大約在冬季時候的東北,東北包括黑吉遼以及內蒙部分地區(赤峰通遼等),除中國最北端漠河,其他地區基本都能保證一年四季分明。至於冬天為什麼會如此寒冷,就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北邊,冷空氣頻繁的騷擾,讓這裡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當然這裡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大棉襖二棉褲,夏天也會有30多攝氏度,看過《鄉村愛情》的人應該就不會有誤解了。只不過我們的夏天相對較短,冬天較長,而且春天和秋天基本上被冬夏的給漸漸淡化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崔海新


老話說得好,樹挪死,人挪活。中國歷史上有著多次的人口遷徙事件,闖關東算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事件。

所謂闖關東,闖的意思代表著突破限制,關東則代表著山海關外的遼東地區。所以闖關東的意思就是關內的百姓往關外遷徙。

為什麼要說“闖”呢?

當年關外是清朝的“龍興”所在,是滿清的老家。

滿清問鼎中原後,為了保證自己以後萬一像元朝那樣,被漢人給趕出來,自己還能有個老家。同時也是為了彰顯滿人的地位。於是頒佈了出關禁令,禁止漢人在不經授權的情況下進入遼東地區。

從順治皇帝入關開始,清朝就開始沿著原後金邊境修築了長達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即歷史上所說的東北長城。

當然了,在清軍剛入關的一二十年裡,清朝出過一些關東移民的政策,其目的是利用關內的人口勞動力,去開墾遼東。當時甚至還出臺了按照招募人員的多少來獎勵官職的政策。

“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

但當時天下初定,對於滿清這樣一個外來者的政策,以及對於關外未知地的莫名恐懼,並沒有多少人遷徙。

到了康熙朝,則是完全停止了這一政策。

然而,對於農民來說,土地的誘惑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當初那些移居遼東的人,傳回來消息,這裡有著大量的耕地,人們心裡就開始癢癢。

當時處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山東與河北,常年遭受水患,土地被淹,饑民遍野,為了生存,許多人不顧禁令,“冒險”進入關東。

由於這樣的行為是違背朝廷規定的,所以就用了一個“闖”字來概括。

當然,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清朝東北地區面臨著沙俄的侵擾。為了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力,清朝解開了禁令,大量的農民湧入遼東,掀起了“闖關東”的熱潮。

至於為什麼闖關東,原因其實很簡單,無非兩個字,土地。

戰亂、洪災、這就是所謂的天災人禍,使得山東河北這一帶的百姓,過得非常艱苦。尤其是黃河的常年改道,使得百姓們耕地經常莫名其妙的就被沖毀了。沒有土地,他們就活不下去。

反觀東北地區,廣袤的土地分佈著極少量的人口,而且大部分土地都可以進行耕種工作。

除了農業基礎以外,關東地區還有很多珍貴的產物,像鹿茸、野參、黃金、貂皮、鹿茸等,這些資源無疑讓處於困境中的群眾看到了希望。

而且山東地區和關東是隔海而望,走海路的話直線距離只有一百公里左右(很大一部分山東人選擇的路線)。陸路只需要繞過渤海以及穿越山海關,就可以到達廣袤的關東,在實際“操作”層面比較容易實現。

為了生存,闖關東自然是理所當然。


白話歷史君


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冷是冷了一點,但是穿的足夠多也就不是事兒了。

有道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形容的就是東北剛開始開發時,那種得到資源的便利程度。


唐律疏議


大家好,我是觀歷史品人心,作為一名歷史領域創作者,非常榮幸有機會交流這個話題:

一、歷史上的闖關東從明清就開始了,尤其是在民國時期尤為盛行。闖關東說白了就是一幫人為了維持生計而到另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當時東北被人稱為關東,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最主要的是人少地多,適合開墾生存。東北有兩個著名大平原,分為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非常適合開墾種地,所以當時人們紛紛來到寒冷的東北求生存,而且這些人為中國農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拒不完全統計,當時這些人共開墾了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二、在滿清時期,東北是滿族的發源地,也被清政府奉為禁地,根本不讓老百姓到他們的禁地去開墾種植,所以當時東北人煙稀少。到清朝後期,清政府昏庸無能,很多老百姓都沒有了活路,很多老百姓都揭竿而起,迫不得已才將東北放開。相對江南地區的魚米水鄉,東北極其寒冷,而且生存條件較差,但人煙稀少,這對於闖關東的人來講是最有利的條件,因為到了東北以後,農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開墾土地搞種植,最起碼餓不死了。


三、當年闖關東的這些人主要是以山東人為主,所以在目前東北三省的一些人籍貫都是山東人。他們不顧一切的精神,被稱為闖勁,所以後來這次農民大遷徙被人們稱為闖關東。他們所到的這片土地,後期養活了中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到後期北大荒的開墾,也為中國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所以,東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總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


觀歷史品人心


闖關東,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人口大遷移。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從明清到民國期間,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在19世紀,中國黃河下游連年遭災,黃河下游的百姓,闖入東北,數量規模歷史最高。

晚清時期,黃河下游河道淤廢不堪,面臨外憂內患的清廷,又實在拿不出錢來治理黃河,導致黃河決口連年發生,每每釀成災害,民不聊生。

除了黃河氾濫成災,中原地區還經常遭遇兵荒馬亂。清廷的苛捐雜稅也讓中原民眾難以承受。怎麼辦呢?中原民眾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把目光投向土地遼闊、人煙稀少的關東地區。

那時候的關東地區,對於中原民眾來說簡直就是世外桃源。

關東地區面積逾100萬平方公里,光是黑龍江省的面積就超過了山東、河北兩個省的總和。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饒,非常適宜種植農作物。而且由於清朝實行封禁政策,關東地區長期處於待開發狀態,對於中原地區的民眾來說,簡直就是大片大片的寶藏!

唯一的障礙就是封禁政策。

19世紀中葉以來,清朝在西方列強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的雙重打擊之下,江河日下,對於這個古老帝國的管控力逐漸減弱。山海關、柳條邊早已形同虛設,不斷有人悄悄通過山海關和柳條邊進入關東。

1860年9月6日,為了抵禦沙皇俄國對黑龍江邊境的侵襲,時任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向朝廷提出“馳禁招民墾荒”的建議。清廷予以批准實行。從此,清廷封禁政策在黑龍江北廢除。1897年,關東地區全部開禁。

一扇塵封近200年的大門徐徐打開,中原民眾潮水一般湧向關東地區。到1910年,清朝覆滅前夕,關東地區的人口總數已經劇增到1800萬。


大明人


我是山東人,可以說祖輩中很多都有闖關東的親戚。山東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山東人也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最深。而孔孟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父母在不遠游,不能遠離故土,包括到現在都是一樣,山東人戀土情結嚴重。

在家鄉寧願拿3000的工資,也不去外面5000的工資打工。每到過年,山東人回家過年的比例絕對高,我知道原來在上海,很多南方的朋友選擇不回家過年,而我們山東人則不一樣,如果不回來,家裡人會覺得這個兒子白生了。

過去有些老人沒了,如果子女不在床前守著,就會覺得這個兒女白養了,而且子女自己有時就會內疚一輩子。

好了交代完背景和情節我們來看看闖關東。當年的山東自然災害頻發,土匪橫行,而且受到外來侵略,可以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關東在清朝一直是滿族的龍脈,不讓開發,所以有著大片的土地可供種植。

過去農民對於土地的念頭,就像現在人對於房子的念頭一樣,假設你在一個城市一直租房子,而且有時還要被攆走,而有個地方送你一套別墅,還能供養你吃喝,你去不去,我想中間就是有些萬般困難,很多人還是要冒險的,況且當時的情況比作者的比喻還要嚴重。


遨遊史海


在中國歷史上有幾次特別大的民眾遷徙,其中一次就是有名的“闖關東”,相信大家都看過同名的電視劇吧,當時的大背景就是清末,山東遭遇大旱,死了無數的人,為了尋求生路,只能離開家園,進入東北地區,找尋新的土地。那為什麼全國這麼大面積,山東人一定要來到東北呢?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東北還人煙稀少,天寒地凍,要論生存環境,卻富庶溫暖的南方不是更好嗎?

第一,人口優勢。對於餓肚子的人來說,人多可不是優勢,南方雖然比較富庶,但是人口眾多,相應的土地人均就會少,在戰亂時局不穩的時候,當地人自己吃飽肚子都有點困難,怎麼可能再分給其他人,而且當時山東的流民,都是破產的農民,沒錢沒人,如果再沒有土地那真就是死路了。其次,南方多戰亂。當時正值清末後期,各地起義暴動不斷,且都主要集中在山東以南,尤其是江浙更是太平軍叛亂地,政府不斷清剿,因此戰亂頻發,相反東北就是有點土匪,沒有太大的戰事。

第二,就是習俗問題。東北是清朝的老家,但是他們當年入主中原的時候,其實也就20多萬人,為了統治,也為了給自己留後路,他們當時嚴格控制外來人口進入東北,以保障東北的土地和資源不被消耗,因此這裡依然地廣人稀,但是老空著也不行,沙俄不斷威逼,所以清政府又開始放寬政策,讓外來人口進入來維持,所以這給了山東逃難的民眾一個機會。再者就是山東和東北,相對來說飲食習慣比較相近,語言也相同,適應起來更加容易。

第三,就是交通問題。山東人到東北,坐船就可以,只要兩天就行,但如果要去南方,只能陸路,這一路戰亂不說,估計時間也太久,還沒等到達,人就已經餓死了。因此可以說,闖關東是在綜合了當時各項條件後的最優選擇。


古今史外


傳統意義上,我國以山海關為界,以北稱為關外,以南稱為關內,而關東是指山海關以東,東北地區的廣袤大地。這一地區,氣候嚴寒,資源豐富,人少地多,土地肥沃,雖然農作物一年一熟,但農民只要稍加勞作,基本可以維持生存。而關內,尤其是河北、山東等地,氣候比東北溫暖了許多,雖說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但人多地少,苛捐雜稅也多,若遇旱澇等天災和戰爭等人禍,仍會飢寒交迫,難以生存,正因為如此,關內的許多人會舍家撇業,前往東北地區謀求生存。電視劇《闖關東》正是這種現象的一個縮影。雖然東北地區冬季寒冷,但在農耕時代,只要解決了取暖的問題,生存條件還是不錯的,生活壓力不是很大,農閒時節還可以狩獵、捕魚、採摘山貨等等,比起內地的生活豐富了很多,這也是吸引關內農民前往東北的主要原因。


舊壺新茶


關,指山海關。山海關城門,一關之隔,界定著關外和中原大地。卻從清朝到民國數百年間,背井離鄉的山東人開始興起了闖關東。人們所說的關東,具體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得名。闖關東的人,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事件之一。

滿清入關後,實行民族等級與隔離制度,頒佈禁關令,嚴禁漢人進入東北“龍興之地”墾殖。順治曾告誡滿洲貴族末路退往關東。滿人傾族入關,導致關東人口劇減,但滿清政府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順治開始,滿境分段修千餘公里“柳條邊”籬笆牆——東北長城(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曰“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曰“新邊”。故在民間有“邊里人”“邊外人”的說法。

儘管禁令日見嚴厲,卻不能完全禁阻關內民眾進入東北。迫於日趨沉重的生活壓力和連年不斷的自然災荒,越來越多的山東和河北省農民或泛海偷渡到遼東,或私越長城走遼西,湧向仍在沉睡的東北沃野。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實行封禁政策的條件下進行的,故稱之為“闖關東”。

山東人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從移出地看,一面是天災,旱、水、雹、蟲、疫併發。一面是人禍,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太平天國、捻軍、黑旗軍、義和團等都曾橫掃華北諸省。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新舊軍閥的混戰年年不斷,戰禍波及華北各省。兵災匪禍頻繁,日益加重田租、稅負、差徭和額外攤派。越來越多的破產農民和災民、難民不得不到東北去逃荒、避難。

從移入地看,東北的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後,大部分土地尚未開墾,華北地區地少人多。在山東等地“闖關東”由來已久,移民中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也不乏發財致富成家立業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眾要到關外謀生賺錢。膠東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慣。所以在華北特別是山東的膠東和河北的冀東,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到關東去謀生。

清末,沙俄侵略東北,日本緊跟其後,兩國競相在東北擴張勢力,修築鐵路、掠奪資源,需大批勞動力,迫使華北破產。農民移民關外,多是華北地區的農民,尤以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最多。山東膠東地區的登州、萊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灤州等冀東地區、京津地區,有便利的途徑,有闖關東的習慣,是移民的主要輸送地區;後來,河南也有相當數量的農民逃亡到東北。

據統計,1921年,關內向東北移民僅為20.9萬人;1926年,增為56.7萬人,以後移民數量猛增;1927年,達到105萬人;1928年,為108.9萬人;1929年,為104.6萬人;1930年,為67.3萬人。即從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間共有近618萬餘人到東北謀生。據估計,從近代明令移民實邊到清代末年,移民(含後裔)人口達到1400萬以上,年均近30萬人。20世紀三十年代前,每年從冀魯豫去東北的約有40至50萬人,不少年份超過百萬。

闖關東,對於那些苦難的農民來說,既是一段悲壯的歷史,也是一段奮鬥的征程。闖關東,為中國人口移民史寫下了波瀾壯闊的一筆。






稗官野記


瀉藥。

東北確實很冷,但是不在東北生活會更艱難。

1.糧食問題。那個年代關內人口膨脹。很多人在為溫飽問題而擔憂。而東北地廣人稀,黑土地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所以在東北很少聽說有饑荒的問題,這也是很多人到東北謀生的原因。

2.戰爭問題。在清朝末年乃至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我國的河北平原,華中華南還有東南沿海都是兵家必爭的利益之地。當時東北地區的奉系很少參與軍閥鬥爭。東北地區比較重視自身建設,所以政局穩定,不會遭受戰亂危險。

3.資源問題。眾所周知,東北地區有豐富的工農業資源。比如鐵礦煤礦,大米,小麥。所以如果人們生在貧窮飢餓的年代,那麼過上好日子肯定是最佳選擇。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