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非常有名的一个情节。虽然其起因或许众说纷纭,但总不外于贾府内斗这个终极因素。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虽然抄检大观园最后的结局是不了了之,以驱逐了司棋等几个小喽啰而草草收场。但也成就了探春这个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勇探春”之名,从在整个荣国府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威名。

可以说,抄检大观园,也一定程度上让探春成为大家所瞩目的人物,不知被黛玉宝钗这对绝代双姝所完全掩盖。

探春敢于在抄检大观园时怒而出手,动手打了王善保家的一个清脆耳光。要知道,王善保家的可是邢夫人的陪房。邢夫人又是荣国府的长媳,从名分上来说,她的威望还在王夫人之上,她身边的人岂是善茬?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虽然探春是主子身份,但毕竟是庶出的女儿,平素的身份还是有单尴尬的。对付其他不起眼的奴婢或许还凑合,但对邢夫人的心腹动手,岂是还是有点风险的。要知道,要是邢夫人真的要为王善保家的撑腰讨个说法,说不准探春也还真有点麻烦。

但正是探春那种骨子里不甘懦弱的作风,或许也是迎春的前车之鉴吧,这个巴掌挥出去,确实也打出了名堂。当然,这一切都是探春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如果换做迎春,即使心里再有气,估计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和探春的个性鲜明比起来,宝钗则是一个雍容大度的姑娘。在整个大观园姐妹里,甚至在整部《红楼梦》里,宝钗的形象,从来就是那么含蓄内敛、波澜不惊。凡事冷静处理,基本做到了不得罪任何人、不多说一句话。用王熙凤的原话来形容的话,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所以,抄检大观园还有一个明显的后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宝钗从大观园里搬出去。虽然名义上还是能和姐妹们经常走动,但毕竟已经有了疏远之处。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宝钗之所以要从大观园搬出来,原因是是多方面的。或许是睿智的宝钗,看到了大观园里的暗流汹涌,搬出来也就置身了事外。更主要的是,宝钗已经有了“我是客人,不能掺和主人家的事”这种心理。

从大观园搬出来,宝钗可以用“客人”为借口而走。那么,当黛玉死后,金玉良缘成为现实,宝钗成了宝二奶奶、贾府真正的少奶奶之后当贾府抄家之时,还能选择逃避吗?

作为少奶奶的宝钗,显然已经退无可退。古代女子出嫁之后,想要回娘家都是大事情。婚后的宝钗,即使面对贾府抄家这样的“翻天覆地”之巨变,也唯有逆流而上,再也无法逃避了。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那么,以宝钗的冷静与智慧,贾府抄家之际,会有何表现呢?

在我看来,只要宝钗真的成为了宝二奶奶,面对贾府抄家这样的大事,很可能会有如下几种表现: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宝钗的个性,不可能有探春那样犀利的行为——当然,探春面对的是自己的家奴,而宝钗面对的则是皇帝的奴才。也容不得宝钗做任何的强硬反应。

其次,以宝钗的冷静,至少不会有哭天喊地、如丧考妣的疯狂之举。这样的浮夸作风,也不是宝钗身上所具备的,更是宝钗一贯所不齿的。即使身处覆巢之下,应该还是表现得相当的冷静,纵使内心恐惧与茫然,至少表面上还是能维持住国公之府少奶奶的矜持。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最后,面对这样的巨大危机,即使宝钗在如何有智慧,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只有乖乖就范的份。我们不能对宝钗抱有过高的奢望。在皇权面前,本来就是薛家最大的短板。

宝钗平素表现出来的那些冷静与智慧,对实力不如自己、或者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或许能四两拨千斤的举重若轻。但面对皇帝皇权这样的绝对势力,依然也是有泰山压顶之感。这就是实力决定一切。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可能。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这就像一个武功高手,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轻灵,而是大巧若拙、举轻若重。一个三岁的小孩,身手在如何敏捷,也必然无法承受万斤的重担。

宝钗也是如此,贾府被抄家,这是皇命所致。宝钗一贯“正统”的思维,甚至连逃避这样的念头都不应该有,唯一的可能,就是乖乖束手就擒,唯有以泪洗面而已。

所以说,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敢于出手打人,也是建立在主仆这个冠冕堂皇的阶层之上,至少在明面上,双方顶多也是势均力敌的局面。

抄检大观园,勇探春怒而出手,以宝钗的含蓄,贾府抄家会有何反应


​而贾府抄家,即使宝钗再如何冷静、心思再如何缜密,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必然还是不能有任何的反抗之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