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我們使用的身份證上,如果不是少數民族的話一般都會標註著漢族。那有沒有這樣的疑問呢?漢族的稱呼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在中國的歷史上有那麼多的朝代,為什麼不叫秦族、唐族、宋族呢?我國現在人口最多的民族就是漢族,漢這個詞兒經過考證,也是在當時劉邦滅掉秦朝的時候流傳下來的,也許最早的時候由於秦朝存在的時間太短,還沒有來得及進行文化統一就滅亡了。有可能如果秦朝存在的時間再長一點的話,我們就可能會叫做秦族了。

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在漢王朝成立後,漢朝統治者就把所有的人都歸成了漢族,教他們漢人的禮儀,並在文化上進行統一。在國外,漢朝那會兒就開始了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過程中漢朝的所有商人和使臣都會說自己是漢人,代表自己是漢朝的商人。因此漸漸傳下來之後大家都認可了這個漢族的身份。並且只要報自己是漢人,在當時漢朝軍隊駐紮的地方都會得到及時的保護。

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但是在之前的那幾個朝代,剛剛從奴隸社會轉到封建社會,民族的概念還沒有形成,只不過是一個氏族。你叫什麼名字?就是什麼族?而不像漢朝以後,大家都統一稱之為漢族,再往後的朝代,漢族這個稱呼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沉澱變得人人皆知。況且以後朝代的這些統治者也是漢族人,所以他們也不敢輕易的改變自己的民族,改變了自己的民族,就相當於背叛了自己的祖宗,這也是屬於大逆不道的罪過。

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這不像漢朝之前,各個諸侯國之間都稱呼自己為自己國家的人。比如說秦國的稱呼自己為秦國人,楚國的稱呼自己為楚國人。這也是人們的一個共同的認知,從漢朝之後才慢慢的形成了統一,慢慢的流傳下來,才形成了具有千年文化的漢民族。這其實也依賴於漢朝的國力強盛、影響力巨大,尤其是對當時周邊少數民族的影響力更是空前絕後。所以大家才以漢朝為驕傲,以漢族人而自豪。

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為什麼我們的身份證上寫的是‘漢族’,而非‘秦族’、‘宋族’呢

當然了,時至今日。中國有56個民族,大家不再以人口數量、經濟實力來進行排名,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平相處、共同發展,雖然我們的民族不一樣,但是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這其實也是一個認同的過程,也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