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多元課程 讓文明成為校園最亮麗的底色

足球、戲曲、經典誦讀、趣味廚房、3D打印……每到校本課程時間,在蕪湖縣南湖學校,你總能看到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把愛好逐步變成特長,在多彩的課程中豐富自身,快樂成長。近年來,蕪湖縣南湖學校以育人為本,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引領,不斷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文明新風。

快速奔跑、帶球過人,再來記漂亮的射門……綠茵場上,足球少年們在縱情奔跑,享受著足球的快樂。這是日前記者走進蕪湖縣南湖學校看到的一幕。當天,學校的校園足球隊正在進行訓練,13歲的楊湘怡在場上擔任門將,她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場上的局勢,撲球、傳球,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我喜歡足球,踢足球不但鍛鍊了我的體魄,也讓我懂得了在面對挫折時要堅持不放棄。”四年的踢球經歷,讓楊湘怡收穫很多。“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是形成校園足球文化的基礎。”蕪湖縣南湖學校體育老師馬力說,作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將足球編入校本課程,每個班級每週開設一節足球課。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另一方面選拔優秀的隊員加入校隊,目前學校的校足球隊在縣市的校園足球聯賽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綠茵場上拼搶激烈,而教室內則是一片趣味盎然。在趣味廚房的課堂上,學生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面前的“廚師”做菜,而這些“廚師”都是家長志願者。聽完食材介紹,看過家長們的示範後,學生們也自告奮勇上臺一展身手。“在課堂上,我學會了好幾道菜,回去還做給爸爸媽媽吃,很有成就感。”509班的劉暢對記者說。班主任孫月華告訴記者,趣味廚房是本著生活教育的理念,由家校共建開設的校本課程。課程得到家委會和很多愛心家長的支持,讓孩子們在學中做,做中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通過校本課程建設,學生能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在課程中提升自己的興趣特長,豐富課餘生活,讓自己能夠全面發展。”蕪湖縣南湖學校負責人介紹說,學校的校本課程共分為學科拓展類、科技創新類、德育活動系列和年級主題文化系列類、體藝生活類等四大類,開設有近百個校本課程。學校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校本課程建設中,開發了“我的九年”系列德育課程。如一年級“我是小學生”,突出集體與規則;二年級“我是小雷鋒”,突出禮儀與公德;三年級“我的成長禮”,突出成長與感恩;四年級“我的祖國”,突出愛國與責任;五年級“我的奉獻”,突出愛心與奉獻。

除了實施多彩的多元課程,蕪湖縣南湖學校還致力於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間,把每一間校舍、每一面牆壁、每一條過道、每一個角落都建成校園文明活動陣地。電子屏、黑板報、展板、標語、班級個性櫥窗、班牌等多種形式的牆壁文化,展示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教學樓、行政樓過道上,張貼或懸掛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典名言名句、經典詩詞和學生的書法繪畫作品,將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變成知識的載體,把文化知識和校園文明融進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師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薰陶。

“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學校的校本課程、校園文化以及德育活動建設已初見成效,今後學校會將文明校園創建作為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之一,讓文明成為校園最亮麗的底色。”蕪湖縣南湖學校副校長宗壽舞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