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1948年11月,刚刚逃离东北战场的杜聿明,奉命率国军第2兵团和第13兵团,前去救援被围困在淮海战场上的第7兵团,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从各个方向追击而来的华东野战军猛攻猛打,损失惨重,最后也被包围在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1949年1月6日,华野司令部下令对杜聿明部发起总攻。立时,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包围圈。

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经4个昼夜的激战,全歼国军第2、第13兵团共26万余人,俘虏敌军总指挥杜聿明;击毙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唯有第13兵团司令李弥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侥幸逃离了战场。面对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他究竟是怎么逃离的呢?

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熟悉李弥的朋友都知道,此人打仗虽不行,却十分狡猾,无论干什么总要给自己留好后路,打仗前除了制定作战计划外,还会制定逃跑计划,以备不时之需。这股奸猾劲,在淮海战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放军发动总攻后,守在青龙集的第13兵团一触即溃,李弥只好逃到了杜聿明的指挥部。很快,杜聿明的指挥部也待不住了,他又跟着杜聿明、邱清泉逃到了陈庄的第2兵团第2军司令部。看着外面的连天炮火,杜聿明、邱清泉、李弥三人面面相觑,最后决定分头“突围”。

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据放下武器投降的13兵团9军3师师长周藩战后交代:1月10日上午,李弥在师长周藩等人的护送下,逃到了周楼,可很快又被解放军追击部队包围。见危在旦夕,周藩向李弥请示道:“再打下去,大家一齐都完。我想派个人,送条子给他们请求投降,可不可以?”走投无路的李弥点头答应了。不过,周藩并不知道,李弥已盘算好了逃跑计划。

等解放军同意投降的消息送回后,李弥上演了一出苦肉计。他放声大哭,边哭边说:“我不能死呀!我死不得呀!……我若能回去,对你们的家属一定会照顾的。你们都可以放心。”

周藩见此情景,只好说:“好吧,不用哭了,我带队出去投降!”接着,李弥和几个随从换上士兵的棉大衣和胶鞋,装扮成士兵,还假装负了伤,准备蒙混过关。

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1月11日凌晨,一处设在萧县高庄村附近的卡点,拦截到了2名溃兵。这2人衣服上血迹斑斑,腿上还打着绷带,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粗口不断,一看就是那种混日子的兵油子。

对于这种人,解放军是绝不会收留的。负责卡点的副连长见状,对他们进行简单登记后,立马赶他们回家,放其离去。然而,副连长没有料到,此2人正是化了装潜逃,故意装成兵油子的敌第13兵团司令李弥和随从。

连长见一被俘敌兵粗口不断,立马赶他回家,不料放跑了敌兵团司令

蒙混过关后,李弥凭借对山东民情和地理方位的熟悉,在上过中央军校的地主高大荣帮助下,历经多次盘查,先逃到徐州,经潍县再逃到青岛,而后又乘船到了上海。至此,李弥经20多天奔波,最终潜逃成功,成为淮海战役中侥幸漏网的“大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