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前言

家天下的特色,就是父子之间还有一层君臣的关系。普通家庭的男人想做个好父亲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君臣父子”的家庭。

生在帝王家,特殊的成长环境,导致童年本来就没多少陪伴和关爱。父亲“忙于工作”和兄弟姐妹众多;严苛的教育、成长的要求;成年后对父亲“工作岗位”的威胁等等。想要做个好父亲,真的太难了。退一步,哪怕做个像普通家庭一般的父亲,也是奢望。

前些日子热播的《大明风华》,王学圻先生饰演的朱棣让人愿意亲近,站在朱瞻基的视角,仿佛就是自己的爷爷一般,皇家也是一种普通家庭的既视感。朱棣不仅疼爱孙子,儿子们在跟前可以一口一个“爹”的叫着,背后则称呼“老头子”。虽有威严,嬉笑怒骂间的点点滴滴无不诉说着家庭的“和睦”。

这主要得益于原著作者、编剧、导演和演员。时代在发展,历史剧也在发展。大方向上的历史进展不会乱写,但总是会通过艺术的手法丰富丰满人物、情节。

历史上的朱棣北征蒙古,南征安南,启动郑和下西洋的国际交流活动,推动编纂《永乐大典》,上承洪武开国,下连仁宣之治,开创永乐盛世,可谓是“千古一帝”。丰功伟业,不遑多让,假使建文在位,也做不到他叔叔这样。

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朱棣剧照

否定意味着背叛吗?

如果非要在“千古一帝”和好父亲之间找到什么联系的话,恐怕是成为了前者就再也没有机会当好后者。

朱棣有四个儿子(小儿子出生一个月即夭折)。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病死在北征的途中,朱高炽作为太子继承了皇位,是为洪熙皇帝、明仁宗。即位后的朱高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这些调整不是微调,而是大规模停止和否定父亲在位时的多种政策。

停止郑和下西洋的活动。郑和下西洋为的是耀兵异域,显示大明的富强,获得万国来朝,加强大明帝国的统治基础。也为了打开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通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等等。虽然各种积极性的意义很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耗费巨大。所谓对外贸易,也只是扩大了朝贡贸易。小国家确实进贡了不少珍贵的东西,但是大明也赏赐了更多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等等。这些进贡的物品,也没法产生更多的实际经济价值。

所以朱高炽停止了这项耗费巨资的活动,为的是减轻国家和人民的经济负担。

停止北征蒙古。朱高炽在位时期,明令北边的将领采取守势。而他本人并不是马上天子,身宽体胖,当上皇帝之前身体就不怎么好,在位也只有九个月,更谈不上像他的父亲朱棣和爷爷朱元璋一样,御驾亲征了。

永乐时期,五次大规模的北伐,收拾过鞑靼,打服过瓦剌,教训过兀良哈,主要打击的还是鞑靼一部。换来北部边境几十年的和平。直到土木堡之变,“好子孙”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于谦不得不打响北京保卫战。

准备还都南京。朱棣十岁被封为燕王,到中都凤阳历练了三年,十三岁到北平就藩。年少时就带兵跟北元作战。可以说,北平是朱棣的发家之地,根基很深。南京有数不清的建文旧臣和财阀家族,朱棣虽然是皇帝,多少都会有些制约。所以永乐时期另一项重要国策就是迁都,改北平为北京。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在明朝,北京是妥妥的前线,过了长城就是摸不清位置的蒙古各部。他们根据水草的丰沛程度,决定当下的驻地。在长城之外建设大城市用以巩固人民和统治也不现实,城市无法完全自给,翻山越岭送给养成本太高。

同时,朱棣又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他曾经把自己比作忽必烈。这种站位和格局就与前后的君主有很大的不同了。有宋一朝,一直没能拿回幽云十六州,到了南宋时期更是丢掉了中原。而朱棣已经不满足于只作为中原王朝的皇帝,他要做天下的皇帝。中原的汉人是他的臣子,北方的游牧民族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地理上北京就是国家南北的中心。

而把南京作为国家中心是没考虑北方大片草原的。

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明朝永乐时期疆域-来自维基百科用图

虽然是宏图大业,雄才伟略,但是北京远离南方的主要物资生产基地。为了保障庞大的官僚系统、皇家宫廷、“守国门”的成本,每年都要运送海量的物资到北京,花费亦是巨大。在南京建都,挺省钱。于是,朱高炽决定还都南京,只不过没还成,他就撒手人寰了。

准备从安南撤军。安南一开始不老实,朱棣就派了沐晟(沐英次子,在哥哥沐春死后承袭西平侯)等人征讨安南。自古军功第一等,沐晟也因为征安南有功,被封为黔国公,世袭罔替。从此安南被纳入了大明的版图中。

但是征安南耗费了大量的粮饷和数十万的军队。朱高炽的意思是,一旦时机成熟,即承认安南独立,大明的将士从安南撤回,甩掉这个沉重的包袱。当然,由于其在位时间太短,安南这个包袱最终在儿子朱瞻基手中被甩掉。从收复安南到撤出,前后不过二十年。一百多年后,到了嘉靖时期,安南一带才在名义上再次纳入大明的版图。

改变对待建文一朝和旧臣的态度。

朱元璋大肆屠杀过功臣,朱棣靖难之役后追责过一批建文旧臣,抹去了建文一朝。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朱高炽即位后,立即赦免了一些永乐时期的受害者,并宣称方孝孺等人是忠臣,承认了建文朝的存在。

或许朱棣晚年时也曾有此意,但终究是自己做的事,好人还是留给儿子做吧。

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朱高炽剧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子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

政策上的不同取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父子之间的不同治国理念和矛盾。仅仅在位九个月,朱高炽就能把国家的前进方向转变的这么大、这么快,或者说这么娴熟,可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朱棣靖难开始,朱高炽就一直配合着自己的父亲。朱棣率领燕军同大明政府军大战的时候,李景隆几十万人围攻北平,朱高炽留守,带着北平的军民硬是抗住了这次围攻,保住了朱棣的大后方。永乐七年之后,朱棣因为北征蒙古、营建北京城,长期不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帝国的日常政务。

明史中的评价,从靖难开始时,仁宗以世子的身份据守北京城,保全了城市,还帮助了前线军队。成祖北征,东宫监国,朝无费事。朱高炽虽然只当了九个月的皇帝,但是却当了十几年的“常务副皇帝”。

但是朱高炽这个常务副职做的并不畅快。

皇太子的身份并不稳固。三个儿子中,朱棣很是赏识次子朱高煦,他认为朱高煦最像自己,也长于军事。特别是在靖难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白沟河、东昌、浦子口等战役中,几乎都是朱高煦前来解围,使得朱棣反败为胜。所以朱棣也曾许诺朱高煦,将来得了帝位,会立他为皇太子。但是又舍不得“好圣孙”朱瞻基,那么只能选定朱高炽作为接班人。否则,让朱高煦拔了头筹的话,好圣孙也难善终、难长命。

后来朱高煦玩大了、玩脱了,在其侄子朱瞻基即位时起兵造反,学老爹朱棣没学好,最后兵败。

监国的权限不明。作为常务副皇帝,哪些事在权限范围内实际上没有个特别明确的说法。朱棣开始时说,“惟文武除拜、四裔朝贡、边境调发,上请行在,余常务不必启闻”。后来又特地强调功臣犯罪、高级官吏的任免以及调拨将士,都需要朱棣亲自过问并同意才行。再往后,朱棣还不太放心,传令六科将太子裁决庶务的情况逐月详加记录,每件事都要因果俱全、毫不隐瞒的汇报才行。所以,对于朱高炽而言,监国的过程中,哪些能做以及怎么做,都不太好说。与其是监国,不如说是一边监国,一边被父亲监视。工作的很累。

治国的理念不同。朱棣是开拓型的君主,朱高炽由于常年监国,更加能够感受到管家不易,治国也不易。所谓创业不易,守业更难。花钱容易,赚钱难。这些理念上的不同,也不断加深父子间矛盾。父亲在世在位时,自己好好的当好儿子当好臣子就行。逐渐成长起来的太子和帮助太子日常治理国家的大臣群体们,也会对朱棣的皇权产生威胁。所以朱棣也在制衡,虽然赋予太子监国权力,但是监国的范围以及是否继续监国,最终解释权都在朱棣这里。

来自父亲长期的打击,使得朱高炽身心俱疲。压力很大,总是加班,也容易让人肥胖。总之,朱棣死后不到一年,朱高炽也随父亲而去。

至于《明朝小史》中记载的,朱棣为了促使朱高炽减肥控制饮食,把私自给朱高炽送饭的供膳官剁成肉酱。正史中无此记载,权当故事听之。

总之,人死万事空,只留后人在有限的史料中,分析猜测父子二人的真实点滴。

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朱棣剧照

后记

了解永乐皇帝,需读读明史、明太宗实录、明通鉴等资料。等等,不应该是“明成祖实录”吗?为何称其为太宗?这话还要从嘉靖皇帝说起。这是从宗到祖的故事,是值得单开一篇,精彩纷呈的故事。

明成祖朱棣|我是不是个好父亲?

朱棣剧照

明史

明太宗实录

明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