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岑花村:把百香果变成“致富果”

近日,笔者在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岑花村30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里看到,绿藤之下,大小不同的百香果垂挂其间,部分已成熟的百香果挂满枝头,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呈现丰收的喜人景象。


黄平县岑花村:把百香果变成“致富果”


岑花村十几位村民妇女正在采摘成熟的百香果。这是近几年来,岑花村通过因地制宜,把种植百香果作为村里的脱贫主导产业之一,由岑花村“两委”主导的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通过“支部+‘三变’+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能够带动群众种植百香果增收致富,让百香果成为致富果、脱贫果。

百香果助力贫困户增收脱贫

据了解,这几年,岑花村紧紧围绕“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模式”的产业扶贫办法,培育主导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了产业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的良好态势,从而达到“建成一个合作社,吸收一批贫困户,示范一个基地,带动一方百姓脱贫”的目的。

驻岑花村第一书记黄寿海介绍,岑花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由村“两委”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成立的岑花村百香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每年分红。目前由村委会和贫困户提供整片土地300亩,中国农业银行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种苗、生产资料和种植设施,由合作社负责生产、经营、销售,并指派专人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百香果成为群众的脱贫致富产业。

“百香果种植5个月后开始有收入,产出快、产量高、管理简便,经济效益可观。不仅可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村民入股还可增加收入。”合作社负责人杨胜福介绍说,百香果树种植管理相对简单、病虫害少,亩产量一年在1500斤到2000斤左右,亩产值约8000-10000元。

初步探索出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新路子

“村里建设百香果基地后,我就到基地来打工,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既能照顾家里的孙子,还能领到不错的工资。”正在摘果的村民妇女杨通芝说。

“在这里务工离家很近,每月可领到1800--2400元。”在岑花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谈到以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百香果时,林世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林世琴不仅以土地入股,还在合作社里打工领工资。与林世琴一样,岑花村共有22户加入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岑花村党支部书记廖朝飞告诉笔者,村民在百香果基地务工,平时主要负责浇水、除草、施肥、管理等工作。“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效果显著。”廖朝飞说,贫困户不仅有了稳定地租收入,还有一份到种植基地务工的收入,初步走出了一条让村民腰包鼓起来的致富新路子。

正在基地指导村民摘果的李大胜说,今年气候有些反复,前期雨水过多,后期干旱,这批百香果刚刚挂果不久,产量不是很多,预计亩产量可在1500—2000斤,采摘期从8月到11月底。这批百香果是经过标准化、绿色化种植,味道纯正,口感很好,平均价格每公斤10-16元。

黄寿海表示,目前我们正在与多方进行销售合作,要在中秋节前把采摘的百香果销售出去,既给消费者带去鲜美的水果,又实现贫困户增收。

(黄平县工商联 吴忠寿 郑吉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