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去年春天买了几颗藤本月季,想把阳台装扮成网红一样的花墙。买的时候刚刚发芽,种上之后精心照顾,浇水施肥修剪,样样上心。小芽长大了,枝条长长了,但迟迟不见花苞。夏天的时候枝条茂盛,已经有一米多长了,但还是没有花苞。老公还说,你这种的是啥呀,咋不见开花。我嘴上不说心中很是疑惑,难道真的买到了传说中的假月季了?冬天来了,叶子枯萎了,把枝条全部剪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根,和刚种的时候一样,只不过粗壮了许多。

今年春天,远不及去年那么经心,已经长出枝条了才注意到它,心想今年再不开花,就准备拔掉了,也没有施肥,枝条长的有些纤细。前些天突然发现,细弱的枝条顶端竟然长出了一簇簇的小花苞,赶紧看看另外两盆,都长出了小花苞。赶紧又是施肥又是浇水,每天驻足跟前看看花苞长大没有,枝条长长没有,有没有生虫子。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不是一句空话。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不管家长还是老师经常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凑。

魏书生老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静待花开。他说:差劲、后进,你也得找到他的基础,让他喜欢这个基础。对于一位语文考了8分得同学,如果是我,算了,还是不想了。还是看看魏书生老师是这么处理的吧。魏老师找来那位考8分的孩子,问他,我听说你考试考得不太好?

一一老师,别说了。

魏老师问:听说你没到这个班来之前,上课都不听课?

——老师,我想听但听不明白,我就不听了。

再问:听说你回家也不写作业?

——老师,我过去抄作业,抄完了,那个老师不给我判,我就不给他抄了。

又问:听说你回家连书都不看?

——老师,您替我想想啊,我课听不明白,作业不会写,书我能看懂吗?

魏老师这才说,这不结了吗?你看咱哪,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考试咱还能得8分儿,这不说明咱有点儿天赋吗?魏老师说,没人这么说过他呀,孩子他突然眼睛一亮:是!我怎么还能得8分呢?于是,他就觉得这张卷啊,敢看,敢正视了,他觉得8分挺亲切,然后,亲切了咱再研究。他们从生字开始研究,一周后,学生把一本书的118个生字记了个滚瓜烂熟,更重要的是孩子心气一旦定下来,便发现一个强大的自我。接下去,他又开始研究文学常识知识点,就这样,这位考8分得孩子期末考了36分。最终通过不断的努力考上了军校。这个学生从8分到36分到最终能考上军校,离不开魏书生老师不断的肯定、鼓励、支持、引导。

静待花开,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的状态。静待花开,需要在付出努力之后,依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急不躁,温柔相伴;需要学会满怀爱心地等待。花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花期,急躁等不来花开。孩子的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灵性不同,生命的拨节更有差异,缺乏耐心,发掘不出孩子的潜能。

静待花开,是平静祥和,是执着与坚守,更是智慧和宽阔。孩子培育,或者是世上的其他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不急躁,不强求,默默付出,静静守候。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