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是他 是他 就是他,我們的英雄小哪吒!

01.

上天無道,緣起緣滅,哪吒涅槃,怒斬東海。

1958年3月,上海美影廠赴莫斯科美術片廠洽談合拍《哪吒鬧海》的事宜,最終確認由蘇、中聯合執導。

蘇聯並不認可哪吒涅槃重生的設定,“蘇聯人看不上這個劇本,認為中國人講迷信,死了又活了,活了又死了,他們對中國的文化不是很理解。”參加洽談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道。

兩個月後,蘇聯團隊特意赴中國考察,蒐集中國名山和古代建築的照片,觀賞山水名畫、京劇。

但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哪吒鬧海》宣佈流產。

上海美影廠一直在等一個再生的機會,希望《哪吒鬧海》能夠像其主人公一般涅槃重生,這一等就是20年。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1978年,中國動畫家們準備用一部動畫長片為新中國的30週歲生日慶生。

此時,中國剛剛結束十年動盪,社會經過時代禁錮,面臨著百廢俱興,人們需要一部電影來喚醒理智和勇氣,5月《哪吒鬧海》立項。

《哪吒鬧海》攝影組找到了時任中央工藝美院的第一副院長的張仃作為該片的總美術設計。

張仃是中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善於駕馭多種繪畫形式,被稱為20世紀中國的“大美術家”。

張仃答應後,跟著20多個《哪吒鬧海》的攝影組的主創去了山東,他們根據《哪吒鬧海》的內容,在嶗山、蓬萊等地收集素材。

回到上海後,這群被時代束縛了十餘年的動畫家們迸發出火一樣的熱情,全組15位原畫師、27位繪畫人員,歷經15個月,先後花了5萬8千張畫面,完成了《哪吒鬧海》這部動畫電影。

《哪吒鬧海》完成後,收穫的讚譽不亞於經典的動畫《大鬧天宮》。

1980年,該片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成為第一部入選戛納影展的華語動畫片,許多外國人認為,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時隔20年,上海美影廠的哪吒涅槃,整個中國也從十年浩蕩後重生。

02.


波翻浪滾的東海,高聳入雲的仙山,飄逸的紅菱、絢爛的神光、盤旋的長龍。

1979年,大型工筆重彩壁畫《哪吒鬧海》出現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畫幅寬15米、高3.4米。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壁畫《哪吒鬧海》由“哪吒鬧‘海”、“鬥惡龍”、“復仇”三部分組成,畫中的人物造型、場景與動畫電影《哪吒鬧海》如出一轍。

因為這幅壁畫的作者就是動畫片《哪吒鬧海》的總美術設計張仃。

年幼的哪吒打跑了想要抓走小孩的夜叉,又在龍王三太子替其報仇時抽其龍筋將他打死。

龍三太子死後,四海龍王為其報仇開始水淹陳塘關,逼迫哪吒授首。

面對遭殃的百姓和父母,哪吒在暴雨中自盡。

死亡後的哪吒,在其師傅太乙真人幫助下哪吒以蓮藕為身,涅槃重生,最後他闖入龍宮,打倒四海龍王。

隨著《哪吒鬧海》的熱播,死而復生的哪吒小英雄深入人心。

但是,哪吒最初的形象並非如此。

唐朝之前,哪吒只是佛教經典作品中的神邸稱謂,和經書中的毗沙門天王情同父子。

唐朝的時候,軍神李靖慢慢被神化,他與毗沙門天王形象融合後成為托塔天王,而與毗沙門天王情同父子的哪吒成了他的兒子,並且戰力精神,三頭六臂,手持火焰槍,腳踏風火輪。

到了明代,在許仲琳創作的《封神演義》中,哪吒的形象最終被定型。

“一人行事一人當……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理!”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自由、正義、無畏、堅韌的形象躍然紙上。

《哪吒鬧海》沒有顛覆傳統,只是對哪吒的形象做了深化處理,這樣的哪吒正是當時動畫製作組乃至整個中國所需要的。

此後,很多動畫、影視劇的哪吒形象一直沒有真正的逃脫這個設定,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


03.


今年7月30日,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超過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創下的9.56億元人民幣紀錄,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票房冠軍。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成功走進入大眾視野。

餃子原名楊宇,四川人,八零後。大學期間,他曾向《科幻世界》的畫刊投稿,卻恰逢雜誌停刊。

三年以後,餃子憑藉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獲得了包括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等30多個獎項。

《打,打個大西瓜》讓餃子在動畫圈子一度小有名氣,但他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摡因當時國產動畫電影看不到前景,沒有投資人願意與他冒險。

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功引爆中國動畫市場,光線成立了彩條屋,並在成都找到餃子,雙方一拍即合。

餃子創作劇本,直接選擇了哪吒,主題就是“不認命”。《哪吒之魔童降世》由此而來。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為魔丸轉世,被元始天尊下了雷咒,三年後遭劫而亡。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為了符合魔童的設定,影片中的哪吒變成一個個矮、豁牙、暴眼、倒八字眉、煙燻黑眼圈的形象。

他總是一臉邪氣的壞笑,走路時雙手插進褲腰帶,像極了朋克風格的不良少年。

陳塘關民眾畏其如虎,他唯一的朋友是寄予了全龍族希望的敖丙。

《哪吒之魔童降世》顛覆了《哪吒鬧海》中善良正義,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替天行道的形象設定。

這種顛覆並未引起觀眾反感,反而讓他們覺得朋克哪吒更貼近生活。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從三年獨自創作《打,打個大西瓜》到《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票房記錄,餃子把自己寫在了劇本里,也把觀眾寫進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當滾滾的天雷前來索命之時,哪吒直面蒼天,哪怕自己是魔丸。

天雷過後,命運最終被打破,只要不服命。


英俊少年到朋克魔頭:哪吒的時代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