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文章有點長,如果您能耐心看完會有所收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減負在中華大地悄然興起,讓孩子快樂生活減少壓力逐漸成了當前教育的主旋律,而"素質"教育也是廣大老師和家長掛在嘴邊的事,更有甚者將中國孩子的教育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比較,突出說明國外兒童活的是多麼自由輕鬆,國內孩子有多麼繁重的生活壓力,一時間,孩爸、孩媽、老師和學校都逐漸認為孩子應該"減負"了!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到2018年,一則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尤其在廣大孩爸、孩媽、老師和學校中間炸開了鍋,具體內容是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提出《關於停止小學老師用手機微信和QQ對學生及家長佈置和提交作業的提案》,教育部對此進行回應,具體如下: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核心內容就是"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佈置作業,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避免出現'學校減負、社會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

此舉一出,可以說霎時間很大一部分家長們拍手稱快,同時也是把對孩子們的減負工作推到了極點,把信息時代對教育帶來的一點兼具即時性和準確性的交流紅利抹消殆盡,確讓不少孩子和家長"鬆了一口氣",自由而快樂的素質教育更加靠近我們的生活。

小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2019年6月11日,是2019年高考剛過去2天后,是2019年六一兒童節剛過10天后,是中美貿易戰爆發340天后,是中國恢復高考15330天后,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25550天后)!您可能覺得我說的這些數字沒什麼關係,下面我將闡述的我想法和觀點,拋磚引玉!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小編是一個80後(82年),生活在二線城市,現在有一個即將9週歲(三年級下)的兒子,我和妻子都是工薪階級(一個國企員工、一個普通公務員),沒有高官背景和上輩財富作支撐,完全是靠自己生活,相信我們家的情況是相對具有代表性的。

兒子從二歲半上幼兒園到現已9週歲上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整個成長過程我都完全親歷,酸甜苦辣收穫失去只有自知,這裡提煉三點簡單(如果全部提及就是一本書了)說一下我的感受。

"添彩"的學習班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起初,我對學習班是很有牴觸情緒的,因為80年代出生的我們基本沒怎麼上過學習班,都是一順水的義務教育加上自己流汗努力最終考上大學(排除有一些那個時代就很富有的家庭有其他道路),可謂是"華山就這一條道",但其實卻是我們"眼界"有限,不清楚也不知道真正的有效教育應該是怎樣的!

我的兒子從幼兒園至今先後上了小提琴學習班、聲樂學習班、美術學習班和機器人學習班,這些學習班看起來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時間,給孩子添加了負擔,但卻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孩子。當孩子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你發現他能在戶外輕鬆優美的畫出一棟古建築的素描,能用丹田的氣息歌唱,能逐漸熟練的認知樂譜,能瞭解到機械和電的關係,這簡直就是很神奇的事情,很多方面是現在的你都不能比擬的。

可能有的家長要說,學這些東西沒用,還不如讓孩子多出去走走,長長見識,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很多事情是相互關聯的,你永遠不會知道未來在哪方面的技能或知識會影響您孩子的一生,再說的Low一點,當您的孩子學習了美術後,及時他畫不出完美的作品,最差層面他的審美能力都會高出一截,比你或沒學過美術的人更有辨認出美的能力。

記得我讀過一本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寫的書,叫做《人類簡史》,其中開頭的認知革命一章中寫到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智人是如何混合或淘汰了尼安德特人、直人等其他人種的,其中最關鍵一環是他們具備了認知和想象的概念,能想象到河邊的一頭牛死掉了這種事情進而逐漸演變而取得了最終的生存權,而這種認知的獲得很有可能就是基於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也許就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特長!

當然,話說回來,並不是說我們的孩子要通過參加這些特長班學習這些技能進而推動人類演化的下一次進程,而是要把零散放縱的時間利用起來,為未來某一個點的需要作出一些準備,或者為了未來質的改變做好量的積累!通俗地講,就是幫助在學習所謂正統文化知識的時候有啟迪的作用,而在生活中某些場合能小小的嶄露一下頭角贏得更好的印象!

不平等的"減負"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以下我要說的話可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感,還望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減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西方文化進入東方的一種體現,隨著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文化日漸豐富,我們自己都感覺自己生活好了,尤其從1970年逐漸開始的計劃生育國策降低了家庭孩子的基數,這些都為後來以及更後來出生的孩子提供了絕佳的土壤,孩子上大學的願望越來越容易實現,甚至在有的省份大專以上升學率高達70%,一切似乎都在和我們說"可以歇歇了!"

小編本人也曾在某一階段認為孩子應該"歇歇了!"大家都減負我們也應該順應大潮流進行減負,畢竟這是大環境!而且相比較而言,以美國和日本為例,這兩個世界一流經濟體的國家在幼兒和兒童(小學)時期都是比較輕鬆的,甚至家長在這個階段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只要別過分丟家長的臉就行!可見對孩子減負不但是國內潮流,國外發達國家也都是如此,這又給我吃了一記定心丸,減負順應潮流勢在必行,所有的孩子都在減負!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曾讀過美國作家寫的一本比較有名的書,書名是《菊與刀》,內容主要是寫二戰後日本人和日本的社會,其中提及孩童期及之後的教育,和現在一樣,幼兒乃至小學即便在戰後的重壓下仍然比較輕鬆,孩子在學習方面沒有什麼壓力,但重點是在這一個階段家長卻對孩子的身體訓練,坐姿,睡姿,食姿,習姿等有積極嚴格的要求,而這些都是為了下一步的學習做準備的,也就是說日本人對孩子的教育不是減負,而是分階段的進行嚴格的"增負",因為我們的孩子在這一個階段的這個方面是沒有這種嚴格要求的!

而美國和中國及日本的情況又大不相同,中國和日本從人口和麵積的比例方面相差不多,但美國的國土面積和人口情況天然具有優勢,美國的孩子看起來在小學及幼兒階段也是很輕鬆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等沒有什麼要求,但在這個階段他們比較看重或要求孩子的是社交和勇氣,他們要求孩子不要待在家裡,受到欺負後要有勇氣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是基於其國家的地位和特點的!這些特質較我們孩子的同期也是"增負" 了!

這樣說來我們看似都一樣的的"減負"是不是很不平等呢?!

有趣的"競爭"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經過有關機構近5年的調查數據發現,國內有一個怪現象,越是富有的家庭、高知家庭,孩子每天忙得團團轉,各類學習班和體驗營可謂是目不暇接,而越是工薪家庭和條件差一點的家庭孩子確每天過的怡然自得,輕鬆快樂,可以說在孩子的生活體驗方面,條件和體驗是截然相反的!

這和中國近代及封建社會時期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以說外部環境改變了人們的意識形態!"自古將相出寒門"、"寒門出貴子"的情況已經不能代表當代的教育和成才模式。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封建社會的"分封制"和"士農工商"理念已經基本固化了社會的階級,王侯將相的地位基本很難撼動,即使你不努力,安於現狀,你的人生也不會差到哪裡,而普通大眾如果不積極努力,你只要出好力,做好底層的工作也不會餓肚子,只有少數不安分的普通大眾子女會自己給自己製造壓力,勤學苦練,如大家常說的"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都是自己增負,自己製造壓力的例子!這也是他們能穿越固化的階級榮登"士"位的關鍵!

遠的不說,中國曆代皇帝中,清朝對子女的教育最為嚴格,皇子每天學習的時間要達到10小時以上,內容囊括書法、數術、騎射、畫畫和武功等方方面面,而一年只能休息5天,更令人驚訝的是每個皇家子女還要學習漢語這門"外語"課,可以說皇家兒女的幼年和少年時期是在極重的課業負擔下度過的,而這樣的情形貫穿了清朝始終,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也難逃學習的負擔!

在當代,新的社會頂層往往是通過建國以來和改革開放後的自身努力形成,無論是現在高官還是富商,他們大部分上一輩都是經過了艱苦卓絕的奮鬥而實現現在的價值,他們深知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許多變化都是一日千里的,只有保持高壓態勢和不斷的自我施壓才能保證現有價值的延續,這種意識形態會一輩輩傳下去。而處於中層階級及以下的民眾,雖然祖輩沒有付出過相應的努力,但跟隨國家發展的大好形勢,實現了生活水平的相應提高,得到了生活水平提升的紅利,有一定的滿足感,當然也要把這種滿足感傳遞給自己的子女,而這部分人是佔據較大部分的,對孩子"減負"也就順理成章的適應了人們的要求。

所以有趣的一幕發生了,一邊是大部分人們意願的"減負"發生了,而另一邊我們俗話說的富商或官員子女確忙著給自己的子女"增負",這種意識形態的差別造成的後果可能在近10年不會有太大顯現,但在未來會拉大差距,而且在信息時代,這種靠積累拉大的差距將很難追上,某種意義上這種差距會固化,會讓人難以接受。

您的孩子真的應該減負嗎?---幼兒及兒童期(幼兒園和小學)

綜上,今天看到自己兒子學習很鬆懈毫無緊迫感,小編有感而發寫下一些感想,不足之處還望交流,但是小編最後還是要跟大家強調,不能簡單的給自己的孩子"減負",要保持積極向上和緊張的態勢。

新中國從建國到現在是一輩又一輩的辛苦努力自我施壓不斷進取才達到今天的一定成就,如果是"小富即安",中國是不會得到當今的世界政治經濟地位的。"減負"應該是減輕的是孩子們思想上的壓力,而知識、意識和身體是需要時刻保持向上的狀態,這樣我麼的國家才能始終保持活力和競爭力,無論是中美貿易摩擦還是其他國際事務,我們現在不會怕,以後也不會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