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文章有点长,如果您能耐心看完会有所收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减负在中华大地悄然兴起,让孩子快乐生活减少压力逐渐成了当前教育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也是广大老师和家长挂在嘴边的事,更有甚者将中国孩子的教育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突出说明国外儿童活的是多麽自由轻松,国内孩子有多么繁重的生活压力,一时间,孩爸、孩妈、老师和学校都逐渐认为孩子应该"减负"了!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到2018年,一则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尤其在广大孩爸、孩妈、老师和学校中间炸开了锅,具体内容是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对此进行回应,具体如下: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核心内容就是"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

此举一出,可以说霎时间很大一部分家长们拍手称快,同时也是把对孩子们的减负工作推到了极点,把信息时代对教育带来的一点兼具即时性和准确性的交流红利抹消殆尽,确让不少孩子和家长"松了一口气",自由而快乐的素质教育更加靠近我们的生活。

小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19年6月11日,是2019年高考刚过去2天后,是2019年六一儿童节刚过10天后,是中美贸易战爆发340天后,是中国恢复高考15330天后,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25550天后)!您可能觉得我说的这些数字没什么关系,下面我将阐述的我想法和观点,抛砖引玉!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小编是一个80后(82年),生活在二线城市,现在有一个即将9周岁(三年级下)的儿子,我和妻子都是工薪阶级(一个国企员工、一个普通公务员),没有高官背景和上辈财富作支撑,完全是靠自己生活,相信我们家的情况是相对具有代表性的。

儿子从二岁半上幼儿园到现已9周岁上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整个成长过程我都完全亲历,酸甜苦辣收获失去只有自知,这里提炼三点简单(如果全部提及就是一本书了)说一下我的感受。

"添彩"的学习班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起初,我对学习班是很有抵触情绪的,因为80年代出生的我们基本没怎么上过学习班,都是一顺水的义务教育加上自己流汗努力最终考上大学(排除有一些那个时代就很富有的家庭有其他道路),可谓是"华山就这一条道",但其实却是我们"眼界"有限,不清楚也不知道真正的有效教育应该是怎样的!

我的儿子从幼儿园至今先后上了小提琴学习班、声乐学习班、美术学习班和机器人学习班,这些学习班看起来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给孩子添加了负担,但却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孩子。当孩子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你发现他能在户外轻松优美的画出一栋古建筑的素描,能用丹田的气息歌唱,能逐渐熟练的认知乐谱,能了解到机械和电的关系,这简直就是很神奇的事情,很多方面是现在的你都不能比拟的。

可能有的家长要说,学这些东西没用,还不如让孩子多出去走走,长长见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很多事情是相互关联的,你永远不会知道未来在哪方面的技能或知识会影响您孩子的一生,再说的Low一点,当您的孩子学习了美术后,及时他画不出完美的作品,最差层面他的审美能力都会高出一截,比你或没学过美术的人更有辨认出美的能力。

记得我读过一本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书,叫做《人类简史》,其中开头的认知革命一章中写到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智人是如何混合或淘汰了尼安德特人、直人等其他人种的,其中最关键一环是他们具备了认知和想象的概念,能想象到河边的一头牛死掉了这种事情进而逐渐演变而取得了最终的生存权,而这种认知的获得很有可能就是基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不同,也许就是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特长!

当然,话说回来,并不是说我们的孩子要通过参加这些特长班学习这些技能进而推动人类演化的下一次进程,而是要把零散放纵的时间利用起来,为未来某一个点的需要作出一些准备,或者为了未来质的改变做好量的积累!通俗地讲,就是帮助在学习所谓正统文化知识的时候有启迪的作用,而在生活中某些场合能小小的崭露一下头角赢得更好的印象!

不平等的"减负"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以下我要说的话可能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还望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减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西方文化进入东方的一种体现,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化日渐丰富,我们自己都感觉自己生活好了,尤其从1970年逐渐开始的计划生育国策降低了家庭孩子的基数,这些都为后来以及更后来出生的孩子提供了绝佳的土壤,孩子上大学的愿望越来越容易实现,甚至在有的省份大专以上升学率高达70%,一切似乎都在和我们说"可以歇歇了!"

小编本人也曾在某一阶段认为孩子应该"歇歇了!"大家都减负我们也应该顺应大潮流进行减负,毕竟这是大环境!而且相比较而言,以美国和日本为例,这两个世界一流经济体的国家在幼儿和儿童(小学)时期都是比较轻松的,甚至家长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别过分丢家长的脸就行!可见对孩子减负不但是国内潮流,国外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这又给我吃了一记定心丸,减负顺应潮流势在必行,所有的孩子都在减负!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曾读过美国作家写的一本比较有名的书,书名是《菊与刀》,内容主要是写二战后日本人和日本的社会,其中提及孩童期及之后的教育,和现在一样,幼儿乃至小学即便在战后的重压下仍然比较轻松,孩子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压力,但重点是在这一个阶段家长却对孩子的身体训练,坐姿,睡姿,食姿,习姿等有积极严格的要求,而这些都是为了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的,也就是说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减负,而是分阶段的进行严格的"增负",因为我们的孩子在这一个阶段的这个方面是没有这种严格要求的!

而美国和中国及日本的情况又大不相同,中国和日本从人口和面积的比例方面相差不多,但美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情况天然具有优势,美国的孩子看起来在小学及幼儿阶段也是很轻松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等没有什么要求,但在这个阶段他们比较看重或要求孩子的是社交和勇气,他们要求孩子不要待在家里,受到欺负后要有勇气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是基于其国家的地位和特点的!这些特质较我们孩子的同期也是"增负" 了!

这样说来我们看似都一样的的"减负"是不是很不平等呢?!

有趣的"竞争"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经过有关机构近5年的调查数据发现,国内有一个怪现象,越是富有的家庭、高知家庭,孩子每天忙得团团转,各类学习班和体验营可谓是目不暇接,而越是工薪家庭和条件差一点的家庭孩子确每天过的怡然自得,轻松快乐,可以说在孩子的生活体验方面,条件和体验是截然相反的!

这和中国近代及封建社会时期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外部环境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自古将相出寒门"、"寒门出贵子"的情况已经不能代表当代的教育和成才模式。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封建社会的"分封制"和"士农工商"理念已经基本固化了社会的阶级,王侯将相的地位基本很难撼动,即使你不努力,安于现状,你的人生也不会差到哪里,而普通大众如果不积极努力,你只要出好力,做好底层的工作也不会饿肚子,只有少数不安分的普通大众子女会自己给自己制造压力,勤学苦练,如大家常说的"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都是自己增负,自己制造压力的例子!这也是他们能穿越固化的阶级荣登"士"位的关键!

远的不说,中国历代皇帝中,清朝对子女的教育最为严格,皇子每天学习的时间要达到10小时以上,内容囊括书法、数术、骑射、画画和武功等方方面面,而一年只能休息5天,更令人惊讶的是每个皇家子女还要学习汉语这门"外语"课,可以说皇家儿女的幼年和少年时期是在极重的课业负担下度过的,而这样的情形贯穿了清朝始终,就连末代皇帝溥仪也难逃学习的负担!

在当代,新的社会顶层往往是通过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后的自身努力形成,无论是现在高官还是富商,他们大部分上一辈都是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奋斗而实现现在的价值,他们深知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许多变化都是一日千里的,只有保持高压态势和不断的自我施压才能保证现有价值的延续,这种意识形态会一辈辈传下去。而处于中层阶级及以下的民众,虽然祖辈没有付出过相应的努力,但跟随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实现了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得到了生活水平提升的红利,有一定的满足感,当然也要把这种满足感传递给自己的子女,而这部分人是占据较大部分的,对孩子"减负"也就顺理成章的适应了人们的要求。

所以有趣的一幕发生了,一边是大部分人们意愿的"减负"发生了,而另一边我们俗话说的富商或官员子女确忙着给自己的子女"增负",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别造成的后果可能在近10年不会有太大显现,但在未来会拉大差距,而且在信息时代,这种靠积累拉大的差距将很难追上,某种意义上这种差距会固化,会让人难以接受。

您的孩子真的应该减负吗?---幼儿及儿童期(幼儿园和小学)

综上,今天看到自己儿子学习很松懈毫无紧迫感,小编有感而发写下一些感想,不足之处还望交流,但是小编最后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不能简单的给自己的孩子"减负",要保持积极向上和紧张的态势。

新中国从建国到现在是一辈又一辈的辛苦努力自我施压不断进取才达到今天的一定成就,如果是"小富即安",中国是不会得到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地位的。"减负"应该是减轻的是孩子们思想上的压力,而知识、意识和身体是需要时刻保持向上的状态,这样我么的国家才能始终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无论是中美贸易摩擦还是其他国际事务,我们现在不会怕,以后也不会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