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一小時,又不給offer,這些面試官都是怎麼想的?


面試一小時,又不給offer,這些面試官都是怎麼想的?

首先要明確一個觀點,面試給不給offer,跟面試時長是沒有關聯的。

面試時長越長,可能代表著面試流程的冗長和低效,以及可能面試官對你的興趣越大。

但這依然不能作為給offer的標準。


多年以前,我也面試過前程無憂總部的運營崗位,那個時候面試時間大概花了我兩個半小時。

從初試,複試,一直到筆試,一起到最後的終試都面試完了。

整個過程走下來,我覺得自我表現還算是滿意。

從面試官的表情和口頭表達,我基本上也能確定,這確定這個面試是通過的,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拿到offer,為什麼呢?

你看我整個面試都面試了兩個半小時,但是還沒有offer。

所以面試的時長和給不給offer是真的沒有關聯的。


給offer最關鍵的一步,是直屬上級的專業技能面試。

因為它會考驗你的專業能力,是非常直接的考驗,沒有什麼綜合性的考驗。

一般HR給你面試的時候,肯定會問你一些跟專業沒有關係的,綜合性的問題,包括一些很荒唐的性格測試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很荒唐的東西。

但是直屬上級的面試環節是非常直接的,能夠直接確定你是否符合他的預期,以及是否符合這個工作崗位。

所以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思考這種沒有關聯的問題上,還不如多花點心思在最關鍵的專業面試環節。

當然我還可以分享一個案例,就是我曾經面試過京東物流,面試時長大約也在兩個半小時左右,也是走完了初試、複試、筆試,包括已經口頭答應給offer,甚至在面試完的第二天還與我確認薪資待遇以及對應的職級。

這樣的面試基本上offer是跑不掉的吧!

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拿到offer。


分享這個案例是想告訴大家,拿到offer其實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除了你說的面試時長以及專業環節的面試,還和公司的人員編制情況以及運氣成分也有很大關係。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不要太介懷這一種得失,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才是最好的狀態,既不會影響當下的狀態,更不會影響下一次面試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