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這句話出自哪裡?有何寓意?

今古雜壇


【原典】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呂氏春秋· 貴公》

【註譯】從前,古代賢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會首先做到大公無私,只要大公無私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因為大公無私而得到的。

【解讀】呂不韋的這個結論,是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他說:“嘗試觀於上志,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意思是說,看看上古的記載,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們都是因為大公無私而得天下,而他們失去天下一定是因為偏私。

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陰陽相和,不只生長一類東西;甘露和及時雨,不獨獨偏私於一物;萬民的君主,不私愛一人。

伯禽要出發前,向周公請教怎樣治理魯國。周公說:“一心給百姓謀利,而不要從百姓那裡得到私利。”

楚國有一個丟失了弓的人,不肯去找回它。說:“一個楚國人失落了它,另一個楚國人得到了它,又為什麼要找它呢?”孔子聽說此事,說:“去了那個‘荊’字就可以了。”老聃聽到這件事,說:“去了那個‘人’字便可以了。”老聃是達到了公的極點了。

天地之大,生養眾人,卻不把人看作是自己的兒子;成就萬物,卻不為自己所私有。萬物都受到天地的恩澤,得到天地的好處,而沒有人知道這好處從何而來。這就是三皇五帝的道德。

管仲病重,齊桓公去看望他,說:“仲父病得厲害了!病重時,所有的人都不迴避說生死,我將把國家託付給誰(掌管)呢?”管仲對答說:“過去我殫精竭慮,也沒把這事搞得十分明白,如今病得朝不保夕了,我又怎麼能說得清呢?”桓公說:“這是大事,唯願仲父告訴我。”管仲恭敬地允諾,說:“您想用誰做丞相?”桓公說:“鮑叔牙可以嗎?”管仲說:“不可以。我與鮑叔牙相好,鮑叔牙的為人是清正廉潔,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不和他們親近,一聽說某人的毛病,一生都不忘。”“不這樣,那隰朋可以嗎?”“隰朋的為人是:記住上世賢人,要求自己仿效他們,因為自己的德行不如黃帝而自愧,又可憐不如自己的人;在處理國家大事上,抓總納,對一些小事不去過問;對不是自己範圍的事,並不求什麼都知道;對人,也有看不到的地方。如一定要選,那隰朋是可用作丞相的。”丞相,是大官,做大官,不應什麼事情都搞清楚。不應表現小智慧來矜誇。

所以說高明的匠人,不親自用斧斤砍削;高明的廚師,不親自擺設餐具;大勇之人,不親自上陣廝殺;王者之師,掃除無道,卻不做害民的兵。齊桓公行公道而不記私怨時,起用管仲,使自己成了五霸首領;而齊桓公徇私情呵護自己所愛,任用諂諛之人豎刀,以至死後屍身腐爛得蛆都爬了出來還不得下葬。

人小的時候愚笨,長大了就有了智慧。所以,聰明瞭卻用私情,還不如愚笨卻出以公心。天天喝醉了還想穿戴整齊,利慾薰心還想出以公道,貪婪暴戾還想成就王道,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何況凡人呢?


你聴


把慾望關進自律的籠子,才能虛偽從容。大公無私得人心。出自《呂氏春秋》


溈洎己笩訁


這句話出自戰國時期呂不韋的巜呂氏春秋-貴公》。意思是說,古代賢明的國君治理天下,一定會把大公無私放在首位,只要做到公平公正,天下就太平了。《論語-季氏篇-季氏將伐顓臾》中也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社會公平正義、人人安居樂業,只有達到了這個願望,才能把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使社會和諧、百姓幸福、世界和平。


紅鳳信美


出自《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

原文為“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寓意:古代賢明的君王治理天下,首先能做到大公無私,只有公平公正,天下才會太平祥和。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也是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社會改革和發展的落腳點。我們只有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努力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精衛填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出自秦國丞相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篇。

天下本就是大家的,你非要佔為己有,豈能不亂?

從原始社會發展至今,大大小小的戰爭都是於公於私的矛盾與統一。因為私心雜念而引發戰爭,又因為無私而達成統一。

有句話叫做自私的人不適合做領導。國家領袖也一樣,沒有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大格局,只是單純為自己貪圖享樂,那一定會讓國家分崩離析。

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雖然不懂治理國家,但我們知道喜歡什麼樣的國家,願意追隨什麼樣的領導。一個自私自利心胸狹隘的人或民族必定成就不了大業,即使偶爾得到也會失去,因為沒有天下為公的境界,世界必定會出現紛爭,你的私心,就是你的致命弱點,就會被七情六慾所擊敗。



燕九文化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

語出《呂氏春秋·貴公》。古代聖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定首先做到公正,公正就能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是因為公正。公:公平;公正。平:治。



天一商道礦療養生


戰國末年,呂不韋任秦國相國後,集合門客共同編寫了一部集“儒士,使善所聞,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合十餘萬言。備天地古今萬物之事”的雜家代表著作《呂氏春秋》,全書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各家之言,引證了許多古史舊聞及天文.歷數.音律方面的知識,對於研究很多秦以前各家思想提供了詳實資料。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正是出自《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篇,古代賢明的君王在治理天下時,一定會把公正放在第一位,這樣就能把天下治理的井然有序,人們安居樂業,天下自然就會太平。

呂不韋

天下不是某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人們設立君王的本義,是期望在君王的管理下,能公平公正的處理一些事情。能得到天下的人,一定是能大公無私的人;而失去天下的人,一定是因為過份偏頗,有失公允的人,在《尚書.鴻範》中說:“不偏私,不結營朋黨,君王之道平坦寬廣”。

這好比萬物的生長,離不開陰陽的協調,雨露均霑,不偏不移某一物體。而做為君王,應該大公無私,不能偏私某—些人。想當年周公的兒子伯禽剛被封為魯國國君,在去封地以前,專門去請教周公施政方法。周公對他說:“施行對老百姓有利的政令,而不能做藏私,做對自己有利對老百姓有害的事。”

楚國有一個人丟失了弓箭,不但不去尋找,還對人說楚國人丟失了弓箭,一定是楚國人拾到,又何必去找它呢。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楚國人還有私心,應該去掉“楚國”二字;而老子聽孔子這樣話,說去掉“人”就行了。失之得之,有失有得。

賢明君王的德政大公無私猶如天地,孕育萬物生長,而不視為己有,讓萬物都能得到恩澤而不知這些恩澤的來處。天地不偏不移生長萬物,日月不偏不移照耀萬物,一年四季週而復始,正是由於天地日月四季無私地施其恩德,萬物才能得到生長。

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堯有十個兒卻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而舜也有九個兒子,他把帝位禪讓給了禹,因為他的公正無私 ,才使得當時的天下太平,人們的生活穩定。

晉平公因南陽缺個邑令,問詢祁黃羊,祁黃羊對晉平公說“解狐可以”。晉平公不解的問:“你不是和解狐有仇嗎?”祁黃羊答:“大王問誰可以擔任南陽邑令,沒問我和誰有仇啊。”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任命軍事尉官的事,祁黃羊直接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孔子聽說後,讚歎道:“外舉不避仇人,內舉不避家人,祁黃羊可謂大公無私也。”祁黃羊以公而無私贏得了朝野內外的讚譽,他的言行也隨之成為衡量是非曲直的標準。而晉平公在祁黃羊的輔佐下,國力大盛,與宋.衛等國結盟,再次恢復晉國霸業,一時天下太平。


劉敦傑


《呂氏春秋》


隴上老妖


這是《呂氏春秋》的一句話。寓意是要治理天下,一定要大公無私,只有大公無私天下就太平了。呂不韋這句話是對治國者的一種警示,心懷天下,心懷庶民,從政之德,律己之心,一切從國家利益、人民利益考慮,做任何事都不攙雜私心雜念,如此才能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天下就太平無事了。


愚湖之


出自《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原文為“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

意思是:古代賢明的君王治理天下,首先能做到大公無私,只有公平公正,天下才會太平祥和。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也是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社會改革和發展的落腳點。我們只有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努力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堅持共享發展,著力增進人民福祉,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