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新基建種子工程"京採雲"亮相 用數字化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高效鏈接

一場疫情,讓全球企業意識到供應鏈的重要性。

"上游企業40%復工了,但復產率只有20%,按照傳統的物料供應模式,只能保證我們公司8%的產能。"萊克電氣供應鏈管理部在復工初期遇到的問題不是個例,供應鏈作為企業運營的核心環節,是實現達能達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多份行業調研報告顯示,供應鏈問題成為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進度的首要難題。用數字技術升級供應鏈上下游的傳統交互模式,構建高彈性、強協同、抗壓能力強的智能供應鏈勢在必行。

京採雲應運而生,這是京東企業業務基於深耕企業市場七年對企業採購管理的深刻理解,將京東一直以來積累的電商運營能力和經驗進行整合開放,推出的數字化採購商城解決方案。依託深厚的技術基礎和運營經驗,京採雲將需求管理、尋源招標、供應商管理、自助式商城、履約協同、財務結算"六大管理能力"集於一體,能夠高效完成多供應商的引入和全生命週期管理,並通過智能化採購分析幫助企業將採購需求和採購方案自動匹配,實現便捷、高效、透明、合規的供應鏈管理。


二十年電商經驗、七年企業市場經驗 京採雲打造智能採購管理

戰略尋源的本質就是幫助企業發現最優的符合需求的供應商。

對此,京採雲在京東優質供應商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擴大,形成了橫跨20餘個行業的供應商庫,同時引入第三方徵信、風險監控分析等來保障供應商質量。而在選擇上,京採雲運用大數據與AI學習技術實現供應商供貨與採購需求的精準匹配,並提供詢價、競價、招標等多種動作和方式協助與供應商的議價降本。與供應商合作過程中,則引入外部輿情監控、風險預警、績效考核等多種管理手段,綜合實現供應商的動態管理。

京東智能採購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劉建勳表示,與一些技術公司的供應商管理系統不同,京東在京採雲中融入了二十年來積累的電商運營能力和深耕企業市場七年對企業採購的深刻理解,使得其不僅僅是一個模板化的管理平臺,而是能夠真正融入企業採購工作場景,從需求開始全面智能化服務、運營和資產管理等企業運營管理鏈條的每個環節。

例如,在需求智能化方面,京採雲不僅能夠藉助AI圖像識別技術,提供圖像搜索服務,還通過有限數據集訓練了超過500個專業化場景,可實現1000萬商品池的需求智能匹配;在運營智能化方面,京採雲整合了京東企業業務多年來面向B端供應鏈、財務智能結算、智能質量管控等全流程運營管理環節打造的一系列解決方案,不僅能夠複用京東已有的強大質控體系,結合企業服務需求排除不合格商品,加固企業質量防線,還能夠幫助企業協同稅、企、銀三方數據直連,讓交易各方快速開具電子發票,完成自動結算。

京東新基建種子工程

企業供應鏈管理專家胡珉表示,"與此前其他的採購管理系統相比,京採雲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在提供供應商管理和招投標管理服務的同時,幫助企業在採購流程及運營管理上智能優化,並且依託京東的供應鏈資源和完善的服務體系作為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企業採購工作負擔。"


專注技術生產力 PISC打造京東to B"智能應用工廠"

2019年初,京東企業業務成立了PISC(京東採購智能化解決方案中心),專注於探索、研發、打造採購解決方案,將前沿技術與多年經驗深度融合,致力滿足企業的個性化需求。與很多科技企業"技術中心"專注"技術創新力"以探索前沿概念性技術為核心不同,京東的PISC專注於"技術生產力",聚焦將已有的成熟技術應用到企業生產、運營場景中,填平研發和生產之間的鴻溝,幫助企業快速實現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PISC已面向企業生產製造、行政辦公、員工福利、市場營銷及信息服務等多場景,推出了多種智能化解決方案,如:iSRM採購解決方案、京東京點智能辦公解決方案、京東錦禮智能福利解決方案、京東京勵智能營銷解決方案等,成為京東集團面向企業市場的"智能應用工廠"。京採雲數字化採購商城解決方案正是該工廠的最新產品。

京東新基建種子工程

劉建勳介紹說,在方案研發過程中,PISC致力於將京東多年來積累的成熟的零售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打包成獨立的、可複用的組件與業界共享,並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個性化、定製化組合,滿足不同客戶、不同場景的差異化需求,進而推動整個企業市場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

京東採購智能化解決方案中心的使命折射出的正是整個京東對於智能供應鏈、對於"新基建"的態度。正如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所說,"新基建"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底座",承載著眾多新模式、新業態、新服務,能夠為新制造、新服務、新消費打開廣闊的空間。緊緊抓住契機,加快推進"新基建",各行各業需秉持更加開放的姿態,讓"新基建"的效用得到更好釋放,讓基礎設施的紅利惠及全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