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僅僅在起飛與著陸時被重視,其餘時間是不被在乎的。你們乘飛機時會特別和飛行員打招呼嗎?其實就連面都沒見著吧?但是,生命是託付於他們手上的。」


這段話出自日劇《風之花園》,劇中的白鳥貞美是東京某著名大型醫院的麻醉科副教授。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白鳥貞美(中井貴一 飾) 截圖來源:日劇《風之花園》


如果把手術比作一場挽救生命的旅行,也許我們要好好感謝,在這場旅行中全程為我們保駕護航的麻醉醫生們。


他們幾乎全天都在手術室待著。也許正是因為陌生,我們總對麻醉醫生、麻醉醫學存在很多誤解。


:在你的印象中,麻醉醫生的形象是怎樣的?


與無菌術、抗生素一樣,麻醉技術是人類醫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人類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對疼痛的恐懼就一直深烙在了基因裡,「會造成疼痛的事情往往是不好的」這種近乎本能的觀念,讓我們在進化的途中學會趨利避害、遠離危險。當疼痛超過一個閾值後,我們的身體便往往無法耐受。


當文明社會形成、醫學充分發展後,疼痛便成為一個「大問題」。而麻醉學,就是在與疼痛的對抗中不斷髮展、成熟的。


01 疫情之下的麻醉逆行者們


「搞麻醉的,不就是在手術前打個麻醉針?」


「新冠肺炎患者又不做什麼手術,你們也要去湖北?」


這樣的疑問,或來自親人,或來自朋友,很多援鄂麻醉醫生都或多或少經歷過這樣的「靈魂拷問」。與很多人的粗淺認識截然不同,麻醉醫生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發揮著格外重要的作用。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隨時可能需要氣管插管,接上有創呼吸機才能維持通氣、維持生命。在病情急劇轉化的這幾分鐘,能不能迅速完成氣管插管,直接決定了患者的生死。麻醉技術的應用,能夠直接緩解患者的痛苦,讓患者能夠耐受這些氣管操作。


熟練進行氣管插管,是每一位麻醉醫生的必備技能。很多醫院將麻醉醫生集中起來,甚至組建了「插管急救隊」,隨時作為機動力量投入搶救。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來自南京鼓樓醫院麻醉手術科的周路陽主任醫師,在庚子年元宵之夜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主動請戰,短短數小時披掛上陣,隨江蘇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周路陽在調整呼吸機參數 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周路陽的日常工作分為兩部分:一方面負責制訂患者的診療方案;另一方面是穿著隔離服深入病房對患者進行問診和治療。


2月22日晚,團隊緊急接收了一名危重症患者,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血壓低迷,生命危在旦夕。為持續監測動態血壓,嚴密觀察病情進行搶救治療,患者必須馬上進行動脈穿刺置管。


周路陽在穿著全套防護服、戴著三層手套的情況下,用病區僅有的一根靜脈留置針,一針見血,在30秒內準確實施了動脈穿刺,成功打通了患者的「生命通道」,為患者的後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02 麻醉醫生:「不只是個打針的」


麻醉醫生,不僅要像內科醫生那樣診治患者,還要像外科醫生一樣動手操作,更是急救復甦的「行家」,遠不止很多人想象的只是「打個麻醉針」那麼簡單。


如果說專科醫生負責的是人體的修補工作,那麼在手術室決定患者生死的便是麻醉醫生,每一臺手術,都是麻醉醫生與專科醫生共同完成的。


「麻醉醫生除了保證患者能夠耐受不適的、有創的醫療操作,更要保證患者能夠安然甦醒,這便是麻醉醫學最為重要的任務。」


麻醉醫生的工作,不僅僅是「打一針」這麼簡單,他的工作貫穿整個圍手術期。


評估

手術開始前,麻醉醫生要評估患者能不能進行麻醉,用什麼方案進行麻醉是安全的。


麻醉

準備手術時, 麻醉醫生需要進行氣管插管,調整、監控麻醉藥物的泵入、使用時間。


監測

整個手術期間,麻醉醫生必須根據手術進度、各種檢測數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各種麻醉藥物、輔助藥物的使用策略。


如果有突發情況,麻醉醫生便會是那個發出生命警報的「守護者」,努力糾正這些偏離的數據,讓生命能夠繼續平穩、延續。


復甦

當手術醫生縫合好傷口,結束工作可以離開手術室時,麻醉醫生仍不能「退場」,他們要繼續關注患者的復甦情況,評估復甦質量,直到患者安然甦醒,體徵平穩,才能鬆一口氣。


「甦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很多人理解中的『自然就醒了』,需要非常嚴格的麻醉前評估準備、麻醉中檢測看護、麻醉後評估,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


讓患者安全地「睡上一覺」,其實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03 麻醉醫學:從傳統到革新


麻醉醫學需要更快、更深地介入現代醫學的發展中。


在美國,每年的3月30日是國家醫生節,選擇將這一天作為醫生節,是為了紀念1842年3月30日,美國佐治亞州麻醉醫生克勞福德·隆(Crawford Long)為一位摘除頸部腫塊的患者成功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


如此選擇便是因為歐美醫學界高度肯定現代麻醉技術的發明對人類社會進步、人類醫學與衛生事業發展具有的劃時代的意義。


1958年,美國麻醉醫生彼得·塞弗(Peter Safer)建立了第一個真正的重症監護病房。許多歐美國家,至今仍有高級別醫院的ICU是由麻醉科或麻醉醫生實施管理。


如今,嬰兒出生時都會進行生理狀態的評分,這種評分對於評判新生兒的狀況、異常程度、是否需要急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就是阿氏評分(Apgar評分)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這項評分新生兒的家長都不陌生,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某位婦產科醫生提出的,其實這是一位麻醉科女醫生的功勞。


麻醉科學的特徵與任務,決定了它高度關注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徵這位女醫生也是以此為立足點,通過一系列的臨床研究和觀察制定了關於新生兒狀況的評分標準,獲得醫學界的高度認可並被沿用至今,在婦產科學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現代麻醉醫學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日益成為多個手術學科得以快速發展的引擎。新的手術技術、手術術式不斷被髮明,但落實到臨床上,還是要看麻醉技術能不能有效支持。


舒適化醫療理念的提出與發展,讓冷冰冰、令人痛苦的醫療行為多了一份舒適與溫情,這更是直接依賴於麻醉醫生與麻醉科學,需要通過麻醉科學專有的技術與特殊的用藥方案所提供的無痛、減痛 服務來開展。


舒適化醫療的核心在於科學鎮痛,無痛胃腸鏡、無痛纖維支氣管鏡、無痛分娩、疼痛干預與疼痛管理……哪一樣都離不開麻醉科學。


04 AICU:麻醉醫學再出發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麻醉學專業將它的臨床實踐從「大部分侷限在手術室內」,拓展到包括急慢性疼痛治療,術後監護治療、鎮痛,重症監護治療,加速康復外科,姑息治療與終末期干預等圍手術期的醫療範疇。


「圍手術期是一個醫學概念,是指從確定手術治療到與本次手術有關的治療基本結束的一段時間,主要就是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以往麻醉醫生的工作基本都在手術室裡。」


隨著麻醉學技術的發展,麻醉醫生不再僅僅關注手術中的內容,也不再將手術結束視為終點,而是將視野拓展至圍手術期的全程,嘗試做到全程參與,發揮更多、更全面的作用,為患者圍手術期全程的治療效果、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如何讓麻醉醫學走出手術室?


ICU的起源便是來源於麻醉醫生的嘗試,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有自身診療特色的重症醫學科,而手術後如果患者出現生命體徵的異常無法安返普通病房,在絕大多數醫院的診療常規中都是轉入重症醫學科進行生命支持和後續治療。


在學科進一步細化的今天,出於對不同生理、病理特點的患者進行更加專業的生命支持與急救,綜合性的重症醫學科也在進 一步細化,很多大型醫院都成立了RICU(呼吸科重症監護病房)、NICU(神經內科重症監護病房)、CPICU(心肺重症監護病房)等專科 ICU,以便深度、精準監護。


在這樣的背景下,AICU(麻醉重症監護病房)應運而生。


接受麻醉手術後的患者往往有著特殊但又相似的病理生理特點,AICU更加註重接收與手術麻醉相關的重症患者。


如果患者接受的麻醉手術複雜且時間較長,麻醉手術後病情較重,患者年齡較大,麻醉管理過程困難,預計2小時內無法順利復甦或復甦中情況不穩定甚至惡化,這些情況患者往往急需繼續加強監測與治療,這時由高度專業化的AICU接收最為合適。


「AICU的建立不僅僅為危重症患者平穩度過麻醉期提供條件,也使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康復成為可能,麻醉醫生在圍手術期全程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AICU,麻醉醫學向圍手術期醫學邁進,這給麻醉醫生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4月1日,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馬正良主任帶領麻醉手術科團隊,在南京鼓樓醫院設立了AICU,這在江蘇省乃至全國都具有領先地位。南京鼓樓醫院AICU的成立,也為所有赴鼓樓醫院接受手術的患者增加了一道「保險繩」。


時至2020年,目前麻醉手術科AICU共有11張床位,每年為約2000例患者提供生命保障與支持,更培養起一批在麻醉、重症監護、生命支持等領域高度專業化的麻醉後重症醫師及護理團隊。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南京鼓樓醫院重症醫學科虞文魁主任(右一)、麻醉醫學科周路陽主任醫師(右二)、麻醉醫學科朱魏副主任醫師在查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冠疫情暴發時,南京鼓樓醫院出征武漢的勇士們便是從AICU團隊中選出,抵達疫情一線便能短時間投入複雜的重症患者救治與重症病房管理的工作中。


「麻醉醫生參與患者臨床診療的窗口期是較為短暫的,雖然關鍵的作用不為外人所熟知,但麻醉醫生在生命支持與調控方面確實有著獨到之處,只要前進一步,這種專業能力在新的平臺上同樣能發揮作用,同時麻醉醫生的臨床思維和決斷力也能夠得到鍛鍊。」




文章選載於《祝您健康》雜誌 2020年第4期

微信公眾號 鳳凰養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作 者 |車翀

編 輯 |王崬、楊小龍


抗擊新冠疫情的麻醉科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