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评|给“一米帽”泼冷水,校园防控要多点实在的

文|巴扎黑

开学了,“神兽归笼”,杭州养正小学的“一米帽”刷屏,直接上了热搜。

单看照片,俨然给人一种梦回大宋的感觉:一教室的学生,戴着五颜六色的长翅帽,左右两侧各伸出一米,“目的是增加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意识到在校园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一米”。

叮咚快评|给“一米帽”泼冷水,校园防控要多点实在的

从制作上,“一米帽”无疑是很有创意的,有参照神秘霍格沃兹学院魔法师的,有扮成“亭亭玉立、卓然超凡的黄梅戏小生”的,还有写上“中国加油”充满正能量的。按照校方说法,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但加深了孩子们对特殊时期保持一米间隔的印象,而且在实际中也确实可以保证孩子避免近距离接触。

虽然听起来好处多多,不过还是要给“一米帽”泼些冷水。

正如有网友评论所言,单纯从实用的角度,“一米帽”未必如校方所说的那样完美,比如防范近距离接触的间隔倒是有了,但互相干扰甚至戳到他人的风险增加了,并且长时间戴着“一米帽”,会不会干扰后排同学视线?孩子的颈椎会不会感觉不舒服?如果说“一米帽”在用途上属于利弊各半,那有什么必要折腾孩子和家长?

站在疫情防控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保持适度的间隔,只是一种日常倡导的做法,并且没有任何依据证明只要保持“一米”就够了。实际上,要是稳妥起见,一米五肯定比一米效果还要好。另外,相比于保持间隔,勤洗手、戴口罩是更重要的防护措施,

否则公交车上、地铁上岂不是人人都要戴一个“一米帽”才放心?

毋庸置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和自觉意识并不如高年级学生高。不过,既然在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使孩子形成对新冠病毒传染的正确认知,而不是简化成保持一定的社交间隔。

说到底,校园疫情防控也要抓住重点、要点,既要强化相关教育,也要在互动中培养孩子的日常习惯养成,把一些花样想得太美好,就有可能变成想当然,华而不实。

【作者】 巴扎黑

【来源】 叮咚快评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