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种“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将来容易没出息

那天跟闺蜜去逛街,到一家卖衣服的店,有一对母女也在挑选衣服,我们刚好站在旁边的时候,听到女孩说:“妈妈,这件衣服好好看”,说完看到母亲拿起标签看了眼价格,摇摇头说“这衣服太贵了,而且你现在长得那么快,不用买那么多衣服,而且你表姐的衣服都挺好看的,她穿不着了就会拿过来给我们的啦,我们不要浪费这个钱了”,女孩那眼神马上就黯淡了下去,接着就看到她们很快的走了。

父母的这种“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将来容易没出息

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在麦当劳又看到那对母女,女儿面前有薯条、可乐和一个汉堡,在麦当劳算是简洁的搭配了,只听到那个妈妈一直在唠叨着说“这么点东西要四十多块钱,我们去门口的小摊那里买煎饼才几块钱,还比这好吃......”我不知道那个女孩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的感受怎么样,但我知道这个妈妈在慢慢的摧毁一个孩子。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过度的节俭可不是一件好事,很容易对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对孩子的内心、眼界和格局都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那么过度的节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呢?

父母的这种“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将来容易没出息

1. 自卑心理

很多家长觉得不能让孩子知道家庭真实的经济情况,即使是条件中等偏上,在生活中都会很节俭,营造出家里很穷的氛围,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节俭、不浪费的好习惯,但其实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起不到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他们觉得自己家里不比得别人家,衍生出觉得自己也比不上别人的想法,对优秀的人和事物都会望而却步,孩子自卑内向的心理就由此产生了,为了一点小钱而让孩子心理状态扭曲的话,一点都不值得。

2. 眼界和格局小

一般来说,家长们都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只要孩子喜欢,家长们都愿意让孩子去尝试,即使为此会过得苦一些,例如朗朗,他的爸爸带他到北京学习,即使生活很困难也要供朗朗学钢琴,功夫不负有心人,朗朗成为了钢琴大家,这就是父母们的眼界和格局影响着孩子的人生。一些“节俭”的家庭觉得让孩子去学乐器、上补习班是没有意义,是一件浪费钱的事情,孩子长大之后没有一技之长,但如果让孩子去尝试,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向,这又可能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教育千万不能省,如果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被限制的话,很难再纠正过来了。

父母的这种“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将来容易没出息

3. 爱占小便宜

很多家长喜欢占小便宜,导致孩子也喜欢占小便宜,例如超市里免费试吃活动,家长们教孩子来回好几次去试吃,这样不用买也能吃饱了,以为这样是占到了便宜,但其实这在无形中就让孩子养成了爱占小便宜的习惯,这类孩子很难受到他人的喜爱,对孩子以后的交际也有着很大的障碍。

​那么家长们要怎么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节俭呢?

1. 以身作则

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不贪小便宜,过度传统保守节约的家长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们要有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陈旧观念,该节俭的地方绝对不浪费,不该节俭的地方一定花钱,而且要买好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父母的这种“节俭”,正在毁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将来容易没出息

​2. 支持合理需求

家长们对于孩子合理的需求,应该要尽量的满足,对不合理的需求要正确拒绝,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东西买来了要珍惜,不能随意丢失或是不爱护,让孩子知道他值得最好的,即使是拒绝也要跟孩子说明拒绝的理由。

勤俭节约这个美德是值得我们推崇的,但前提是正确的才值得我们去执行,家长们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