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黃有良



黃有良無償獻血15年,累計獻血117次,總獻血量近60000毫升,如果按救助一名患者需800毫升血液計算,可以挽救75條生命,黃有良這名普通的村民以平凡的舉動在做著不平凡的事。

一個布袋子裝載榮譽


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記者來到通山縣通羊鎮茅田村,在村支書徐振榮的帶領下來到黃有良家門口,恰逢剛勞作回來的黃有良,當他得知記者來意後,返回屋內,過了一會兒提著一個藍色布袋子走出來。

黃有良手中的袋子鼓鼓的,上面還有些許灰塵,拎帶與袋身連接處已嚴重變形,讓記者感受到了袋內東西的重量。黃有良坐在門前椅子上,將袋內物品一一拿出,再次讓記者感受到了它的“分量”:16本無償獻血證、5張“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榮譽證書”、“湖北省無償獻血奉獻獎”等證書幾乎鋪滿了門前的空地。

“我只知道他在獻血,但不知道他獻了這麼多血!”徐振榮說,黃有良從未在他們面前提及過這些榮譽。

“獻血又不是為了跟別人炫耀。”黃有良說,最開始去獻血是覺得對自己的身體有好處。

早些年,黃有良前往江西務工,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接觸到了醫療方面的相關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從中得知:獻血對人的身體有益,從此想去獻血的念頭一直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2003年,回到家鄉的黃有良始終無法忘卻獻血的念頭,便四處打聽獻血的渠道,但因自己身邊並無有獻血經歷的人,都不知該去何處獻血,他獻血的願望只能滯後。

“直到村裡鄰居告訴我,才找到獻血的路子。”黃有良說,在2004年3月份某天中午,鄰居來到家中告訴他縣裡有輛獻血車,他問清具體位置後,立即趕往縣城,成功找到獻血車,獻了400毫升血,並留下了聯繫方式,從此便開始獻血之旅。

這一獻便是15年……

一個筆記本記錄情況


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在一疊疊榮譽證書裡,記者發現,其中還摻雜著一本破舊“假證書”。

“這個筆記本是我用來記錄自己的獻血情況的。”說完,黃有良將筆記本遞給記者。

2005年4月25日 通山獻全血400

2005年9月26日通山獻全血400

2007年4月17日 血站機採血小板211

2007年5月24日 血站機採血小板168

……

2018年6月4日 血站機採血小板261

2018年6月26日 血站機採血小板233

……

“把這些記著是為了能更清楚自己身體的造血速度,能多獻幾次血,把那一年的空缺補起來。”黃有良說。

原來,在2006年,黃有良在外幹活時,不慎被狗咬到,打了狂犬疫苗。當他再次去獻血時,卻被告知,因打了狂犬疫苗,血液無法達到標準,不能進行獻血,要等血液恢復正常後才能捐獻。

得知這一消息後的黃有良十分懊惱,充滿了自責,但事已如此,他只能耐心的等著自己的血液儘快達到標準,這一等便是一年多的時間。但黃有良並沒有虛度這一年多的時間,他打聽到了提高獻血頻率的方法:獻血小板。

2007年3月15日,等待了一年的黃有良來到通山獻血處,告知對方自己想獻血小板,不料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因設備技術原因,通山無法獻血小板,只能去咸寧血站捐獻,聽聞工作人員如此說,黃有良立即搭車前往市裡。

“當時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黃有良說,因為對咸寧路線不熟,加上血站換了位置,自己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

“但還是不能獻血小板。”黃有良說,血站工作人員告訴他,獻血小板只能等下一次,他便獻了400毫升全血。

2007年4月17日,黃有良再次來到咸寧血站,捐獻了血小板,之後幾乎每個月他都會來此獻血小板……

“清楚了自己身體情況就能多獻幾次血。”黃有良說,希望能通過多獻幾次血,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一個“貧困戶”書寫人生


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咸寧通山獻血達人黃有良:獻血15年,可救75人


“他不僅為別人獻出了血液,還為村裡做了不少事。”村支書徐振榮說,黃有良還是村裡的生態護林員和交通安全員。

“有些村民的山林防火意識和交通安全意識特別差,經常出事,我就想著當個護林員和交通疏導員,為村裡儘自己的一份力。”黃有良說,有時候看到林子發火將大夥辛苦種植的樹木燒燬或看到村裡發生交通事故造成影響村民人身安全,他都感覺特別痛心,便自發當起了村裡的“多事佬”,為確保村民生命財產安全出一份力。

“其實他是個苦命的人。”黃有良鄰居告訴記者,別看他一直為別人默默奉獻,其實他自己的生活特別辛苦,就連最基本的住房都沒保障。

鄰居的一句話讓記者注意到,黃有良所住的房子屬於80年代的老房子,一扇破舊的木門掛著鎖,木門旁牆體的泥塊已掉落許多,紅色的磚體已暴露在外;屋內,牆體已變得漆黑破爛不堪,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洞,一道陽光從屋頂射到屋內,格外刺眼,抬頭望去,原來是屋頂的瓦片已缺失兩片,幾根不知何時會斷掉的房樑上還堆積著雜物,環顧黃有良的住處,幾乎無一處完好之處……

其實,除了住房問題外,黃有良還有個患有腦萎縮的老父親,一直靠著他在外打些零散工而照顧著。就在半個月前,他的父親永遠離開了他……

“雖然目前住的是我大哥的老房子,生活條件不是很好,但我依然覺得很幸福,唯一就是讓我的老父親受苦了……”黃有良哽咽著說,如今父親安心的去了,他依舊會堅守在自己的獻血之路上。

對於黃有良而言,人生的幸福不在於從社會中獲取了多少,而在於付出了多少,只有真正幫助到別人,他才覺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