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黄有良



黄有良无偿献血15年,累计献血117次,总献血量近60000毫升,如果按救助一名患者需800毫升血液计算,可以挽救75条生命,黄有良这名普通的村民以平凡的举动在做着不平凡的事。

一个布袋子装载荣誉


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记者来到通山县通羊镇茅田村,在村支书徐振荣的带领下来到黄有良家门口,恰逢刚劳作回来的黄有良,当他得知记者来意后,返回屋内,过了一会儿提着一个蓝色布袋子走出来。

黄有良手中的袋子鼓鼓的,上面还有些许灰尘,拎带与袋身连接处已严重变形,让记者感受到了袋内东西的重量。黄有良坐在门前椅子上,将袋内物品一一拿出,再次让记者感受到了它的“分量”:16本无偿献血证、5张“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荣誉证书”、“湖北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等证书几乎铺满了门前的空地。

“我只知道他在献血,但不知道他献了这么多血!”徐振荣说,黄有良从未在他们面前提及过这些荣誉。

“献血又不是为了跟别人炫耀。”黄有良说,最开始去献血是觉得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

早些年,黄有良前往江西务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到了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得知:献血对人的身体有益,从此想去献血的念头一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2003年,回到家乡的黄有良始终无法忘却献血的念头,便四处打听献血的渠道,但因自己身边并无有献血经历的人,都不知该去何处献血,他献血的愿望只能滞后。

“直到村里邻居告诉我,才找到献血的路子。”黄有良说,在2004年3月份某天中午,邻居来到家中告诉他县里有辆献血车,他问清具体位置后,立即赶往县城,成功找到献血车,献了400毫升血,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从此便开始献血之旅。

这一献便是15年……

一个笔记本记录情况


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在一叠叠荣誉证书里,记者发现,其中还掺杂着一本破旧“假证书”。

“这个笔记本是我用来记录自己的献血情况的。”说完,黄有良将笔记本递给记者。

2005年4月25日 通山献全血400

2005年9月26日通山献全血400

2007年4月17日 血站机采血小板211

2007年5月24日 血站机采血小板168

……

2018年6月4日 血站机采血小板261

2018年6月26日 血站机采血小板233

……

“把这些记着是为了能更清楚自己身体的造血速度,能多献几次血,把那一年的空缺补起来。”黄有良说。

原来,在2006年,黄有良在外干活时,不慎被狗咬到,打了狂犬疫苗。当他再次去献血时,却被告知,因打了狂犬疫苗,血液无法达到标准,不能进行献血,要等血液恢复正常后才能捐献。

得知这一消息后的黄有良十分懊恼,充满了自责,但事已如此,他只能耐心的等着自己的血液尽快达到标准,这一等便是一年多的时间。但黄有良并没有虚度这一年多的时间,他打听到了提高献血频率的方法:献血小板。

2007年3月15日,等待了一年的黄有良来到通山献血处,告知对方自己想献血小板,不料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因设备技术原因,通山无法献血小板,只能去咸宁血站捐献,听闻工作人员如此说,黄有良立即搭车前往市里。

“当时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黄有良说,因为对咸宁路线不熟,加上血站换了位置,自己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站。

“但还是不能献血小板。”黄有良说,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他,献血小板只能等下一次,他便献了400毫升全血。

2007年4月17日,黄有良再次来到咸宁血站,捐献了血小板,之后几乎每个月他都会来此献血小板……

“清楚了自己身体情况就能多献几次血。”黄有良说,希望能通过多献几次血,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贫困户”书写人生


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咸宁通山献血达人黄有良:献血15年,可救75人


“他不仅为别人献出了血液,还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村支书徐振荣说,黄有良还是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和交通安全员。

“有些村民的山林防火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特别差,经常出事,我就想着当个护林员和交通疏导员,为村里尽自己的一份力。”黄有良说,有时候看到林子发火将大伙辛苦种植的树木烧毁或看到村里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影响村民人身安全,他都感觉特别痛心,便自发当起了村里的“多事佬”,为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出一份力。

“其实他是个苦命的人。”黄有良邻居告诉记者,别看他一直为别人默默奉献,其实他自己的生活特别辛苦,就连最基本的住房都没保障。

邻居的一句话让记者注意到,黄有良所住的房子属于80年代的老房子,一扇破旧的木门挂着锁,木门旁墙体的泥块已掉落许多,红色的砖体已暴露在外;屋内,墙体已变得漆黑破烂不堪,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洞,一道阳光从屋顶射到屋内,格外刺眼,抬头望去,原来是屋顶的瓦片已缺失两片,几根不知何时会断掉的房梁上还堆积着杂物,环顾黄有良的住处,几乎无一处完好之处……

其实,除了住房问题外,黄有良还有个患有脑萎缩的老父亲,一直靠着他在外打些零散工而照顾着。就在半个月前,他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他……

“虽然目前住的是我大哥的老房子,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依然觉得很幸福,唯一就是让我的老父亲受苦了……”黄有良哽咽着说,如今父亲安心的去了,他依旧会坚守在自己的献血之路上。

对于黄有良而言,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从社会中获取了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只有真正帮助到别人,他才觉得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