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科創板可謂是"萬眾期待",不管是新的交易制度,還是新的模式,投資者甚是"青睞"。很多投資者,希望在科創板中"撈金"。那麼,科創板登陸以後,你還會投資A股嗎?

一、正確看待科創板,並不是沒有風險。

往往投資者對於科創板的瞭解,就是50萬的門檻費用。但是,科創板並不只有這一個改變,還有很多,我簡要說一下:

1、發行人上市總額不低於3000萬元;首次公開發行上市股份達公司股本總額25%以上,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該比例10%以上即可;

2、上市取消直接定價,也就是取消了23倍PE估值的束縛,由市場決定估值,專業機構投資者以詢價的方式定價;

3、網下配售比例升高至60%-80%;

4、日常交易制度發生了改變,交易機制為:T+1;

5、交易日的漲跌幅限制放寬至±20%,上市公司上市以後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

6、新股配售的股票數量由1000股配一個號降低至500股配一個號;

7、"史上"最嚴退市機制;

8、允許紅籌公司發CDR上科創板;

9、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

從細則的角度看,一是擴寬了漲跌幅比例,二是允許虧損的公司上市,三是公司上市不設漲跌幅的時間長達五個交易,四是上市取消定價由市場定價。雖然說,這樣的機制可能帶給很多投資者短時間內的大幅盈利,特別是上市有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

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但是,真的能夠嗎?人人都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是吃到的真的就是"螃蟹"嗎?就算是第一時間能夠在科創板中大幅盈利,未來能一直保持盈利嗎?是不能的。為什麼不能一直保持盈利呢?

這裡指的是非專業性的投資者,也就是普通投資者。因為普通投資者一則沒有足夠成熟的分析能力,二則沒有專業的交易策略,三則沒有一個冷靜的情緒。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保持穩定的盈利性。

這就需要投資者正確看待科創板,並不是沒有風險。

二、A股的價值性會越來越突出。

科創板的到來,A股的投資性就沒有價值了嗎?並不是。現在兩市三板,也就是滬市與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有著3700餘隻股票,難道這3700餘家上市公司都沒有價值?

有價值的上市公司還是不少,只是沒有被普通投資者所選擇出來。也就是說,科創板的到來,不能代表現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沒有價值,該有價值的仍具有價值,這不是一個其他市場的到來所決定的。並且,A股的價值股由於常年累月的能保持穩定性增長,價值性也會越來越突出。

三、投資應注重"策略"。

在股市中投資,重要的是什麼?投資者會說"當然是賺錢"。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是為了賺錢,又有哪位投資者會進入到股市中來呢?肯定是不會的。但是,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在股市中賺到錢了嗎?更多的是沒有。股市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七虧二平一盈利",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的投資者並不是盈利的,而是虧損的。

那麼,科創板的到來,就能促使投資者盈利嗎?個人認為,並不能。在股市中投資,重要的是"策略"的執行。有句話是這樣講的"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在股市中投資,有完善的策略,能規避很多的問題,也能規避更大的風險,進而達到穩定盈利的狀態。包括了選股、擇股、執行、止盈、止損等。所以,投資應當注重於"策略"。

總結:科創板的到來,就個人而言仍舊會投資A股。並且,認為科創板的到來,不能證明A股沒有了價值,反而科創板的風險會更大。投資,應當注重"策略"而不是風險。

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首批科創板基金出來後,意味著科創板進入到實質性執行的階段。

從科創板基金銷售的火爆程度來看,科創板還是非常受歡迎的。據稱,每家科創板基金的額度只有10億元,可是,申購的數量卻是遠遠大於10億的。也就是說你申購的1萬元科創板基金,最後可能只能得到幾千元的額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科創板還是具有一定的吸金能力。而且科創板實行的是漲跌幅20%,對於喜歡炒作的遊資來說,更加好玩。有一些遊資可能會轉戰科創板。這樣,A股的題材方面可能就更加難炒作了。因為科創板的資金被分流了。

但是,這裡我也提示,不要對科創板期待過高。看看港股的獨角獸,大部分也是和科創板相似的。由於估值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港股的獨角獸基本上是上市就破發的困境。科創板基金也不要過分期待。

相對來說,可能A股還是安全一些,起碼了一天是10%的限制。科創板一方面因為估值難以確定,肯定是機構和基金在混亂。另一方面,波動加大,普通投資者還是很難從中獲利的。

因此,科創板出來後,我覺得還是可以玩A股的,只不過成交量會萎縮,一定要重視優質藍籌股的機會。少碰題材股為好。

科創板和存量的a股市場有什麼不同?繼續炒目前存量的a股還是炒未來的科創板,這取決於哪一個市場的股票在發行,交易和定價上,更加真實有效和高效,因此要分析這兩者的差別在哪裡。

目前看,科創板和目前存量市場可能有以下的不同:

第一發行註冊制的不同。

按說,註冊制,應該和目前a股歷史上的審核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人為的行政化定價23倍市盈率發行,沒有發行的最低盈利標準的門檻。發行節奏沒有人為的調控和限制。

事實上,截止目前為止,或許因為科創板處於實驗階段或者初期階段,目前,還是有一定的發行盈利門檻和發行節奏的調控預期,並不是即報即發的註冊制狀態。

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第二,科創的交易機制和目前市場的交易機制的異同點。

目前已知的科創板,大體上是上市首五日內不設漲跌停,五日之後漲跌停幅度為20%,而科創板和目前股市一樣,完全不允許t0。

應該說,科創板應該和成熟市場的機制一樣,即交易的自由和充分,不應該依舊有漲跌停製度和應該完全t0,但是,基於管理者的認知和對充分自由的恐懼,依舊保持了目前a股的總體交易機制,只是在幅度和開放幅度的時間上略有變動。交易機制和交易自由的核心是沒有限制,不論是漲跌幅度還是t0,本來就是全球主流成熟市場的現成機制,但是,因為管理層和投資者都在一個畸形的市場裡關了三十年,於是,所有人都對畸形市場習慣了反而對正常的感到恐懼和不習慣。

第三,註冊制和審核制最大的差異。

最大差異應該在於市場的監管核心,不在於審核的權限,而在於事前事中和事後的監管機制。註冊制和審核制的最大差異,還在於對信息披露的監管,必須超過對經營業績盈虧的監管。所謂信息披露,即信息的全面性,真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而目前a股監管側重於經營業績和盈虧,這就導致了為了滿足監管要求,出現大量和長期的業績造假事件,尤其是以康美,歐菲光等近期影響較大的案例。

綜合起來看,目前的股市和目前已知的科創板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完全和本質的不同,只是在開放自由的幅度上有所不同,比如,一個限速50公里,一個限速80公里的差異,而究竟是50公里還是80公里,對於駕駛的快樂感和自由感,究竟有多大的區別?而從目前科創板備案和通過的公司來看,不論在經營質量還是核心科技技術角度,甚至不如目前股市的相關科技型公司,總體並沒有達到市場預期中,一些新興和大型的創新型科技產業成為一個巨大的上市浪潮,引領整個資本市場進入科技成為黃金時代的預期,反而很多目前股市存在的類似產業轉換門庭去科創板上市,只是上市地點和方式的改變,科創板究竟能為投資者帶來什麼?

科創板是A股是一部分,在科創板這裡買入股票就等於玩A股,所以任何的投資者只要參與了科創板,那麼這就是在投資A股,或者說在A股裡面炒股。

科創板的門檻高

想要參與科創板,需要達到兩個條件,一是日均50萬的資金,二是2年的炒股經驗。這兩條件就可以把很多人直接拒在門外,很多網友都喜歡把科創板叫做股市裡面的"VIP炒股",背後就是表達科創板門檻高,普通人無法參與。

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通過科創板基金參與怎麼樣呢?

毫無疑問,購買科創板基金也是一條間接參與科創板的方法,科創板毫無疑問符合國家的戰略,也具備很多技術以及獨特的優勢,無論是"真好"還是"假好",在開板之後,都會被明顯地熱炒,所以只要比別人提前上車,在合適的時間下車那麼就可以實現獲利。

其實是個人覺得科創板是一個不錯的賺錢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沒有想象中那麼賺錢,因為很多人都通過科創板基金來間接參與,數量並非少數,除此之外,科創板基金火爆的程度難以想象。

科創板僅僅在幾天之內即吸收了千億級別的資金,但是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實際的配售比非常低,很多基民反映申購一萬,但是最後買入成功的額度在400元左右,假如你買入了華夏的一隻科創板基金,申購的額度在1萬元,但是實際可以成功買到的額度是408元,所以即使你想參與,因為轉不了多少錢。

這是因為狼多肉少,大家都知道科創板基金"會賺錢",所以爭相湧入,但是蛋糕是固定的,人多了每個人可以分到的就非常少,除非你拿出更多的資金來申購,才可以得到更大的份額成功買入,得到的蛋糕才會多。

所以我才會科創板基金的確會賺錢,但是沒有大家認為的那樣賺錢,比如你拿出10萬的資金申購,還是那支科創板基金,也就是買到了4080元的基金,即使有20%的收益率,也才可以賺取816元,所以科創板基金的確可能賺大錢,但是每個人分到的錢少了啊,何況也不一定會有20%的收益率。

科創板登陸以後 你是否還投資A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