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西泠名家,灿若星河。其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盛名举世,知名度、普及度极高。

而有些名字却并不为世人熟悉,他们生于乱世,潜心作学,颠沛流离,不改初衷。尽管没有流传下多少皇皇巨著,但他们的风骨精神和思想品格,今天读来,无不令人唏嘘赞叹。

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西泠名家中就有这样一位践行者:一代儒宗马一浮。

“当时颜色,皆为绝色”之四。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他的书法路径在于融合、北碑之气韵骨势,进而远接钟王,回归古典审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书法中成就最高者在于行书,碑帖交融,清雅高古。书体呈现出一种茂密峻爽,气韵潇洒的风格。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晚年马一浮因为白内障加剧作字多以瞑书,写字纯以神行。这个时期的书法不复前期的人澹如菊的温雅,更显出一种苍茫旷达之态。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是儒学宗师,却并非不知世界变化的老古板。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他是最早出国留学的那批人,对西方文化了如指掌,还是第一个把《资本论》介绍到中国的人。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在全盘西化的历史背景下,马一浮清醒的认识到,大家都在争相学习西方,但是绝大多数人又看不清西方科学和思想的缺陷,并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他认为,西方的文明终究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而不关心人身心上的修养,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才是中国人应该追求的。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毅然脱下西装领带,穿起了长衫,在举国嚣然的声音中,独自走上了一条背对众生的读书路。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在离群索居的日子里,马一浮博览群书,这使得他虽居陋室,却名满天下。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受竺可桢之邀,以“大师”名义到浙江大学讲学。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这期间他的讲课稿被编成《泰和会语》《宜山会语》两部书并发行。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当今学校,不如过去的书院。教师为生计而教,学生为谋出路而学。学校等于商号,计时授课,铃响辄止。”他的怒言今天看来仍是一记警钟。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1939年9月,马一浮的主持的“复性书院”正式开学。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他说说:“天下之道,只有变是不变的。”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他用“六艺”来统摄一切文化,然后是学科:玄学、义学、禅学、理学,还有西方哲学。

这几门课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学问。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心系文化传承之重,他把他收藏的书、记在脑子里的书和自己对书的理解,全部印刷成书,流传后世,供人阅读。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几年时间,他克服重重困难,刻了《群经统类》、《儒林典要》两部丛书,以经典注疏和儒学语录为主,还包括可能因战火而遗失的冷僻书籍。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俱往矣,一位老人的背影逐渐远去,苦心孤诣的传薪者,终其一生坚守中华文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马一浮,希望他的名字能为更多人所知,他的作为能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几笔深浅墨痕。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一代儒宗马一浮

领略书画艺术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