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上篇图文当中,给大家解惑了西北羊肉不膻的原因。本人是满满的自信啊!本以为把我集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生活经验告诉大家,肯定很多粉丝观看,留言。然鹅!因标题触犯了头条发文规则,不予推荐,至今阅读量不过百,其中还包括我自己翻看了几遍。

码字虽不易,但不能因为一次失败的发文就放弃,今天咱继续聊绵羊和山羊的区别,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上篇图文说道,绵羊跟山羊的区别巨大,属于不同的种属,有生殖隔离的特征。之所以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羊肉不膻,是因为吃的是绵羊肉,而不是内地居民常吃的山羊肉。具体内容可见上一篇图文 ?

那问题来了,内地就没有一只绵羊吗?新疆就不养山羊吗?内地当然有绵羊,新疆当然也养山羊!但是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就是根深蒂固,甚至会形成偏见。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先举个栗子,本人是山地丘陵地区樵夫一枚,家乡以吃山货粗粮为主,因此很少吃鱼,记得有一年发大水,洪涝成灾,庄家欠收。但是洪水退去啊,村头、路口到处都是洪水退去后的大鱼,但是却没有人想着抓回去吃,家里粮食储备不够,也不知道抓些鱼回去补充一下。而我呢,看着随处可见的大鱼,却饿的只是惦记家里还有没有窝窝头,却没想着抓几条,哪怕是路边烤着吃,也比窝窝头强吧!但是现在想想,当时就没有把鱼当成食物的意识。我吃鱼也是我去上海之后,同学朋友聚餐喜欢吃鱼,我才慢慢的习惯吃鱼。在这之前,点菜从不点鱼,老家吃鱼,也就逢年过节吃几次,除此之外,要吃鱼基本就是咸鱼了。

举这个栗子呢,只是想说一下饮食习惯的惯性之强大。还是记得小时候,老家以养山羊为主,不知哪位能人弄来几只绵羊,村里人很是好奇,听他们说绵羊肉不能吃,只是用来剪羊毛的,山羊肉才好吃!这个印象对我很深刻,因为来新疆之后,看见人们宰杀的羊全是绵羊,而且以羊油为宝!所谓羊脂玉,就是用羊尾巴的那块油比喻最好的和田玉。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强大的饮食习惯,让新疆人养山羊而不吃山羊肉。那山羊都怎么处理了呢?其实大部分都运到内地了,内地人吃山羊肉啊。


罗里吧嗦说这么多,那两种不同的饮食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来说,从传统上讲,农耕地区吃山羊,游牧地区吃绵羊。吃山羊和吃绵羊的区别代表了两种文明形态,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别。

以中国为例,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农耕文明,从考古上看,中原史前,包括夏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所陪葬动物家畜,是没有羊的,以猪为主,牛马其次。最早发现羊骨的遗址是在铜石并用时代的河西走廊地区,而且有一个从西往东的渐进过程。这明显说明,中原养羊,是从西域传播过来的,而且是山羊。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苏美尔人艺术:《公山羊与树》,乌尔地区出土

我们知道中原的家畜,以猪为主,羊从来没有成为过主要家畜。山羊的最早驯养应该是在现在的西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巴比伦地区。在古巴比伦人之前,有个苏美尔人,他们不仅最早的学会了冶炼青铜,还制造了大量的工艺美术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艺品要数《公山羊与树》了,而且在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发现了不止一件,可见当时的山羊对于这个文明古国是多么重要。这也说明当时的西亚人民是以饲养山羊为主的。从现在饲养山羊和绵羊的文化形态来看,当时的西亚也应该是农耕文明。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以撒献祭》,注意右下角的一只羊

中亚饲养山羊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呢?至少在S经故事《以撒献祭》中我们还能知道,当时的羊还是山羊。因为S帝考验亚伯拉罕,让他用儿子献祭时,有一只羔羊的角缠在了荆棘中,于是S帝就让亚伯拉罕用这只“束角被擒”的羔羊代替他儿子进行献祭。一般而言,山羊才会去啃食树上和灌木丛中的绿叶,可见这个羔羊也是山羊。这说明,在《J约》时代,西亚地区还是习惯吃山羊的。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牧羊人》,这里的羊是绵羊

那么,是什么时候山羊开始被绵羊代替呢?这里没有科学的研究和严谨的论证啊,咱只是粗大条的聊天,对与不对也不要太较真。这个在《S经》中也能找打线索。就是在《X约》里,Goat(山羊)开始被Sheep所代替。《S经》中经常出现的牧羊人,是英文Shepherd,而非goatherd。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米勒:牧羊人

这说明在基·督之后,这片土地开始由驯养山羊而变为驯养绵羊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种转变可能是因为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迁徙两河流域而致使这一地区逐渐改变原来饲养山羊的习惯,而随着基D教的西传,整个欧洲也开始出现绵羊的形象。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历史上欧洲有关牧羊人的绘画作品,内容涉及基督以前的,以山羊居多,而基督之后的,绵羊居多。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穆立罗:《牧羊人来见基督》

当然,农耕文明驯养山羊,游牧文明饲养绵羊,也不是绝对的。就如同游牧民族,并不是只游牧,也会种植农作物,只是不如农耕文明精细而已。而农耕文明呢,也不只是种地,也会畜养一些家畜,重点不同而已。毕竟人嘛,只吃肉是无法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的,即便是一小撮纯以放牧为生的部落,它也需要通过交易来获得米面、油盐等饮食必需品。这也是中国古代中原与塞外经常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就像游牧民族也会种植庄稼一样,游牧民族,虽以饲养绵羊为主,但也会饲养一些山羊。而到了现在社会,饲养哪种羊,区别已经不是那么大了,只是在饮食习惯上还比较明显而已。

但是在传统的牧区,还是以绵羊为主,少量山羊,这是为什么呢?

吃绵羊或山羊,不仅代表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还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这里就涉及到放牧的方式和原理了。这个放在下一篇图文里讲,细细的聊一聊游牧者的抉择和一些不为大众所知的放牧小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