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前言

最近有個問題一直在腦中縈繞,揮之不去。

中國要發展、要富強,最後取決於什麼?風頭正勁的物聯網、還是百般糾結的製造業?我不確認。

但我個人覺得,只有讓農民這個龐大的群體真正富裕了,中國所謂的富強才算真正接了地氣。換句話,只有農業興、才有中國強

怎麼個富裕法?

我意吟一把,下個五年計劃(乃至十年計劃)咱定個基調——就是把九萬萬農民送上富裕路:政策扶持、知識下鄉、涉農企業優先上市、鼓勵有條件的人(包括農民)自主創業……

農業圈概況

農業創業不是個新話題,每年都有大批的熱血青年到農村大展身手,結局大都是鎩羽而歸。

據資料顯示,近五年的涉農領域創業者失敗的佔總數的九成五,換句話、100個涉農領域的創業者中有95個“陣亡”。有點兒“聞農色變”吧。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一敗塗地?又怎樣才能找到、農業領域創業的現實切入點呢?

我們不妨先把泛農業的各個環節,做個疏理。

1.生產,包括種植、養殖和深加工。

2.流通,從田間地頭到飯桌的所有物流環節。

3.銷售,解決消費者從認知到主動購買的問題。

4.配套,包括種子、種豬、農藥、化肥、農機、技術諮詢、土地流轉中介等等。

5.衍生,如鄉村觀光旅遊。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列項分析

第1點、就是產品問題,說白了就是種的、養的和加工後的。

作為創業者,有幾個視角可以做為考量的標準:如何做到產品更好、或成本更低、或與人不同。

舉個例子,柚。柚子在南方太常見,如果創業選擇種和別人完全一樣的柚子,估計你勝出的機會不多。

但是如果你的柚子,口感更好甜度更高會怎樣?這是產品質量的優勢;

或者別人一顆樹只能結10個你的樹可以結18個呢?這是低成本的優勢;

或者乾脆你柚子的成熟週期與別人不一樣:別人的中秋時節成熟,你的可以提前20天上市,又會怎樣?這就是差異化的優勢。

說來說去,做什麼產品你總得有你的獨特賣點吧?當然、這個賣點得是消費者心智關注的點、並且能夠成為拉動他消費的強烈理由。

許多創業者之所以失敗,恰恰是敗在這個地方。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第2點、流通,是物流但又不是簡單的物流問題。

歸結為一個詞,那就是保鮮。

對於絕大部分未加工、或初加工的農副產品,這一點做不好是致命的。

所以,想著手這塊的創業,你的物流要快,而且還要配備冷鏈系統。

問題來了,這絕對是一個“重資產”的活兒,沒大錢你想都別想。

估計只有前些年積澱豐厚的主兒才有能力去幹,比如阿里、京東、中糧,以及部分上市的專業物流公司。

不得不承認,拋開技術不說、資金就是個大門檻。當然、如果你可以“搭資本的局”,是不是就可以幹了?我的個人見解是,做個別偏僻區域的臨時調劑的活……可能,但又有多大意義呢?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第3點、銷售,是目前創業最熱的方向之一,但已進入了紅海。

比如傳統的電子商務,今天熱到腦脹的直播帶貨。

我做過統計、在這個賽道上創業,賣的比較好的都是些“自帶光環”的人,比如某些名人或者網紅。大部分人草根純靠這個解決溫飽都困難。

那麼,這個方向創業到底行不行?

我覺得可行,而且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個草根創業者最接地氣的創業方向。

一個非常客觀的原因是,投入成本可以低到任何人的下限(甚至就是一臺手機的事),但相對的……它卻有另外一個“巨大”的成本要支出:那就是你的儘可能多的時間。

還有就是,大家都做直播帶貨,憑啥你上位——你得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表演絕活”!我指的是你輸出的內容要有含金量。

第三、這個點創業,已進入紅海,如果你真把“創業”當回事兒——必須搭班子建團隊,而且還要打造一個“輸出內容”的標準化系統。

說白了,你要開公司,要把這事兒搞得和企業化運作一樣。

有人可能會想:“現在經濟態勢不大好,什麼時間開始好呢?”我想和你說的是:“形勢如何,和你……又有什麼關係?欲創業、永遠是越早越好!”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第4點、配套,這一點兒創業方向、要留給“有準備”的人。

什麼意思?比如育種,高科技的活(產品)、還得是“人際關係”的活(市場),沒有這些儲備只能看別人發財!

再比如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絕對風口,但如果鄉里管事的和你是一家就完美了……

農藥、化肥,發展的時間和改革開放同步,總得有個幾十年了吧,如果深耕多年那麼繼續,如果你只是個新兵——那就不是一般的難了!

農機,和草根創業者關係不大,除非你代理個無人機灑藥,但除了特殊場景還是落不了地。

至於技術諮詢,前提是你得是半個專家……圍繞特色農業(或者特色經濟作物),絕對是一個有前景的切入點。

第5點、衍生,還是留給有情懷的人吧。說一句,草根創業者慎入;補一句,倒在情懷上的創業者,是創業群體中數量最龐大的。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結語

農業領域創業,是一個巨大的風口,而且也必將是一個持續時間最長的風口。

但不管什麼領域創業,它都必須符合一個邏輯:市場的需求迫切,而你提供的“產品”還能夠做到及時有效

智者先勝而後戰。入農創業有風險,最好的風險規避辦法就是:先把“市場圈起來”,再謀創業也不遲。這是我能送給你的終極建議。

農業創業,到底有沒有機會?創業的現實切入點究竟在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