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飛鑔(cha3聲 本地人讀chua3聲)”是天津沿海漢沽地區的一項特色民俗表演。如果你看過,一定會驚豔於它的粗獷、豪放之感。漢沽鹽場飛鑔表演,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加上了造型動作,一般20-24人,並配有專用鼓點。種種姿勢的變換,融入了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場景,和獨特的沿海文化。有人說,可以從中看到大海的寬闊、鹽田的壯美和海鳥般的翱翔,有龍騰虎躍和翻江倒海的氣勢,光彩奪目。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沽飛鑔

1956年,漢沽鹽場飛鑔表演隊進北京參加北京民間藝術表演。1958年自編自導的《海鹽豐收》舞,把飛鑔搬上舞臺,參加市級演出。1987年參加天津市津沽民間花會大獎賽,榮獲二等獎,並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天津卷》。在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中,“漢沽飛鑔”列傳統民間音樂項——鑼鼓藝術類首位。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飛鑔表演

你知道它是怎麼誕生的嗎?

古代,鑼、鼓、鑔、鐃等打擊樂器,曾在漢沽沿海各村廣泛流傳,用以節慶迎神賽會,喜慶豐收,由來已久。其鑼鼓點有“進香”“鬥龍”“耍獅子”“中幡”“簍子燈”“吵子”“網船升紙”等。

漢沽的飛鑔,獨具濱海特色,它主要是從沿海灘區興起的,流行於各鹽漁村,如蔡家堡和土橋子村,歷史上都有吸引人的飛鑔表演。解放後,長蘆漢沽鹽場專門組織了飛鑔隊,有些鹽工就是沿海漁村的人,這些人是繼承和傳播飛鑔的主力。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飛鑔動作一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飛鑔動作二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飛鑔動作三

飛鑔始於何代,綜合多方面調查資料分析,約始於明朝中葉。當時漢沽鹽灘已成規模,一些商人、世家大族見有利可圖,紛紛入住漢沽,投資開發鹽灘。這時期灘灶戶有實力的很多,他們對鹽工的態度不象過去管理灶丁那麼嚴格苛刻,而是逢喜慶節日、鹽產豐收也施以恩惠。所以每當節慶放假,灘田的工人就有解放之感,就唱起來、跳起來,再伴隨著用盆碗筷敲擊著有節奏的鼓點,就有了飛鑔的雛型。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傳說蟶頭沽出了一個娘娘,受萬曆皇帝之封,在遷西縣景鐘山建廟封神。因而漢沽地區每年接送娘娘到景鐘山朝聖就成了非常熱鬧的一道廟會。護送娘娘,一路需步行十餘天,眾多花會隊要在沿途村鎮、廟宇進行表演。這種形勢迫使一些灘灶大戶組織花會,以彰顯實力和影響,因此就看中了在鹽灘上工作的工人作為演員。他們編排了飛鑔套路,它把民間音樂、民間武術和舞蹈都融合在一起,耍起來很熱鬧、優美,成了朝聖途中的一道重要花會,並在娘娘駕前為娘娘開道。到清朝時期飛鑔表演已經很普遍,在海下漁村就由蔡家堡傳至蘆臺鎮。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沿海地區販運私鹽猖獗。長蘆巡鹽御史奏疏朝廷,成祖帝旨遣監察御史來長蘆鹽區巡察,嚴懲枉法鹽商,緝捕走私鹽販。長蘆鹽主產地蘆臺場的憨厚灶丁聞訊後異常歡欣,便順手抄起用於淋滷、煮鹽的勺和陶盆,敲擊拍打,猶如擊鼓舞鑔。吏員見狀,頓覺其勢風雅有趣,神采悽美,便欣然暗自稱奇,就命令手下人編上曲子、配上鑔作為文化活動。此後,每逢海鹽旺產或新春元宵時節,灶戶便指使灶丁舞鑔擊鼓,藉以歡慶豐收,祝願安康福祉。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漢沽鹽場

關於飛鑔的表演形態,原始飛鑔是四對鑔,故其原名除叫“飛鑔”以外,還有“八大扇”、“小八扇”、“耍八扇”之稱等。四對鑔的功能既是樂器,又是道具,另有一面大鼓、兩對大鐃作為演奏樂器。樂曲有所謂“進香”、“吵子”、“麼二三”等,耍鑔技法則有“捂鑔”、“鑔縷”、“淘鑔”、“懷鑔”、“分鑔”等,四名耍鑔人與大鐃、大鼓有機結合,邊演奏邊耍鑔,做出各種動作,如“古樹盤根”、“插花蓋頂”、“白鶴亮翅”等,表演時,鑼鼓喧天,龍騰虎躍, 忽而如海鷗翱翔,忽而似蛟龍翻江,表現了漁民劈波斬浪、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大海的深情。

天津的“漢沽飛鑔”是怎麼來的

漢沽飛鑔

這道自明清以來從鹽灘中誕生的花會,歷經數百年,並不斷髮展出新,實乃是鹽業史上一項特殊的文化遺產。如同安塞腰鼓一樣,漢沽飛鑔同樣是表現勞動人民從心底迸發的激情與豪邁,值得永遠傳承下去。

——改編自《漢沽文史資料 第7輯 漢沽 中國海鹽文化搖籃》中《灘窩裡誕生的鹽工飛鑔》一文,圖片選自百度貼吧“漢沽飛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