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三复课新体验:智能设备当“助教”自我管理唱“主角”

智能设备当“助教”

自我管理唱“主角”

高三复课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新体验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经历了前一天的有序返校、安顿与开学第一课后,高三学生4月16日正式恢复日常教学秩序。记者探访发现,为了疫情防控而改变的班级组织形式和授课方式,让这届高三学生的新学期体验“很新鲜”。

青岛一中将原来的班级分为AB两个小班,老师在一间教室上课时,另一间教室的同学同步观看教学直播,下一节课再互换。学校为每个班配备了副班主任,这样就让教学管理更加到位。“虽然同学之间增加了距离,但也让每个人的学习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思考。”一名同学说。

采取类似模式的还有青岛九中和青岛实验高中,作为外迁高中,两所学校的软硬件设备非常“给力”。青岛九中高三化学教师王美荣告诉记者,学校的设备操作十分方便,可以实现“一键式”同步直播,声音与画面都很清晰。为了保证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PAD随时向老师提问,即使隔着教室,老师也可以立刻收到,及时解答。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同学,他们感觉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并无不适应。

青岛高三复课新体验:智能设备当“助教”自我管理唱“主角”

图为青岛九中学生正在上课。

青岛实验高中按照行政班将学生分为AB班,固定教室上课。语数外可以采用一班现场授课、另一班同步直播的模式。对于“6选3”学科,原本学生是需要选课走班的,但为了疫情防控,目前不能走班,于是学校用“PAD+直播”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只要戴上耳机,就可以在固定教室收看自己选考科目的教学视频,同时避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还有许多学校仍是坚持师生面对面教学的方式,不过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因此课时相应调整。在青岛二中,以前的班级被分为走读班和住校班两个小班,一节课的课时也由原来的40分钟调整为60分钟,老师采取“1+1”授课模式,即在走读班和住校班各讲课30分钟,剩余30分钟为学生自悟时间。“对学习而言,自悟很重要。”副校长法少鹏说,以前老师上课也是避免“满堂灌”,每周5天教学采取“4+1”模式,即有1天留给学生静悟。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多留一些静悟时间,更有助于梳理自己的学习短板和需求,开展个性化学习。

(记者 王沐源 郭菁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