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女儿出现近视波动,杭州眼科医生果断给女儿做了这些事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门诊,有四分之一是忧心忡忡的家长带着来查视力的小孩子们。宅家3个月,近视的娃娃增加了。

前几天,潘飞医师接诊了一位四年级小患者,放寒假前她近视度数是150度,这次一查有250度了,爸妈吓了一跳。前两年,由于不符合戴OK镜的条件,小患者佩戴了框架眼镜,爸妈监督用眼习惯加上自己注意,近视控制得还可以,谁想到疫情宅家期间,一不注意用眼,三个月时间度数就升了100度。

“假期本就是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高发季节,从近视防控角度来讲,户外活动和光照时间不足,近距离用眼时间过多,是最主要两大危险因素。” 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潘飞副主任医师说,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小学生们在家足足待了3个多月,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减少,宅家和上网课使用电子产品明显增多,长时间、过度的近距离用眼,不能及时来医院检查矫正,这些都增加了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

90多天寒假过去

女儿班上多了两名近视娃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潘飞医师对近视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有比常人更深刻的体验。

2016年,女儿上小学了,他去接送女儿路上看到同班、同校戴着眼镜的同学,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做好女儿班上的近视防控工作。

于是他成为了女儿班级的近视“辅导员”,为全班44个孩子建立了视光学档案,对每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进行全程跟踪,每学期坚持每月家庭自测远视力和两次在校检查,及时发现视力波动情况;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防治近视”措施;以及,配合班级会议、家长会、微信群、开讲座、发放科普手册等形式,不间断地开展近视防控宣教。

这次疫情对近视防控冲击不小,潘飞在开学前对四年级女儿班上的同学再次做了统计,多了两个近视的小朋友,一个是男孩,近视75度;一个是女孩,近视50度。还有原先两个视力良好的孩子,加入到了边缘近视的队列。

餐桌变身临时乒乓球桌

不能出门也可以做运动

潘飞医师和妻子,都是近视眼,因此从小对女儿的视力格外关注。他说,近视与遗传有关,相比其他孩子,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的,孩子患近视的几率要高很多。

“近视初发年龄越早,成年后成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高,只能尽可能地通过纠正女儿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运动等来预防或减慢近视进展的速度。”二年级暑假,潘飞女儿查出远视储备消失,开始出现0-25度左右近视波动时,潘飞果断取消了女儿的暑假培训班,改成羽毛球课和周末自驾游,以减少近距离的用眼时长,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庆幸的是,一个暑假过去,女儿的近视度数没有增加。

此次疫情期间,潘飞给女儿准备了一个定时器,放在书桌上,做作业或者学习、看书,每半个小时,定时器就会鸣响提醒,时间到了,休息远眺10分钟。为了保证每天的运动量,潘飞还把家里的餐桌临时变身乒乓球桌,陪女儿打乒乓球,空的时候,父女俩还在客厅打羽毛球,或者练习颠球。在做好防护下,在小区里慢跑和跳绳等。

二年级女儿出现近视波动,杭州眼科医生果断给女儿做了这些事

2月份学生“停课不停学”,潘飞根据居家护眼的特点录制了一份“宅家护眼攻略”——护眼六步法,第一时间发送给女儿学校,在学校的网上云课堂做分享。

在六步法中,以下两点很重要:

一是使用电子产品时注意护眼。在看iPad或手机等用眼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20英尺(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放松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前一定要正确洗手。这样间断性地用眼,可以让眼睛得到放松。

要选择合适的电子产品,选用屏幕宁大勿小。能用电脑就不用iPad,能用iPad就不用手机。也可以把手机投屏到电视机或投影仪上。课后复习、练习,尽量选择适合阅读的水墨屏或打印成纸质,使眼睛阅读更轻松。

二是做好“户外”运动。在家还是可以做一些简单运动,每天至少坚持锻炼1小时。尽量把需要长时间专注用眼的项目,比如看书、画画、做手工等安排在白天完成;尽量把书桌放在窗户边,让孩子在自然光线下看书写字;近距离用眼后,注意远眺。在防护安全的前提下,把窗户打开,或到阳台上,让孩子眼睛直接接触自然光线。

潘飞认为,接下去在常态化防疫情况下,对近视防控的科普教育更不能停,要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们预防近视的必要性,认认真真督促他们做好预控措施。

浙大邵逸夫医院蔡秀军院长说,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暴露的不仅是身体健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携手打好“视力保卫战”。邵逸夫医院会继续总结护眼“邵医经验”,做好近视防控工作,为健康中国作贡献。

记者 张煜锌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二年级女儿出现近视波动,杭州眼科医生果断给女儿做了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