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有的人說豪華品牌就是花架子,空有其表,很多豪華品牌就是普通品牌的換殼車,買了沒意思。比如奧迪A3就是換殼版的高爾夫,A1則是Polo換殼,就因為一個商標就多花好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真不值得,事實真就如此嗎?

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比如以前很多人拿來說的,雷克薩斯ES是換殼版的凱美瑞等等,但在大餅看來,好比是五星級酒店和普通快捷酒店,都是一張床加一個衛生間,但價格卻可能相差好幾倍,其區別就在於用料、服務和設計,對於豪華品牌來說也是這樣,雖然都是基於相同的平臺,但用料上卻相去甚遠,這也就直接導致價格上的不同以及駕乘品質上的天壤之別。

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所以如果花一樣的錢,都是中級車,一邊是豪華品牌進口車,另一邊則是普通合資品牌的國產車,自然是選擇進口豪華車更好一些。

當然既然是豪華品牌自然有高高在上的價格,但現在豪華品牌也分個三教九流,不少二線豪華品牌的日子並不好過,最終的結果就是價格大放價,而林肯MKZ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

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林肯MKZ定位於豪華品牌中級車,而且目前也是全系進口,而優惠幅度則是在15個點左右,相當於是打了個85折。很多人拿林肯MKZ和福特蒙迪歐說事,畢竟兩款車都是基於福特的CD4平臺,但正如大餅前面提到的,林肯MKZ和福特蒙迪歐雖然是同平臺的產物但坐起來和開起來卻是千差萬別的。

林肯MKZ指導價26.18~37.88萬元,可以說這個定價與其進口豪華品牌的身份比起來並不高,甚至比同級別的奧迪A4L、奔馳C級都要便宜很多,而實際優惠後的起步價格則僅為22萬多,已經和很多合資品牌的中級車中高端配置車型的價格重疊。

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豐田的凱美瑞,作為日系合資品牌三劍客中的當家花旦,凱美瑞上市之後就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度,熱度一直不減。目前終端幾乎沒什麼優惠,而凱美瑞2.5L版本的起售價格已經達到了21.98萬,和林肯MKZ優惠後的實際起售價格也相差無幾了,如果對比一下林肯MKZ的乞丐版和凱美瑞2.5乞丐版的配置的話:

兩款車也各有其優缺點,林肯MKZ尺寸相對更大一些以及更好的動力,有軟硬可調節的懸架、遠程啟動、換擋撥片、主動降噪、座椅記憶、座椅加熱、220V電源、自動防炫目後視鏡、後排隱私玻璃這些配置上的優勢。

而凱美瑞則有更大的輪轂、後排側氣囊、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前雷達、自適應巡航、全景天窗、HUD抬頭顯示、老闆鍵、自適應遠近光、空氣淨化器這些配置。

都是20來萬,既然可以買豪華進口中級車,為什麼還要買凱美瑞?

所以說同價位的凱美瑞和林肯MKZ在配置對比上並沒有出現凱美瑞碾壓林肯MKZ的情況,既然如此為什麼同為20多萬,不去買林肯MKZ卻要買凱美瑞呢?

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多次提到了,現在凱美瑞的性價比很低,不推薦大家去買。誠然凱美瑞相比於老款變化很大,中高配的配置水平也不低,但與同級別的競品車型比較起來,無論是大眾邁騰還是別克君威,凱美瑞的性價比都很低,甚至在和林肯MKZ這樣的豪華品牌進口中級車比起來也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但調研來看,喜歡日系車的朋友還是很多的,這也是為什麼凱美瑞沒有什麼優惠的情況下銷量依舊節節攀升的原因之所在,但對於追求務實家用的車友,大餅覺得不如花錢去買其他合資品牌的中級車,同樣的價格可以選擇更高的配置,或者花更少的錢買到相同的配置。當然也可以選擇林肯MKZ這樣的豪華品牌,比較花一樣的錢卻可以裝不一樣的B,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