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隋煬帝在揚州被殺,天下立刻更加混亂李淵在長安立了一個小皇帝,後代稱他為隋恭帝,這且不說;洛陽的王世充也把隋煬帝另一位孫子楊侗捧上了臺,打著隋朝的旗號繼續抵抗李密的進攻。部隊被打得七零八落,偌大一支起義軍於是四分五裂,一部分被王世充併吞。李密自己帶著殘兵敗將,投奔唐皇李淵去了。於是,王世充依照李淵的葫蘆畫了個瓢,也廢黜了楊侗,自己稱帝,改國號叫鄭。中原大地上,除去四處割據的那些起義軍首領外,出現了兩個政治中心:唐皇李淵和鄭皇王世充,一場決戰勢在難免。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唐太宗畫像

開始時,王世充憑藉東都強大的實力,不斷向西發動進攻。由於他沿襲隋朝嚴峻的法治,對降兵敗將十分苛刻,漸漸失去人心;而李淵卻能招人才,凡是歸順唐朝的,都一一加官進爵,李世民手下,更聚集了一批驍勇善戰的將軍,包括原來在瓦崗寨中的秦叔寶,程咬金,以及其他義軍中的猛將尉遲敬德。力量的對比,漸漸對唐軍有利。公元620年,被封作秦王的李世民終於在平定西北之後,率領大軍出了函谷關。出關之後,沿途州縣望風而降,大軍迅速抵達洛陽,把王世充團團包圍了起來。一場攻堅戰延續了一年多。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洛陽

起初,王世充還能跟李世民有攻有守。有一次,王世充的大將單雄信在城頭遠遠瞧得李世民正帶著一小隊人在城外窺探,立即開城出擊,一萬多騎兵鋪天蓋地般朝李世民率領的幾百名騎兵掩殺過去。單雄信一馬當先,衝到李世民跟前,舉槊便刺,眼見李世民危險萬分,正在這緊張時刻,李世民身後轉出大將尉遲敬德,他挺起長矛,跟單雄信廝殺起來,幾個回合之後,只聽尉遲敬德大喝一聲,一槍把單雄信刺下馬背。尉遲敬德保護李世民衝出重圍,又率領援兵回身衝殺,在鄭軍陣中來來回回衝殺了幾趟。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尉遲敬德劇照

鄭兵被神勇的尉遲敬德嚇破了膽,不敢再抵禦。又相持了半年之後,王世充的力量越來越弱,只能依靠洛陽堅固的城池,日夜抵禦唐軍的進攻。日子久了,雙方的官兵都感到疲乏。李世民攻城的決心絕不動搖,攻勢依舊;而王世充卻頂不住唐軍的攻勢了。世充已經走投無路,只得偷偷派人出城,到河北竇建德處求救。竇建德是河北最大一支起義軍,李淵和王世充稱帝之後,他也自稱皇帝,國號叫夏。收到王世充的求援信,他以為擴大地盤的機會已到,立即帶領30萬大軍水陸並進,他還派人給李世民送信,勸李世民退回關中,實現三家割據的局面。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李世民劇照

就在此時,王世充派使者接連告急,懇求竇建德迅速出兵,使者還給竇建德的親信送去大量財物,讓他們勸竇建德立即出兵。竇建德作出決定,就在武牢關跟唐軍決一死戰。這就失去了擊敗唐軍的最好機會。武牢關外的決戰開始了。竇建德擺開陣勢頭尾長有20裡,在黃河與汜水之間邊打著鼓邊前進,那氣勢確實嚇人。李世民站在山崗上觀察了一會兒,對部下說:“竇建德在河北從未遭受挫折,在這麼險要的地方大搖大擺前進,足見他驕橫不可一世,只要堅持到中午,他的陣勢一變,我們就能打敗他。”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李世民劇照

戰役一開始,李世民只派200多名長槍手跟竇建德的夏軍對陣。這時,尉遲敬德看到夏軍陣地前,夏將王琬騎著隋煬帝的坐騎,洋洋得意地誇耀,直衝至敵陣,一下子把王琬抓住,連人帶馬擒回唐兵陣地。夏軍的囂張氣焰一下子被他鎮住,無人敢出陣追擊。雙方相持到中午,李世民發覺夏軍陣中發生了變化,立即大呼出擊,帶領輕騎兵衝在最前邊,早作好準備的唐朝大軍也跟著從山上直衝向夏營。此時的竇建德,正在接受大臣們的朝拜,看到唐軍騎兵衝來,大臣們嚇得一齊退到竇建德身邊,就這麼一剎那間,唐軍已勢如破竹般衝進了夏營。竇建德兵敗如山倒。

天時地利人和,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李世民劇照

李世民等人左衝右突,夏軍3000餘人喪生,兵敗30餘里。竇建德也被唐將一槍戳到馬下,當了俘虜。到此時,東都的王世充已經成了甕中之鱉。李世民把竇建德綁到洛陽城下給王世充看,王世充在城頭,跟城下的竇建德邊哭邊交談,完全喪失了抵抗或者逃走的信心,不久便開城投降了唐軍。平定鄭和夏兩國後,李世民威風大振兵強馬壯。又用了幾年時間,唐軍打敗了河北、山東、江淮等處殘餘的起義軍。前前後後花了三年多時間,李世民平定了函谷關以東廣大地區,一個統一的唐王朝開始在華夏大地上建立起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統一強盛的王朝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