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絕大多數喜歡甄嬛的人,一般都很討厭浣碧。她總在覬覦女主的東西,心裡揣著不合時宜的慾望,妄圖飛上枝頭變鳳凰。甚至因此而生出過歪心思,差點害了自己的親姐姐。很多觀眾甚至覺著浣碧簡直就是無可救藥,甄嬛明明對她那麼好,她卻吃裡扒外,算計甄嬛,還各種惦記自己的姐夫,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即使是像皇后,安陵容,瓜爾佳氏這麼惡毒,大家在看的整個過程裡,還是會覺著心有唏噓,因為她們這種人之所以能形成這樣的性格,那是有外力原因的,她們也是可憐人。可浣碧自始自終都讓人覺得討厭,為什麼會讓大家都討厭她呢?

浣碧的出身其實是很可憐的,她的母親是罪臣之女,甄遠道無法光明正大地納為妾室。因此,浣碧的出生帶著原罪,小小年紀就得為父母的“愛情”買單,明明已投胎為小姐,卻不得不端茶倒水,伺候自己的異母姐妹。浣碧的委屈,可想而知。但是觀眾卻不願因為她的身世而可憐她,反而更加的厭惡她。

浣碧的這種落差存在於成長與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甄嬛處處照顧,讓她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到底不是正經主子,講起來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即便被寵為“二小姐”,可氣質和修養終究有所欠缺,輕易入不得王孫公子的眼,行似神不似,其實也算某種程度上的東施效顰,相比之下,浣碧終究是差了點意思。

其實在入宮一開始浣碧還是很安分守己的,至少沒有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對待各位小主也是以禮相待,敏感如安陵容也誇獎過浣碧心思細巧,惦記著自己的飲茶喜好換了香片。可是後期,浣碧看到宮女餘氏得寵風光一時,她的小心思開始活動了起來。同樣是宮女,浣碧是小主的貼身侍女自然是比倚梅園的宮女身份略高些,而容貌方面,浣碧得到過皇帝的誇獎,又是公認與小主眉眼有些相似的,自然認為不比餘氏差,於是浣碧開始有意識的在皇帝面前露臉,希望得到皇恩。

浣碧開始第一次勾引皇帝是到剛來圓明園避暑,眉莊還未被禁足之時。

皇上來碧桐書院同甄嬛談天說地,流朱在院子裡粘蟬。恰巧碰到浣碧採了荷花,浣碧問道:你怎麼不在裡面給小主扇扇子?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流朱為人快言快語,說:皇上在呢,我怎麼敢在裡面待呀,這些蟬鬧得小主睡不好,我出來粘走這些小東西。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一聽,頓時來精神了,小心思一動說:光粘這裡有什麼用?外面的院子裡多得是呢,要一併粘去才安靜。小主讓我摘了幾朵荷花,我去找個瓶子插上。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等支開了流朱,浣碧跑到屋子裡,裝作橫衝直撞不知情的樣子,撲通跪下說:皇上饒恕!奴婢不知皇上在這裡,實在是無心之失呀。小主,浣碧不是有意的。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麼,流朱剛才說皇上在裡面,自己不能在屋子裡待著,浣碧卻說自己不知道皇上在。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甄嬛可是個人精,一臉玩味地看著浣碧:你就演吧!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鬧了這麼大動靜,終於引起皇上的注意了,皇上說:你就是那個愛穿綠裙子的浣碧?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嬌羞地答道:奴婢正是,皇上好記性。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一臉嬌羞的笑著,還以為自己成功吸引了皇帝的注意。但皇上問過之後就沒再說什麼,而是讓她把荷花放下。不死心的浣碧繼續勾引,當著皇上和甄嬛的面,擺弄荷花。這下皇上就疑惑了:你為什麼要把荷花放在寬口瓶裡呀?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抓住時機繼續撩姐夫:奴婢心想,花浮在瓶裡,就好比開在水上,會更加好看一些。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皇上一聽,心思細膩,就誇了她兩句:你長得俏麗,心思也細巧。轉頭對甄嬛說:果然是你調教出來的人。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聽皇上誇自己了,高興得飛起,屁顛屁顛地跑出去了,差點撞到槿汐。

槿汐問:姑娘這是怎麼了?冒冒失失的。

注意:浣碧對掌事宮女槿汐根本沒行禮也沒任何解釋,把手帕別在腰間,笑著走了。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這時候的浣碧認為自己成功引起了姐夫的注意,照之前倚梅園宮女餘氏受寵的步驟,下一步自己保不齊就是個答應小主了呀,怎麼可能把崔槿汐放在眼裡。

有了皇上的誇獎,浣碧覺得自己勾引這事有門兒,自己變小主了,到時候就能揚眉吐氣,讓死去孃親可以光明正大入祠堂。

只可惜這一切都輸浣碧的一廂情願,等她出去之後皇上轉念都把她忘了,對甄嬛表白:六宮這麼多人都叫朕不得安寧,只有在你這裡才能愜意。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這句話也足以見得,皇上寵愛甄嬛最重要的原因是:倆人相處起來舒服無負擔——這個女人聰明、不給自己找事。要知道,男人最怕麻煩,他們大多喜歡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女孩,最好是能有點情趣、再好的就是可以跟自己有共同語言,而不是隻有幾分姿色的膚淺之人。

在眉莊因假孕爭寵一時被禁足時,甄嬛為了她們這個小團體的利益,不得不扶持安陵容成為皇上新寵,其實甄嬛心裡是很難受的,尤其是皇帝因為安陵容的歌聲當即就召回了安陵容,甄嬛攜流朱在荷花池邊忍不住傷心落淚。

而甄嬛扶持安陵容這件事,讓浣碧心裡非常不快,她認為自己長得也還有幾分姿色,又是姐姐的貼身侍女,關係上比安陵容近了許多,為什麼甄嬛引薦的不是自己?

因此,她對受寵的陵容一百個不待見,甚至在安陵容登門送禮物時直接甩臉子。

陵容得寵後第二天,就帶著禮物來看甄嬛。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眼見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安陵容得寵,心裡不痛快,不僅甩臉子還出言諷刺。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安陵容本來就多疑,聽了浣碧的話,就問甄嬛:姐姐怪陵容嗎?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甄嬛肯定否認呀:你有今日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是我一力促成的,我怎會有怪罪之意?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浣碧這樣的言行舉止無疑是在安陵容心裡埋下疑惑的種子,挑撥甄嬛與安陵容的姐妹之情,讓安陵容這樣一個敏感自卑的人不得不多想。而安陵容與甄嬛的分道揚鑣,浣碧是起了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浣碧只想著發洩自己心裡的不痛快,根本沒有考慮甄嬛在宮裡的處境,相當於把甄嬛推到了險境之中。

安陵容這種姿色和家世跟她相比有點差距的人都能上位,她心裡不平衡,憑什麼安陵容能得寵?自己不行?

浣碧一直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她是私生子,母親又是罪臣之女,身份是不能見光的,而安陵容好歹是正經的嫡出女兒,小家碧玉。可是浣碧心裡不這麼想,她認為甄嬛是我姐,我是二小姐,我還長的比你漂亮,你能上位我也能上位,所以她老是想勾搭皇帝。

緊接著浣碧開始了第二次勾引皇帝,在吃早飯時,甄嬛給皇上盛豆漿,浣碧立馬接過來說:我來,皇上請用。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終於,皇上忍不住了:打扮得甚是俊俏,綠裙嬌俏,只是用粉紅花朵點綴,又著粉鞋未免俗氣。

浣碧就是低配版的宜修?浣碧為什麼那麼令人討厭?

幾句話說得浣碧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甄嬛尋了個理由把她支出去了。

浣碧哭著跑出去,委屈不已,她的衣服首飾都是甄嬛賞賜的,平日裡比其他宮女穿戴也好許多,可以算得上是錦衣玉食了,但是整個人的氣質和品味卻實在不高,所以才被皇帝批評為“俗氣”。她原本以為得到了皇帝的口頭誇獎就能成為小主,實際上皇帝不過是礙於甄嬛的面子,隨口誇讚一下她身邊的人罷了,流朱也得過皇帝的誇獎,而流朱卻沒有當一回事,只有浣碧格外留心,還一心想要藉此飛上枝頭,結果自然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關於浣碧的將來,甄嬛已用心考量過,預備等時機成熟,就尋一門好親事,好讓她遠離宮廷紛爭,平靜安寧過一生,可浣碧不樂意。她想要的從來都不是平凡而普通的幸福,她甚至沒有想過要找一個一心一意愛她的男人。

這也就是浣碧為什麼要做出讓人討厭的行為——勾引皇上、背叛甄嬛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出人頭地,讓早逝的母親光明正大入祠堂。

(1)以甄家二小姐自居。

浣碧是甄家二小姐,但卻是甄遠道與罪臣之女所生,因此只能以丫環身份留在甄府。選秀之後,甄嬛將她帶在身邊也是圓父親的心願——為她找個好人家。

別人都不知道,但浣碧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姐姐從小被當作公主養,吃穿用度、所受的教育、入宮後的恩寵都擺在眼前。同樣都是甄家女兒,為什麼姐姐可以,我就不可以?

(2)餘氏、安陵容的得寵。

安陵容是小門小戶出身,餘氏是宮女,這兩個人姿色並沒那麼出眾,家世更談不上顯赫,只是憑藉著歌聲就能得到寵幸。這讓同樣作為宮女的浣碧更加堅信自己可以有出頭之日。

餘氏、安陵容得寵後,浣碧都是以“嗤之以鼻”、“小人得志”、“看不慣她那張狂的樣子”來表示對二人的不屑。在浣碧看來,這兩人和自己基本是一個起跑線上的,眉莊、淳常在這種白富美離她太遠,因此,只能與跟自己同級別的人作比較。

2、根本原因——一個認同制度,但又想衝破制度的上位者

流朱與浣碧等於是制度下的兩種不同方向:流朱和剪秋、頌芝一樣,為了主子可以豁出性命,她們都是忠心不二的。而浣碧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父親甄遠道的錯誤直接導致了浣碧見不得光的身份,從小的耳濡目染讓她有一顆衝破制度牢籠的心。她不甘於命運的安排、不甘於自己見不得光的身份:做甄嬛的丫環,等甄嬛尋個機會給她指個好人家為人正室,安穩平和地過一生。因此,會用盡一切努力讓自己從底層掙脫出來,成為她心中的“人上人”。

浣碧並不痛恨嫡庶尊卑的制度,相反她非常認同,她並不覺得主子奴才有什麼不好,只不過她不想當奴才,不想平平過一生。因此,她要擺脫丫環的身份成為主子。

而綜合看來,紫禁城裡最能讓她改變命運的人就是皇上。所以,浣碧要勾引皇上、背叛甄嬛,曹貴人與華妃的蠱惑只是催化劑,浣碧的行為從根源看還是在於她自己這顆不屈服命運的心。

但在那個制度下,上位者的結局都很慘。

餘氏被活活勒死、安陵容被人利用最後自殺,可浣碧最終還是沒能看清這一點。

異母姐妹,本就是個複雜的存在。

她們會因一半的血緣而親近,但也會因各自的母親而立場迥異,那份親厚便摻雜了些別的東西,沒那麼純粹、也沒那麼美好。更何況,浣碧與甄嬛之間還隔著主僕的距離,甚至有類似“情敵”的恨意在暗流湧動。

甄嬛和浣碧這對姐妹,其實類比的也是純元與宜修這對姐妹,身為妹妹的她們終身都活在“白富美”姐姐的陰影裡,而這種陰影,在她落地之初就籠過來了。

只能說,她對甄嬛的感情很複雜。既有崇敬、感恩、疼愛,也有妒忌、不甘、怨恨。兩股力量相互交織也相互較量,最終構成了浣碧的精神底色。

說到底,這是個有私心、會算計,但也不乏忠心柔情的複雜角色。與流朱相比,她並不完美,但也正因為這份不完美,才使她有血有肉,且立體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