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簡單經驗,解決你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沒有長進?

最近在指導拆書幫徒弟準備拆書逐字稿過程中,提示徒弟這個知識點不僅可以用到親子育兒溝通方面,還可以用到家庭、職場等等溝通場景上,目的是想讓他做到舉一反三,學會一個知識點後觸類旁通,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後,學會解決某一類問題,而不是花費很大精力只是解決了某一個問題。

兩次回覆我的理由都是書裡講的就是育兒,沒有師父你說的職場啊、家庭等方面應用啊,書裡就是這麼說的,我選擇尊重原作者。倒不是我不尊重原書,每一本書都是一位甚至幾位作者智慧的結晶,告訴他這本書其實我也沒有讀過,基於他給我的隻言片語講述,我同樣能寫出比他轉述更清楚的拆書稿(講稿),是基於以下三個方面經驗:

經驗一:不要“我注六經”,要“六經注我”

很多人讀書是“我注六經”。我們對寫書的人會有一種莫名的敬畏,總會用仰視的角度去看他們。讀書的時候,我們想努力搞明白作者的思想是啥,我能不能把全書的內容都記下來。但是,就算你能把一本書都背下來,又能怎麼樣呢?你逐字逐句地讀完了一本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的書,你知道了凱恩斯是怎麼想的,但凱恩斯怎麼想,跟你有什麼關係?重要的不是凱恩斯怎麼想,而是你怎麼想。

三條簡單經驗,解決你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沒有長進?

“六經注我”思想提出者——陸九淵

什麼叫“六經注我”?就是以我為主(拆書幫RIA學習法核心思想:以學習中為中心)。書是為我服務的。我讀別人的書,不是為了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而是想從別人的想法中得到啟發,補充和完善我自己的想法。

這裡分享一個最簡單的“六經注我”的辦法。

有人買了書,當神一樣供起來,一頁紙都不捨得折。你不要學他們。聽我的。讀完一本書,就把這本書畫得面目全非,把想再看的書頁全折上角,還不過癮?如果你發現一本書裡有一頁紙上說的一句話特別的好,就把這頁紙撕下來,剩下的書想扔就扔了。

這種讀書方法是為了有意地增加你的膽量和氣勢,你應該有勇氣和任何一個思想大師平起平坐。“丈夫自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

接下來我給你講第二個經驗,那就是:不要永遠停留在學習的狀態,要儘快進入研究的狀態。

我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拆書幫會員好幾千人,來自五湖四海,只有一小部分人成長為了三級拆書家,學到了更多的東西,絕大多數是跑進來逛逛,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他們差的是什麼呢?

這讓我想到了上小學二年級削鉛筆時候思考鉛筆的製造工藝。也就是說,鉛筆是如何製造出來的,難道你不好奇嗎?

從外觀上來看,我用的中華繪圖鉛筆的木製外殼是中空的六方柱,中間的芯條是細長的圓柱體,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個東西是怎樣組裝在一起的呢?

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一定是先製作好外殼,然後把圓芯穿插進去吧。可是這個“插”該怎麼插呢?觀察可見,墨芯和木殼之間貼得很緊,幾乎是沒有任何空隙的,這說明木殼的內徑和墨芯的外徑極為接近,這種情況下進行穿插動作,如何保證筆芯不折斷?又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呢?稍微想象一下,要實現這樣的工藝,實在是太難了。

三條簡單經驗,解決你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沒有長進?

中華繪圖鉛筆

那麼有沒有別的方法呢?

把鉛筆的一頭拉近,或者放在放大鏡底下,仔細端詳,或許你會發現,鉛筆的端面上似乎存在一條居中的分界線,分界線的兩邊,木材的顏色和紋理存在細微的差異。

這說明了什麼呢?莫非組成這個外殼的是兩塊不同的木頭?對。很可能鉛筆的外殼本就不是一個整體,而是分成兩部分,所以每一部分的木材來源會有不同。在某道製作工序上,需要把兩部分的外殼合二為一,才能形成完整的外殼。

按照這個思路,進一步推測,一個更合理的鉛筆製造方法就浮出了水面,也許簡單來說就是下面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取一個木製“半殼”,凹面朝上放置;

第二步:把圓柱形的筆芯放置在半殼中;

第三步:把另一個木製“半殼”覆蓋其上,就像蓋上一個蓋子。

(在以上各步中,會在必要時使用某種黏合劑,使各部分連接穩固。)

根據美國技術史研究者佩卓斯基的著作,這基本上就是典型的鉛筆生產工序了,只不過出於批量生產的需要,再多了一點效率上的優化罷了。

把鉛芯用A表示,外殼用B表示,那麼我們想當然的製作方式便是:A+B。然而實際上的製作方式是:(A+0.5B)+0.5B。我們被顯而易見的東西騙了,總是把最容易想到的答案當成了唯一正確的答案。深入研究你會發現“每個複雜問題,都有一個簡單的錯誤答案。”

我們應始終對周邊接觸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一切都要嘗試,一切都要鑽研,學習不是為了學到已經有的知識,而是為了探索知識的空白領域。

為研究而學,是一種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好了,我再來告訴你第三個經驗,那就是不要去記,而要去悟。教育是啥?哈佛大學前校長詹姆斯·B·柯南特說過,教育就是當你忘記了之後,還能記得的東西。我查了一下這句話的來歷,愛因斯坦1936年在紐約州立大學演講中也引用過這句話,他說這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馮·勞厄說的。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啊。

我自己喜歡的例子是李連杰電影版《倚天屠龍記》裡的故事。在《倚天屠龍記》裡,張三丰要將自己新創的太極劍傳給張無忌。張三丰將太極劍演示了一遍,然後問張無忌,你能記住多少啊?張無忌想了想,說已經忘了一半。張三丰說,彆著急,我再來演示一遍,你可要看好了。於是,他又演示了一遍,又問張無忌能記住多少?張無忌說:還記得三招沒忘。張三丰又演示了第三次,又問張無忌記住了多少。張無忌仔細想了一下,說:全忘了。張三丰大喜,說你很有悟性,這套太極劍你已經學會了。

三條簡單經驗,解決你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卻還是沒有長進?

電影《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劇照

這個故事是什麼寓意?胸中無劍勝有劍。只有忘記了,把自己放空了,才能更有效地接納新的思想。

這三條經驗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都是讓你學會自我修煉。在修煉的過程中,你會先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開始,然後進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但是,到了最後,你會上升到“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有漸悟,也會有頓悟,悟了之後,你還要去行。希望大家在心靜的時候,認真想想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不是需要作一些調整。

別人只能把你領進大門,修行還是要靠自己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