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引子

古往今来,都有严格的社会规范制度,而在封建社会时期,将人发配边疆,或者将人贬为奴隶的刑法一直存在,但是到了清代,却有些变化,那就是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在抄家或者是贬为奴隶时会多一句

"与披甲人为奴",在这句话中所提到的披甲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披甲人来源。根据清代的《皇朝通志》记载,披甲人是清朝统治者为驻守"老家"我们而组建的军事队伍。16444年清军入关统治中原之后,女真人的大本营无人驻守,当时打天下的八旗人都进入了中原,他们看到了中原的生活条件之后,变得恋恋不舍,没有人愿意回去驻守苦寒之地。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01

在这种情况之下,清政府便组建了一群称之为披甲人的驻守队伍,而这些披甲人既不是满清人,又不是汉人,他们是从各个种族中抽调出来的降人,种族复杂程度难以预料,几乎包含了当时的所有种族,因为满清毕竟不是汉人,如果找汉人驻守,那么很有可能会威胁他们的势力,再发生一次入关之事,被汉人夺回政权,而地位比较高的满清人又不愿意回去受这样的苦,只能组建这么一群人,这群人名义上是为满清驻守大本营,实际上却是他们的弃子。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 那这群披甲人为什么要有奴隶呢?

披甲人的地区较为苦寒,比如宁古塔,就是他们驻守的地区之一,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录》中曾记载: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也。

除了王家祯,大诗人吴兆骞也曾形容过宁古塔:"宁古苦寒,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降大雪,九月初河即结冰,雪至地即成冰,千里皆茫茫白雪。"可见宁古塔条件极差。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正是由于驻守在这样的苦寒之地,所以才要给其他人一定的发泄渠道,而在古代的发泄渠道基本上是给他们指定发泄对象,因此清政府选择了给他们足够的奴隶作为渠道,让他们发泄,从而转移他们与披甲人之间的争斗,并且可以挑起奴隶和披甲人之间的矛盾,这样既可以巩固统治,又可以驻守好自己的大本营。

02

那么许多人便有了一个疑惑,披甲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权利地位是被当时的满清政府压制,为何不反抗?这原因便来自于披甲人心目中的鄙视链,《皇朝通志氏族略》记载:曹氏曹玺,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在康熙年间,曹家三四代人接出任江宁织造,原因是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的乳母。康熙念其对自己的养护,所以整个曹家随之水涨船高,富强一时。

但是到了雍正年间,曹家被停职抄家,所以这些包衣降人便被赶往了穷山恶水之地,所以即使他们心中有不满,却也没有反抗之力,即使反抗也会被镇压,所以披甲人便将发泄的途径转移到了奴隶身上。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那么这些奴隶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清朝的统治逐步稳固,并没有太多人进行军事反抗,所以这些奴隶大多是一些获罪的文人墨客,清朝年间文字狱达到了一个巅峰,不少市民因此获罪,比如那句著名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以及"夺朱非正色,异种敢称王",引起了雍正与乾隆极大的不满,便将这些人及其族人贬为奴隶,成为了为他们守卫大本营的披甲人的发泄对象。

事实也证明清政府这样的做法的确巩固了他们的统治,披甲人也真心实意的为他们守护疆土,从中获取自己可以拥有许多奴隶的"胜利果实",而也因此震慑了具有反叛之心的人。

结语

我们在史书上只是看到简简单单的一句"与披甲人为奴",但是与披甲人为奴这句话的背后却包含着无数人之间的矛盾,也包含着无数的死亡以及无数人的生不如死,很多人以为做奴隶只是干干杂活、伺候一下主家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有些奴隶甚至每天遭受着虐待,而当时的披甲人为了寻找一个发泄对象,这些奴隶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清代抄家的“与披甲人为奴”的披甲人,他和一般清军士兵有何不同

值得庆幸的是封建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而奴隶也已经不复存在了,将不会再有这样残酷的刑法留存于世间,而每一次我们看到这些历史时,都会叹一句惨无人道,但是在古代,这就是封建统治者统治的手段,当时的人也只能用一句生不逢时来概括自己悲惨的生活。

参考资料:《研堂见闻杂录》《皇朝通志氏族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