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紅線 築牢防線——各地氣象部門抓好安全生產保障服務紀實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宏偉

安全生產,一頭連著百姓生命財產,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麻痺、疏忽大意。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全國氣象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氣象力量。

服務“到家”,讓復工復產更安心

復工復產,安全為基。對按下“重啟鍵”的湖北武漢來說更是如此。

3月30日,武漢金湖加油站負責人高雲迎來了翹首以盼的防雷安全檢查人員。“可算把你們盼來了!前段時間打雷,生怕出事。”由於防疫工作需要,該站此前一直保持營業,每天都有不少客戶來加油。防雷安全檢查人員的到來,讓高雲安了心。

為加快檢查進度,在人手短缺的情況下,防雷安全檢查人員加班加點,完成了全市58家易燃易爆場所的檢查。此外,武漢市氣象局還梳理出全市40傢俱備資質的防雷檢測機構信息,主動與其溝通,鼓勵在政策及安全條件允許下儘早復工,並將這些信息第一時間分享給企業負責人。

隨著復工復產進入關鍵期,防雷安全檢查人員的身影也活躍在各地學校、景區。在河南林州,防雷安全技術人員深入全市各中小學校,對教學樓、配電房、旗杆等重點區域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在山東蘭陵,防雷安全檢查組及時發現並糾正景區在安全標誌設置及防雷、防靜電安全裝置安裝建設等方面的問題。

巨輪有序往來,橋吊作業繁忙,集裝箱卡車穿梭不息……港口復甦是經濟恢復生機活力的信號,在浙江寧波舟山港,一季度貨物吞吐量預計與去年持平。在安全有序復工的背後,有氣象部門的貼心關懷。

早發現、早通氣、早預警、早聯動,這是寧波氣象部門保障港口安全的常態服務機制。在3月21日的強對流天氣中,從上游地區出現強回波,到強對流天氣結束,氣象部門主動對接,讓高頻次更新的預報信息直達港口生產一線。貫穿災前、災中、災後全流程的高質量氣象服務,為港口物流調度和安全措施部署爭取了寶貴時間,成為港口安全運行的加分項。

與時間賽跑、向安全生產要效率的還有各地火熱復工的重大工程建設項目。4月10日凌晨,福建龍巖大橋的百米萬噸主塔完成了逆時針69度旋轉,這在世界斜拉橋建設中尚屬首次。

正值當地災害性天氣多發季節,施工更需精準捕捉天氣窗口。自4月3日該項目具備轉體工程施工條件起,龍巖市氣象局就及時對接,利用智能網格預報,每天滾動提供晴雨、風速、風向等逐時天氣預報服務,為大橋首次成功轉體保駕護航。

精細化氣象服務收穫大橋建設項目部的感謝,併成功預定下一次合作:“第一次旋轉主體工程已成功完成,後期工作還需要氣象支持。”

科技力量,為安全生產添底氣

今年以來,人工影響天氣安全鎖定裝置經河北、黑龍江、新疆等地8個作業站點的“考驗”,正逐步向全國推廣。該裝置採用電子鎖、生物身份識別、數字密碼等技術,實現了37毫米人影高炮、人影火箭發射裝置雙人或多人管控模式,提高了人影作業安全風險主動防控能力。

作為氣象部門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人影安全作業正被注入越來越強勁的科技力量。在內蒙古,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設計研發出人影作業移動指揮監控系統,可實現自治區、盟市、旗縣、作業點4個層級的作業參數自動化分析、跟蹤指揮、作業實施、作業信息上報等功能,一環扣一環壓實安全生產責任。

不僅是人影作業,放眼氣象部門安全生產各領域,新技術應用豐富著科技底色、增添著安全成色——

身處氣象部門網絡安全防護的第一線,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在重點網絡區域部署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實時監測分析安全事件;對數據網、郵件系統弱口令進行整改,開啟終端安全軟件弱口令檢查提醒功能。“硬核”舉措落地,為氣象基礎網絡設施、重要氣象信息系統和網站的穩定運行營造安全環境。

在重慶,“互聯網+監管”放大了防雷安全監管的效能。應用BI(商業智能)、BPM(業務流程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重慶市氣象局建立了市-區(縣)兩級一體化防雷管理平臺。該平臺所具備的雷電監測統計分析、防雷技術服務管理、防雷行政審批管理、綜合決策分析等功能,可為公眾和決策者提供直觀、翔實的數據分析。其中,防雷重點單位監管“一張圖”,可實現對全市3000多家易燃易爆等重點場所的防雷安全實時動態監控。

在廣西梧州,遍佈農村的氣象預警大喇叭的防雷安全,讓負責氣象裝備保障的高級工程師黎直放心不下。大喇叭安裝在空曠高處且連接電源,常受雷電影響。而在汛期,大喇叭能否正常運行直接關乎村民生命財產安全。

“必須想辦法讓它少出故障。”結合經驗與實際情況,黎直找到了辦法:利用變壓器作為隔離界面,將雷電電磁波與大喇叭隔離開來。就這樣,從3月起,黎直和同事陸續改造了十多個氣象預警大喇叭。“升級”後的大喇叭,不僅每天發揮著播報氣象信息的作用,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傳中大顯身手。

為切實保障農村安全度汛,他們還將繼續把這項技術應用到全市600多個氣象預警大喇叭的防雷安全管理中。

發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槓槓。氣象部門將時刻擰緊“安全閥”,牢牢堅守安全生產紅線,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注入氣象能量。(許明芳、王惠清 、周文靜 、張曉晨、陳麗清、劉若馨、餘亞慶、劉釗、葉彬利、鄧碧娜對本文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