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經濟水平相距較大。大城市人滿為患,每一個在外奮鬥的人都有一個情節,那就是回到故鄉,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

而回到農村,不但生活方式上、心理上、包括對時間的感知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城市生活

城市生活

在城市裡面生活,似乎有一股力量不斷地推著你向前。城市生活的外地人一般承受著房租、語言、距離各種壓力,每一個人都是城市發展的螺絲釘,朝九晚五地工作著,時間飛速轉動

早上起床,為了擠早高峰,中午排隊買飯,晚上加班加點,到時洗完澡刷個手機就睡覺了。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高早峰

每一天好像都像複製的一樣,除了週末可以稍微放鬆,左鄰右舍又不熟悉,獨門獨戶,約三兩好友有時耽擱在路程上的時間,比相聚的時光更長。

我們的身心俱疲,為了擺脫亞健康,夜跑、報健身課程,以此來釋放壓力。然而不管到哪,都是人人人,看病就醫也是人人人,我們總有接不完的電話,幹不完的事,賺不完的錢。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各種電話


人生是否應該這麼過?

我們經常說人生就像一場不歸的旅行,重要的是過程,我們卻很少停下腳本去思考。我們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否正確?一切好像設計好的軌跡一樣,上學、工作、結婚生子。為了生活不斷地奔波,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生活的,我們也應該如此生活,卻忘記了人生不是為了某種目的,只是一個過程,一個享受旅行的過程。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人生路

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當我們看到某個朋友在哪旅行,辭職回家時,總有一種羨慕,希望也能如此。擺在眼前的卻又是無盡的柴米油鹽,不曾也不敢去做改變。而金錢之路是永無止境的,關鍵是我們是否能降低我們的預期值,是否能擺脫物質對心靈的控制,如果回到農村,回到故鄉,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我們是否願意嘗試?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農村生活

回到農村後身心變化

回到農村之後,彷彿世界寧靜了,遠離了城市的功利與喧囂。大街小巷都是認識的熟人,他們有些是看著你長大的長輩,有些是你多年不見的好友,我們感覺到處處有溫情。

回到農村之後,彷彿時間的流動變慢了,我們可能吃了早飯,竄了N家門之後,才發現時間還不到10點,一天24小時像是延長了一倍更多。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陽光更好


回到農村之後,8點似乎已經是日上三竿,有各種雞叫、鳥叫的聲音,有熟悉的方言聊天的聲音。

門口就是綠色,身心上更像回到了自然,而不是城市虛假的綠色,我們不再擠在幾十平的小屋裡面,還有樓上與樓下,站在屋頂還可以眺望遠處的山峰。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濃濃的生活氣息

回到農村之後,陽光更好了,聯繫更密切了。我們可以約三兩好友,烤個地瓜,重溫一下兒時的歡樂, 我們可以養養寵物,夕陽西下之時,還可以與父母、愛人在河岸邊漫步。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燒地瓜

一切都需要取捨與勇氣

農村生活當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較較差的醫療、衛生;較窄的寬帶與視野;還有工資沒有城市裡高,物質沒有城市豐富等。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每個人的價值觀與愛好不同,你可以問自己相對城市的便利,你是否更喜歡寧靜的生活,如果是,只需要一點勇氣,你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逃離北上廣,回到農村連身心都發生了變化

閒時拼模型

這兩者生活方式也非絕對的,你需要嘗試後,才知道哪種生活更適合自己,哪天海看夠了,也可以回去看看人。但至少我們知道我們想要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