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成為了中華民國大總統。雖然說成了國家一把手是好事,但此時的袁世凱在開心痛快之餘,也有了一些煩惱。第一,他沒錢了,因為囊中羞澀,所以他無法再餵飽那些跟隨他起事的大小軍閥們。第二,南方的革命黨們對袁世凱一直不服,所以總是明裡暗裡地反對他。因此,袁世凱有意組織一次軍事行動,要用槍桿子讓這些革命黨們閉嘴。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凱

而此時的西方列強,也在重新物色一箇中間人,能夠幫助他們繼續剝削中國人民。一方面是袁世凱缺錢,另一方面是西方列強缺一個魁儡,而西方列強又都是近代世界的暴發戶,所以二者之間一拍即合,商議著要合作。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大軍閥袁世凱

一、善後大借款的複雜過程

1912年唐紹儀內閣時期,北洋政府與西方列強正式就借款一事進行磋商。一開始,美、英、法、德、日、俄六國準備對北洋政府借款,但是在商議過程中,北洋政府方面覺得借款的條件過於苛刻,所以第一次借款磋商未能成功。

第二年3月份,六國借款團中,美國與其他五國發生了矛盾。準確地說,是美國想以自己為主導,然後霸佔此次借款所得的利益。所以美國退出六國銀行借款團(此時的六國借款集團變成了五國借款集團),並且仗著自己財大氣粗,想要自己組織一個借款團,對中國借款。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近代外國銀行

這樣北洋政府看到了機會,袁世凱原打算利用此次六國借款團內鬥的機會,降低借款的利率。但是好巧不巧,此時發生了宋教仁被刺殺案件,國民黨一口咬定宋教仁被刺是袁世凱所為。一時之間群情激憤,武裝討袁之聲沸騰不絕。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張涵予飾演的宋教仁

而袁世凱此時也急切需要一筆鉅款,來鎮壓可能要爆發的國民黨起義。所以袁世凱放棄了與五國借款集團討價還價的機會,急匆匆地向五國集團借了2500萬英鎊的鉅款。這只是達成了協議,還沒真正拿到錢。

而借款的抵押條件則非常苛刻,北洋政府竟然連中國的鹽稅和海關稅都給抵押了出去。但即便如此,西方列強依然找各種理由對借款七扣八扣,最終到了袁世凱手中的錢只有820萬磅,還不到原借款的50%。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影視劇中的袁世凱

二、借款引發的爭鬥

錢雖然借到了手,但對北洋政府來說,此次借款有一個天大的漏洞。那就是這次借款並沒有得到國會的允許,所以國會內的國民黨議員便憤怒地宣佈,此次借款,違法!

國民黨還派出代表去找袁世凱質問,結果袁世凱避而不見。這時候,孫中山與黃興看到了用輿論打倒袁世凱的機會。他們一方面在國內宣傳袁世凱的醜陋行為,另一方面又發電報至外國銀行,企圖阻止外國銀行與袁世凱的最終簽約,但在列強銀行那裡,只有利益,哪有道義?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孫中山

後來,即便是面臨國內如洪水一般的輿論壓力,袁世凱依然我行我素,1913年3月27日,袁世凱如願拿到了外國銀行貸的鉅款。消息一傳出,以國民黨議員佔優勢的議會便炸鍋了。眾人紛紛聲討袁世凱的行為違反憲法,讓他給一個交代。但是狡詐的袁世凱早已做好了準備,他以善後大借款早已通過國會批准為由,拒絕為此事承擔責任。

國民黨議員們一聽就蒙圈了,我們批准了嗎?什麼時候批准的?我們怎麼不知道?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早在1912年之時,袁世凱曾派人將大借款的事情遞交給國會申請批准。當時參議院並沒有拒絕,因為此次遞交文件並未以正式諮文的方式遞交,而是以說貼的形式遞交。於是,袁世凱便以此為由,賴皮似的稱國會已經同意借款。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1918年 北洋政府

政治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更是一件需要層層嚴審的事情,玩這種文字遊戲,國民黨議員們豈能答應。所以眾人齊聲指責袁世凱及其黨羽違反憲法,最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袁世凱的心腹段祺瑞也不得不承認,此次借款手續的確不全面。但是一轉臉,他卻又氣焰囂張地說,就算這件事做錯了,那也比讓國家破產好吧!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段祺瑞

三、鬥爭出現了反轉

即便是北洋政府的態度強硬蠻橫,但國民黨議員們依然對這件事不依不饒。而此時支持袁世凱的共和黨,又站出來為袁世凱辯護,並企圖為他翻案。由此,國會被這幾方勢力弄得一團糟,大家吵得不可開交。袁世凱拿出了他的殺手鐧,以利益誘使民主黨、統一黨和共和黨三黨聯合對抗國民黨。一時間國民黨勢弱,所以善後大借款在國會被擱淺了。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民國貨幣袁大頭

但是在社會上,善後大借款案導致了巨大的社會輿論風波。各界一致譴責袁世凱政府的賣國借款行為。而在地方上,有南方國民黨掌握的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四省,也聯名向北洋政府致電,譴責袁世凱的借款行為,即便是腐敗至極的晚清政府,也沒這麼荒唐過!

而國民革命之父孫中山,更是親自向歐洲政府及議會呼籲,取消此次借款合同,否則必然會引發中國的軍閥大內鬥。但可憐的是,正義的呼聲遭到歐洲的無視。由此可見,當時的國際社會及國際政治,毫無正義可言。

最後忍無可忍的國民黨只能宣佈,誓死不同意袁世凱的借款行為,只要共和制度一日尚存,此借款方案便是違法。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孫中山劇照

四、弱小且無奈的國民黨

但袁世凱對此卻毫不在乎,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利用這筆借款來武力消滅國民黨,以便於完成自己獨裁中國的心願。1913年5月30日,受袁世凱拉攏的17省都督(當時中國一共22個省),聯名致電國會,要求國會承認善後大借款,無奈之下,國民黨議員只好妥協。

至此,關於善後大借款的鬥爭,以袁世凱的勝利告終而結束。但是此時的國民黨也看清了袁世凱的真實面目,認為憲法對他毫無用處,於是開始準備武力討袁,二次革命由此拉開了序幕。


面對外國銀行的苛刻條件,袁世凱咬牙借高利貸,其目的卻不簡單

《建黨偉業》:蔡鍔討袁

文史君說

善後大借款案徹底暴露了袁世凱的真面目,雖然明面上是中華民國大總統,但是心底裡依然認可的是封建專制那一套。而最後的17省都督強逼國會,表明了當時中國的民主觀念依然淡薄,大多數人只認利益而不顧國家命運。最後國民黨的妥協,表明了資產階級力量還很弱小,所以無法真正與袁世凱抗衡。

《軍閥風雲》,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北洋風雲人物》,中國言實出版社2018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