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常 菁

陈醉2019年10月10日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魏明伦是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第7、8、9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该馆是他的故乡四川省内江市投资兴建,与已有的张大千美术馆、范长江纪念馆毗邻,以收藏并陈列魏明伦捐赠的二百余件碑文、辞賦创作作品及其收藏的名家书画作品。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内江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来自北京的文艺界嘉宾有:

陈彦: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张抗抗: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协原副主席,第10、11、12届全国政协委员。

郭淑珍:声乐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醉:学者、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9、10、11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爱莲:舞蹈表演艺术家,原舞协副主席,第6、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

陶玉玲:电影表演艺术家。

杨春霞:京剧表演艺术家,第9、10、11届全国政协委员。

庞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第8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魏明伦(右4)。北京嘉宾有:陈彦(右6)、郭淑珍(右7)张抗抗(右8)、陈醉(右9)、杨春霞(右11)、陶玉玲(右12)。内江 2019-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陈醉向魏明伦赠送今年10月刚刚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信步随风》和画册《情深犹忆一芳容》

大喜日子,久别重逢,陈醉向魏明伦赠送今年10月刚刚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信步随风》和画册《情深犹忆一芳容》。他们交谊有日,早在20多年前第九届全国政协会期间就同在文艺组。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陈醉即席为开馆题赠贺诗:满目青葱地灵秀,人才辈出溢书香。厚积深藏蕴其內,后浪推前一如江。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陈醉与魏明伦在政协九届会议期间

2010年魏明伦从艺六十周年时,陈醉曾题诗祝贺:“牌坊赋中论女子,不觉已过三五秋。笔耕岁月六十载,翰墨梨园君风流。”这幅作品就收藏并陈列在今天揭幕的这个碑文馆。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陈醉诗并书:牌坊赋中论女子,不觉已过三五秋。笔耕岁月六十载,翰墨梨园君风流。原件收藏并陈列于碑文馆

就是那次从艺六十周年活动,留下了一段故事。当年魏明伦给陈醉的亲笔邀请函上,冠上了“一字之师”的头衔。也就是因为这个桂冠触发了陈醉的灵感,挥毫写下了这首诗。诗的长篇落款为故事做了扼要的记述。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落款释文:数年前 明伦兄以新作牌坊赋示吾 虚怀询见 在下赞叹之余 亦斗胆弄斧班门 进言 文中小女人应改小女子更合古意 兄即以为然纳之 今兄来大扎 竟又言及此事 并加封一字师桂冠 惶恐之至 欣喜之至 特吟此以记 并贺仁兄大庆 陈醉庚寅秋日于北京。

用白话文解说就是:几年前,明伦兄拿他的新作《牌坊赋》给我看,很虚心,请我提意见。我看后,在赞叹写得好的同时,斗胆班门弄斧,竟也真的去给人家提建议了。我说:文中有“小女人”一句,“女人”一词不好,属现代白话文修辞,且略带贬义。应该改为“小女子”,这是文言文修辞,更合古意,且属中性。他觉得我说得非常对,立即采纳我的意见改过来了。今天仁兄寄来邀请函,居然又提起这件事,而且还给我加封了一个“一字之师”的桂冠,诚惶诚恐啊,但也高兴得很啊!所以特地写了这首诗,以祝贺仁兄的大喜事。陈醉2010年秋日于北京。

这次见面,明伦也赠陈醉新作:《魏明伦碑文》,扉页上又题上“一字之师”。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魏明伦著 《魏明伦碑文》

每次活动都会有所教益,而更愉快的是,又能见到老朋友,还能结识新朋友。尤其这次,70后、80后甚至90后都有,难得。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陈醉与魏明伦夫妇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左起:魏明伦夫人,陈醉,陈彦,魏明伦,杨春霞,张抗抗,乔智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左起:陈醉,魏明伦,陶玉玲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左起:庞中华,陈醉,魏明伦

陈醉出席魏明伦碑文馆开馆仪式

参加活动的北京嘉宾(70后者前排坐席):郭淑珍(右6),92岁。陶玉玲(右4):85岁。陈爱莲(右7),80岁。陈醉(右8),杨春霞(右3),庞中华(右2),张抗抗(后右7),陈彦(后右9),乔智(后右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