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河南濮陽有著悠久的歷史,眾多歷史文獻和現代考古成果表明,濮陽地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1987年,在濮陽西水坡遺址出土了三組距今6500多年的蚌塑龍虎圖案,在國內外引起轟動。蚌殼龍形神兼備,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因此,濮陽被命名為“中華龍鄉”、“華夏龍都”。濮陽市立足把濮陽打造成“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中華龍文化展示基地,龍文化產業發展基地和中華龍文化研究基地”的精準定位,科學規劃設計了龍源景區項目。“中華龍源風景區”又稱“西水坡遺址公園”。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1987年5月,濮陽市因城市建設在西水坡開挖供水工,期間發現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龍山、東周和漢代等時期的文化遺存,特別是仰韶文化。其中,45號墓最為引人注目,墓主人的東西兩側擺著蚌殼龍和虎圖案。經過科學鑑定,距今已有6500多年了。其中,龍的形象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最大的、也是最逼真的龍的形象。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這一發現使華夏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500多年。1995年,濮陽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正式命名為“中華龍鄉”,2012年,濮陽又被命名為“華夏龍都”。2013年5月,西水坡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蚌塑龍便被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便有了“中華龍鄉”、“華夏龍都”的美譽。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中華龍源風景區依託西水坡遺址,初步規劃佔地面積約3500畝。它是以中華龍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景區,是龍文化和古代歷史文化的綜合展示,是一個多功能文化旅遊景區。具有展覽展示、尋根祭祖、休閒觀光、龍文化研究、文化娛樂等功能。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規劃中華龍源景區形成“兩心兩軸一帶五區”的空間結構:

兩心:以祭祖廣場、中華大殿為中心的景觀中心;以九州龍形湖面為中心的景觀中心。

兩軸:沿南北向中軸線形成的景觀主軸線;聯繫兩個主題文化休閒區的東西向景觀次軸線。

一帶:串聯起園區內湖面、水系的景觀帶。

五區:入口服務區、商業娛樂休閒區、水上休閒區、尋根祭祖文化區、主題文化休閒區。

規劃中華龍源景區,形成“兩心、兩軸、一帶、五區”的空間結構:

兩心:以祭祖廣場、中華大殿為中心的景觀中心;以九州龍形湖面為中心的景觀中心。

兩軸:沿南北中軸線形成的景觀主軸;連接兩種主題文化的休閒區的東西向景觀次軸線。

一帶:公園內連接湖面水系的景觀帶。

五區:入口服務區、商業娛樂休閒區、,水上休閒區、尋根祭祖文化區、主題文化休閒區。

河南濮陽:“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將建中華龍源景區

為保護和傳承龍文化,濮陽市編制出臺《濮陽市龍源景區規劃效果圖》,以中華第一龍出土地為核心區,依託南部已進行保護性修復的千年古城牆,中部700畝煙波浩渺的城市供水湖面,在“中華第一龍”出土地及北岸區域籌建龍祖大殿,殿前廣場至湖邊鋪設九個巨人足跡,以應合“華胥氏履巨人跡”而生伏羲的美好傳說,周邊配設龍鳳呈祥、飛龍在天、五龍戲珠、龍生九子等人們熟知的成語典故雕塑,對蚌殼龍、虎、天文等圖案中蘊含的科學價值、神秘傳說、祈福文化,利用園內依湖而建的水上樂園項目、標誌性景觀、大型實景演出、神話故事演繹等形式逐一展現。還要重點建設“一罈一廟一大殿,五館四園一圭臺”,即“中華第一罈、四海龍王廟、中華人文始祖大殿”和“水下遺址博物館、遺址文化陳列館、中華國學館、城鎮文化博物館”和“龍文化故事園、龍文化名人園、龍文化創意產業園、洪荒文化體驗園”,以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象徵的“中華圭表臺”等建築構成龍源景區藝術之魂。

配套建設

一是打造龍都大道。從高速路口始,到市城區濮上路止,以龍生九子或龍都歷史名人的形象在大道兩側設立雕塑,高速路收費站入口頂端設置龍形雕塑或龍形象徵標誌,彰顯龍都文化特色。此項目投資少、見效快、影響大,應列為龍文化旅遊產業首先突破的選項。二是科學佈設龍形地標。在濮陽縣、建成區、濮陽新區標誌性建築、路旁湖畔、公園綠地,精心設計多種龍形圖案、龍形雕塑,以簡而不繁、精而不雜、雅而不俗、喜而不厭為標準。三是自濮北新區始,沿中軸線南下,經建成區至濮陽縣城西水坡,穿越金堤河,與黃河遙相呼應。新區突出高科技現代化特色,老城區突出遠古形態和原始生態,並與溼地公園相呼應,建成區作為新區和老城區的銜接和過渡區域,著重於居住購物和休憩。沿中軸線各處以龍文化景觀為主體,其他文化景觀相輔佐,科學打造、精心佈局,主幹清晰、周延豐富,從空中鳥瞰呈南北走向之陸地巨龍,與濮北新區之龍山、黃河之巨龍交相輝映,既可共同托起龍都之騰飛,又寓示龍都將成為中原經濟區崛起之龍頭。與此同時,進一步整合、提升或啟動伏羲文化、字聖文化、孝道文化、孔子居衛、雜技文化、石油文化等文化品牌,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獨具特色而又枝繁葉茂的濮陽龍都文化旅遊體系。

經過3至5年全方位的規劃和建設,龍都整體氣韻和格局、城市文化和品位等,都將得以彰顯和提升,由此帶來的旅遊產業、文化產業、高精尖項目引進等各種商機將會綿延不絕,成果豐碩。項目啟動建設的同時,籌拍《神龍部落》等電視劇、動漫,創意開發系列旅遊紀念品,邊建設、邊開發、邊受益。

以龍文化為主題的一系列項目的開發利用,一定會讓古老的巨龍舞起來,為濮陽的經濟社會帶來廣闊前景,中華龍源景區的開發與建設,一定會在龍鄉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培育出具有龍之神韻、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不僅會為濮陽城鄉鉅變,在河南乃至中原形成真正的龍頭城市帶來難得的機遇和豐厚效益,更為重要的是,將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巨大的歷史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