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1,2016年,巴菲特接受採訪時稱:“持有IBM可能是個錯誤。”

2,巴菲特常常提及錯失投資亞馬遜的時機。

3,巴菲特說:“如果讓我只看一個財務指標,那就是ROE”

以上三點,我們都比較熟知。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巴菲特是如何看錯IBM的。

IBM身上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ROE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巴菲特一般喜歡ROE在20%以上的公司。可以說IBM這一指標常年是遠超茅臺的。IBM完全符合甚至大幅度超越了巴菲特對ROE的要求。

.....................

再來看看亞馬遜: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亞馬遜常年虧損,直到最近幾年才扭虧為盈。因此過去十幾年大部分年份ROE均為負。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巴菲特不再看好IBM的投資遠景,而卻看好亞馬遜這家常虧企業的呢?這非常值得深思。

.......................

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科技互聯網類企業,可以說是一個全新的賽道。巴菲特投資IBM之前從未重倉科技互聯網領域,因為這不在他的能力圈內。從最終巴菲特的判斷看來,IBM也不例外。

.......................

那麼,巴菲特到底是依據什麼作出此痛苦的判斷和決定、承認自己犯了錯誤的呢?

首先,我們分別來看看IBM、亞馬遜的收入增長情況: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IBM連年收入下滑或者停滯不前,而亞馬遜連年持續高增長。

然後,經營性現金流量: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同樣的,IBM連年持續下滑或者停滯不前,而亞馬遜連年持續高增長。

..........................

巴菲特認為IBM的用戶具有極強的粘性,這為IBM的高ROE永續發展帶來護城河。

..........................

然而,在科技互聯網這個賽道,科技日新月異,創新者時刻都在警惕後來的潛在顛覆者。正所謂不進則退,而這個賽道,不進則很可能是消亡。投資者更看重的是未來:市場佔有情況、收入和現金流量增長態勢等等。短期的虧損並不太會作為估值依據。

那麼,巴菲特放棄IBM,真的僅僅是因為以上兩個財務指標下滑嗎?

.............................

財務指標下滑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科技類公司的容易被顛覆的屬性:無法建立起如可口可樂那樣的快銷品長達百年的護城河。

IBM在雲計算服務領域的戰略失策:IBM原來的私有云數據中心服務的主流客戶已經逐漸轉向類似亞馬遜AWS這樣的雲計算服務。

商業模式在快速變革中,但IBM卻未能及時轉型。IBM當前領先的核心服務在未來很可能一文不值!

因此,巴菲特投資的是過去的龍頭。因此,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

就像曾經手機界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再早年些的BP機、大哥大。這些都是曾經最輝煌的公司或產業。但也許,在一瞬間,就被拍在了沙灘上。

巴菲特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堅守自己的能力圈,不越雷池半步。

.............................

巴菲特將IBM做了清倉處理,一股不留,換作了蘋果公司。

那麼作為科技+消費龍頭公司的蘋果公司,有沒有可能成為第二個IBM呢?

我們的分析結果是:很有可能。

.............................

巴菲特看重的主要是蘋果公司的哪些方面呢?

首先,超強的盈利能力:

1,ROE: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2,毛利率: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蘋果公司有多賺錢?單單蘋果手機一家就拿走了智能手機市場90%的利潤!

...........................

同巴菲特投資的IBM一樣,蘋果用戶具有極強的粘性。

然而,同巴菲特投資的IBM一樣,不可否認的是,蘋果也處於極速迭代的高科技賽道。

這個賽道,龍頭企業都沒日沒夜地提防著潛在顛覆者的出現。

沒準兒蘋果未來的顛覆者,現在正在某個車庫裡不修邊幅地搞著研發呢。

............................

科技巨頭的存活靠的是永不休止的自我顛覆。亦如喬布斯本人預言:當企業大到一定規模,官僚主義肆虐,做產品的人才不再被重用,做市場的人才佔據企業核心管理層,將企業推向吃老本的惡性循環。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科技公司不能與快銷品公司相提並論。快銷品公司如可口可樂能夠靠一款產品快活百年。科技行業的極速迭代,註定終將顛覆那些吃老本的行業巨頭。

蘋果公司的歷史業績非常優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從未來數十年長週期來看,蘋果公司是否真的具有護城河,我們是抱有懷疑態度的。

..............................

那麼以上這些,又與美國的國運有什麼關聯呢?

這要從中國的歷史開始談起:

中華文明5000年,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平:

1,秦朝:

沒有找到相關數據,時代久遠,不好考證。

2,漢朝:

中國GDP佔全世界約26%,穩居第一。

3,唐朝:

中國GDP佔全世界約58%,穩居第一。

4,宋朝:

中國DGP佔全世界約60%,穩居第一。

5,元朝:

中國GDP佔全世界約35%,穩居第一。

6,明朝:

中國GDP佔全世界約55%,穩居第一。

7,清朝:

前期,中國GDP佔全世界約35%,穩居第一;

後期,1840年開始,列強入侵,中國GDP佔全世界約10%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歷史上,西方列強如法國、德國、英國,領先世界均不超過100年。美國領先世界也不過130年左右。

...............................

從數據科學的角度出發,

以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指標為變量建立模型,

可以得出:中國有極大的概率,在未來很長很長的週期中,經濟可以達到全面領先全球的水平。

............................

科技領域,中國已經在5G賽道全面領先全球、中國的ocean base在數據庫賽道已超越美國ocracle拿下世界第一、中國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領域緊追美國、中國首先登陸月球背面、中國4000公里/小時的超級高鐵項目...

............................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衰退者緬懷過去,

唯有強者,

預見未來。

............................

未來,

蘋果公司的顛覆者,

或許來自中國...

美國的衰退,是從巴菲特看錯蘋果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