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最近閨蜜兩口子總是吵架,其實就是因為孩子的奶奶太摳門了。孩子出生時連個紅包都沒封,現在孩子都三歲了,奶奶也沒給他買過任何東西,關鍵是她每次來看孩子都說下次要領著孩子去買衣服、玩具,但是一分錢都沒有在孩子身上花過。

說到這裡有的人也許會覺得閨蜜是個不懂事的媳婦兒,爺爺奶奶不給孫子買東西也是正常的,從小就讓孩子養成節約的好習慣,說不買東西就是不疼愛孩子,這也太誇張了。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但是仔細想想,很多人倒也認同“如果爺爺奶奶從不捨得給孩子花錢,說明他們的疼愛是虛偽的”這個觀點,主要的理由有幾以下幾方面:

用節約為不給孩子花錢當擋箭牌

目前這一輩的爺爺奶奶都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當時的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麼節約怎麼來,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所以絕大部分的爺爺奶奶生活都比較節儉,不能理解現在的年輕人買一雙鞋都要花好幾百,但是以節約為藉口,一分錢也不給孩子花,那這就有點過分了。

現在也不會出現物資匱乏的情況,每家每戶都能填飽肚子,即使家庭條件較為一般,合理的消費也能承擔得起。如果生活條件沒有那麼好,爺爺奶奶真的疼愛孩子可以少買一些,但如果一次也沒有買過,那就有點說不過去。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自己身上

還有一部分爺爺奶奶退休工資很高,足夠老兩口平時的日常開銷,他們對自己很大方,吃的用的都買好的,每年還會出去旅遊。但是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卻從來不肯花一分錢。

說句實話,其實這就代表了爺爺奶奶是比較自私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情況,是爺爺奶奶比較偏心,對於自己喜歡的小輩可能會很大方,但是對其他孩子就很摳門。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捨得為孩子花錢才是疼愛孩子

如果爺爺奶奶真的疼愛孫子孫女,就不會僅僅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如果真正疼愛孩子就會主動給他們買東西。如果平常總是說要給孩子買東西,但是卻一分錢都沒有花過的,實在算不上是疼愛孩子。

每位老人的收入水平都不同,不一定要讓他們給孩子買多好的東西,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真正疼孩子的奶奶,都有這4個明顯的特徵,

1、總是默默付出,不主動邀功

曾經聽過一個女性朋友說:奶奶和外婆不一樣。我兒子一直都是外婆帶,但是卻不曾在孩子面前主動邀功,最為常說的話就是:媽媽上班很辛苦,寶寶要乖點,別讓媽媽上著班還在擔心你,好好吃好好睡,好不好。

但是奶奶帶的那段時間,說的最多的卻是:寶貝喜不喜歡奶奶啊,你可不能沒良心,奶奶照看你可辛苦了,你長大可要對奶奶好點……

其實,真正疼愛孩子的家長一定是默默付出的,並不是為了求功勞、苦勞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2、好吃的,好玩的總想著留給孩子

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也好了,但是老人那一輩,物資還是比較缺乏的,所以,真正疼愛孩子的老人,在平時願意給孩子留著一些好吃的、好玩的,儘自己所能給孩子她覺得最好的,即使孩子很久才能回來看望一次。

翠娥er深有體會,孩子他奶奶就很疼愛孩子,逢年過節,我們回去看望,經常會給孩子買幾件衣服,或是在廟會上提前買好的玩具,走的時候也會親自做一些孩子愛吃的菜帶回去。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3、教給孩子知識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歷經滄桑的老人,總是有自己一些獨特的見解

不要說“老人是教育孩子道路上的絆腳石”中華詩詞大會的小神童王恆屹就是"奶奶帶大的孩子"

奶奶在小神童的生活中,遠比爸爸媽媽要重要。在《開門大吉》中,小尼問:小屹,你的夢想是什麼?

王恆屹認真的回答:給奶奶買個按摩椅,奶奶太辛苦了。

所以說,奶奶帶孫子並不可怕,關鍵是孫子遇到個什麼樣的奶奶。小恆屹幸運的是,他遇上了愛詩詞歌賦的奶奶……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王恆屹在節目中優秀的表現,奶奶的言傳身教也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教孩子知識,讓孩子受益的奶奶也是在真正的疼愛自己孩子。

多數父母會感覺:雖然老人是真心為孩子好,但是卻真的不懂教育,好好的孩子,給帶的壞脾氣、壞習慣一大堆。

下面給父母們取一個折中的方式:給孩子建立規則,當規矩成為習慣,老人在疼也不會長歪。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在孩子6歲之前,鼓勵各位家長嘗試利用一些繪本、利用孩子很強的代入感,讓孩子從繪本中懂得如何什麼是自己需要改正的,以及需要做到的,建立基本的規則意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我家二寶在3歲前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

《媽媽我能行》還挺好的,一共10冊, 精美、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之前,可以當做漫畫圖畫書,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現在5歲了,我工作忙,就讓孩子奶奶帶,也一點沒有長歪,有主見的很,還經常教育他奶奶:“奶奶你這樣不對,我今天答應了媽媽不能吃零食”“奶奶你不要給我餵飯,我自己可以吃”,讓我這個老母親甚是欣慰。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同時這套書是中英雙語的,還能夠用來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手機掃碼就能實現有聲伴讀,不用擔心自己發音不準,教錯孩子哦。

10冊不過是69.9元,平均一本不到7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怎麼算怎麼划算!

有一種虛偽的愛,來自爺爺奶奶,寶媽:從來不捨得給娃花一分錢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