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正式工作只不过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

我在高校工作,每年会接触大量学生和家长,尤其是高考之后,很多学生和家长会向我们咨询上学的情况。而在咨询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会被多次提起,那就是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上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最主要的想法,这也是社会的现实问题,每年都是就业最难的一年,因为每年的毕业学生数量都在增加。

大学毕业后,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出国留学,继续深造,暂时不考虑就业问题。有些学生选择了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等政府事业单位,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而大部分毕业生们则投入到了各种招聘会、网络招聘中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在的就业早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就业,已经完全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在上大学之前就会考虑的问题。在还没上大学之前就会有很多学生家长询问,今后他们学的这个专业的就业率怎样,都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找到正式工作的有多少。在我们的家长一代的眼里,毕业后能找一份正式工作才算是最好的出路。在很多家长们心里想的那种正式工作是那种原来所认为的铁饭碗,能干一辈子不跳槽的工作。

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现在早已经没有了那种情况,即使原来很多人认为的政府单位公职人员照样会有跳槽的情况,大部分企业单位都已经是合同制,也是双向选择,你可以选择单位,单位也可以选择你。现在早已经不再有做一种工作就是一辈子的情况了,而且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越来越发达,每天固定时间上下班,每月领取固定工资的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新媒体越来越发达,自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而自媒体的工作者很多都是流动的,人数、工作地点、工作时间都是不固定的,有可能一个人,也有可能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这就是新时代的变化。

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里,正式的工作这种概念已经越来越淡化了。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我所在高校主要是艺术类专业,之前邀请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来我校做讲座,在讲座中他提到,有人问他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怎样,他回答说就业率很高,基本就是接近百分百,按照他的理解和说法就是,有些学生找到正式的演出团体单位了,这是一种就业。有的考研了,考公务员了,这也是一种就业。还有的学生就去拍电视剧电影了,自己创业了,可能一年就拍了一部戏,但是这样也是一种就业,而且有可能拍一次戏的收入不低于在一些普通单位一年的收入。上面所说的几种方式都是属于找到工作,都属于就业了。

大家不要再以是否找到铁饭碗为就业的唯一衡量标准,因为铁饭碗早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社会更加看重的是你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学好本领,提高自己的能力,你才会有更大的主动性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也才有更多的机会被单位选择。

工作正式不正式,只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是一种让自己脸面更光彩的想法,当然这里的正式不是说和临时工对比的,而是固定单位还是自己发展。社会的发展会让这种想法越来越少,我们的思想会越来越开放自由。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自己更好地在社会中存活成长。

加油吧,社会提供了非常多的机会给我们,剩下的就看我们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