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近幾年隨著留學潮的興起,不少同學都會在大學本科讀完後選擇去國外留學。

出國前,幻想自己以後可以拿著“海歸”的名牌一路順風順水,叱吒職場。

但畢業後,對於留學生來說,第一個面對的難題就是找工作。為什麼近些年留學生求職越來越難呢?


一、2020屆的校招形勢如何?


校招形勢與經濟環境密切相關,而近幾年的經濟環境深受中美貿易戰、2018年P2P爆雷後遺症、金融市場動盪、資本市場遇冷等事件影響……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招聘規模也隨之減小。

儘管部分體系成熟完善的公司保持著比較穩定的招聘規模,但是開放出來的崗位,處於收緊以及拔高要求的狀態,市場上的優秀人才增多,崗位競爭變大,就會出現部分同學手握好幾份offer,部分同學一個offer都沒有的情況。

以刺蝟實習招聘網站的數據為例:

從校招企業的區域需求來看,

華東區域招聘需求量最大,佔37.71%,其中廣東省企業招聘需求量位列第一,佔比為13.37%;其次是江蘇省,企業招聘需求量佔比11.33%。而北京地區的招聘需求量佔比9.04%,排名第三。浙江、上海。四川也緊隨其後,以7.29%、6.04%、5.28%佔據四五六的位置

而從校招企業的城市需求來看,北京地區排名第一,佔比為10.76%。排名前十的城市除去“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其餘均為新一線城市,例如杭州、成都、南京、武漢、重慶都是發展勁頭比較強的。

總體來看,一線城市企業招聘需求量最大,佔比為35.93%;新一線城市排名第二,佔比為28.28%。從海歸期望就業的城市分部數據來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都是有比較高的增長。

而從企業招聘數和招聘量來看,企業規模在100-499人左右,屬於業務快速發展的階段,招聘需求量最大,成熟型的公司整體的招聘需求比較穩定。


二、目前整體招聘環境的用人需求是什麼?


觀察目前的整體招聘環境,可以得出3個結論:

1、 科技創新依然是經濟增長主要貢獻力量的驅動下,計算機視覺、數據底層開發、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大數據、半導體技術領域等新興技術以及基礎研究領域的核心技術人才儲備是大熱門,算法類崗位今年激增,尤為突出;

2、 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過於依靠資本支持盲目擴張的行業或企業出現了裁員、凍編、收縮的現象,一些之前大熱的領域如地產、區塊鏈、互聯網等開始迴歸理性;

3、 複雜性不確定性成為常態,風控管理、精細化運營人才需求上升。

可以說,在目前的大環境下,科技創新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且為長期的主要貢獻力量。

海歸找工作的話,建議大家優先選擇高科技類型的公司,包括今年整個招聘形勢,會發現

算法類、圖像識別類、人工智能崗位的發展趨勢是激增的,所以如果學工科的同學不排斥技術類的工作,建議往這類方向發展。

而從企業的用人需求來看,崗位適配性、日常實踐能力、崗位相關的知識及技能,是企業最看重的前三項素質。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而據刺蝟觀察,不同行業的企業用人需求也略有變化:

1、 IT/ 互聯網行業偏愛敏捷學習的變革者,相比之前更強調適應力和執行力;

2、 地產 / 建築行業偏愛能抗壓的高能量推動者,相比之前更關心適應轉變和追求卓越;

3、 金融/銀行/保險/證券行業偏愛腳踏實地的實幹者, 相比之前更關心高效執行;

4、 生產 / 加工 / 製造行業:關注有協作性的人才,相比之前更強調創新和適應力;

而企業僱主在招聘的過程中,是會為求職者打上標籤的,那大家要做的就是在求職時,去打消企業僱主的擔心,也就是提前做好準備。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刺蝟會建議很多同學留學,留學是一段很好的經歷,但是在求職的過程中,不要把它當做高薪酬/高要求的砝碼,要正確地看待自己的經歷和需求,求職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求職前必知的那些事


如果你想回國求職,你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 1、 掌握時間線,提前做好準備

據我們去英國調研走訪的結果來看,很多同學對於國內的招聘時間及節點是不太清晰的,大家一定要知道國內的招聘時間是怎麼樣的。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從時間線來看,國內的春招時間為3月-5月,秋招時間為8月-11月,但是這正好和留學生同學的畢業時間是岔開的。

所以在我們調研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同學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到底應該提前回國參加秋招,還是拿到畢業證之後回來參加春招?那企業還會把我當成應屆畢業生嘛?

這裡刺蝟給大家的建議是:

如果同學已經想好回國就業,並且時間和學業都能妥當安排的話,最好就是提前回來參加招聘,但如果同學實在不能調整的話,也是沒關係的,因為隨著留學生回國就業的數量不斷增加,很多企業也意識到留學生的畢業時間和國內不同,那麼對同學的求職時間會放寬到半年以內。

也就是說,同學今年12月份拿到畢業證的話,明年5月份之前,很多企業還是接受同學應屆畢業生的身份,但是不管怎麼說,自身能力依舊是最重要的哦。

  • 2、求職前要做的第一件事:知己知彼

知己:

l 你的優勢和不足是什麼?

l 你適合做什麼?

l 你對未來的規劃是怎麼樣的?

l 你願意為此付出多大的努力?

知彼:

l 你想去的公司對人才有什麼要求?

l 你和準備應聘的崗位的匹配度如何?

l 跟你競爭同樣職位的人,為了求職成功付出了什麼樣的努力?

  • 3、秋招和春招的異同

秋招VS春招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 4、如何準備面試

① 常見的面試情境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② 應該如何準備面試?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 5、 如何選擇和判斷offer

關於“好”公司,我推薦你從以下4個維度進行選擇:

經營規模與行業地位:營業收入,市場佔有率,市場標準話語權

技術與創新能力:研發費用投入佔比,發明專利數,產品領先,人才領先(專家及管理者)

品牌影響力與品牌價值: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品牌溢價和品牌價值

運營效率和經歷效益: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全員勞動生產率

  • 6、 如何做好行業和市場調查來決定自己的目標崗位及公司?

l 目標行業近三年的發展趨勢和動態、業績是怎樣的?

l 目標行業有哪些頭部公司,他們的業務模式是怎樣的,有哪些核心競爭力?

l 這些公司的文化是怎樣的?校招計劃?有哪些崗位?

l 這個行業的工作和崗位特性是不是自己喜歡願意從事的?

  • 7、如何在求職面試中先人一步

如果你想在激烈的求職面試中先人一步,我建議你從以下3個方面鍛鍊自己的能力:

“國外回來的?我們不要”,留學生回國求職也太難了吧


最後,刺蝟給正在求職的小夥伴3個建議:

1.空杯心態,做了選擇就不糾結,缺什麼補什麼

2.做好SWOT分析,找到你的核心競爭力

3.提前做好市場調查,瞭解行業和職位內容


最後的最後,刺蝟整理了一些留學生最好奇的幾個問題,並進行了回答,分享給大家:


1、回國找工作還是繼續讀PHD?


首先大家要想一下自己在讀研究生的這一年費勁嗎?

在這一段時間內痛苦嘛,如果同學想要進研究院或者研究所進行一些研究類的工作,或者想要去高校從事講師這樣的崗位,以及在讀書期間,整體的學習狀態和精神都是比較好的,那麼是可以繼續讀PHD。

如果你感覺到了讀研究生很辛苦並且很累的話,刺蝟的建議還是回國找工作哦,找工作這樣的事情是遲早都會面對的,早一點面對可能更合適。


2、PHD學位在國內的認可度高嘛?


PHD在國內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個學位來蓋棺定論所有的事情哦,還是和很多因素掛鉤的,比如學校、個人經歷呀等,只要同學們足夠優秀,在哪裡的認可度都是很高噠。


3、留學生沒有實習經歷好找工作嘛?


從近幾年的校招形勢來看,其實不管是留學生還是國內的同學,沒有相關的實習經歷的話,在校招的時候,競爭力都是不夠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偏向於招收有相關實習經歷的同學,所以刺蝟建議大家,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地去實習。


4.國內就業還是國外就業好呢?


而從目前的國際大環境來看,不管是經濟和政治來說,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動盪,在就業形勢上,國內和國外都是一樣的。

從行業發展來看,以互聯網為例,如果同學非常明確地想要從事互聯網行業的話,還是非常建議同學們回國發展的,從世界的經濟環境和行業的發展來說,現在最蓬勃和未來最大想象空間的主戰場一定是在中國的。


刺蝟大學,成就青年人的職業夢想。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刺蝟大學”,定期分享職場乾貨、技能學習、能力提升相關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