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走的路,可能無法通往你想要的人生

你現在走的路,可能無法通往你想要的人生

昨晚去吃火鍋,調了一碗醬料,不勝滿意,有點酸也不夠鹹,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又去調了一碗,拿回來吃,還是覺得有點酸,也不鹹。

仔細回憶兩次調醬料的過程,幾乎是一模一樣:各種喜歡的醬都先舀一勺,然後放醬油,再放醋和麻油。

至此才恍然大悟,調醬料的程序沒變,味道怎麼會變呢?

不想再去調第三碗了,因為快吃飽了,但是這件事卻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平淡如水,事業不溫不火,生命毫無張力,想努力做出改變,最後卻殊途同歸,回到原點。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一直在同一條路上行走,雖然總是想著努力改變方向,卻還是不知不覺回到原來的軌道上,最終到達同樣的終點。

就像我們期待到達麗江,卻不知不覺坐上通往北京的火車。

這個道理很簡單,一說出來,大家都秒懂,可一頭扎進生活的汪洋大海,就忘記了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卻每每在到達終點站的時候,開始憤憤不平,責怪上帝不眷顧自己。

可接下來的生活,還是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繼續一邊登上那趟去北京的火車,一邊憧憬四季如春的麗江。

所以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去到心中嚮往的勝地。

人生就是在如此循環往復中被消磨殆盡。

你現在走的路,可能無法通往你想要的人生

而這裡的循環往復,就是我們難以越過的生命慣性,這種慣性力量巨大,它無孔不入,無洞不鑽,而且還不會輕易被發現。

生活中最常見的就是思維慣性,比如:

遇到事情,你的思維慣性讓你總是往既定的方向去思考,無法跳脫原有的思考框架,看到A就立馬想到B,無法看到CDFEG的可能性。

而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以及面對各種問題的第一反應,最終決定了我們人生的走向。

我一個朋友,在銀行裡上班,收入不菲,但工作壓力非常大,導致她晚上經常會說夢話和磨牙,去醫院看也沒有效果,心理壓力大隻能靠自己緩解,沒有藥物可以治療。

她跟我訴苦的時候,我就勸她:“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只是一份工作!”

她卻立馬回覆我:“工作怎麼可能沒有壓力呢?!”

本來我想再安慰她兩句,看到她的回覆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她認為工作一定是有壓力的,不可能存在沒有壓力的工作,這個觀念在她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別人很難改變她的想法。

難道世界上就沒有沒壓力的工作嗎?肯定是有的,而且很多!

很多人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所以根本不存在壓力一說。

還有些人會很好的排解自己的壓力,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建立一堵牆,下班就去吃喝玩樂,上班就兢兢業業,不讓工作影響自己的生活。因為他們想的很明白:工作就是為了能更好的生活,不能活反了。

但是我朋友不會想到這一點,她只會在壓力之下,堅挺的活著,直到有一天,瀕臨崩潰的邊緣,出於自救才可能會顛覆自己的想法,重新看待工作和壓力之間的關係。

你現在走的路,可能無法通往你想要的人生

她想要輕鬆愜意的人生,卻偏偏走在一條被工作壓力逼到牆角的路上而不自知,在這條路上她越努力陷得越深,卻不願意停下來想想還有什麼其他更輕鬆的路。

同樣,我周圍也有很多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披星戴月,孜孜不倦,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我內心充滿敬畏,同時也有一份憐憫。

因為絕大多數人,現在走的路,都無法通往他們想要的人生。

因為他們不會停下來,回顧下自己走過的路並從中吸取教訓,也不會仔細看看腳下了的路是否能通往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們只知道風雨兼程馬不停蹄的趕路,去到一個自己並不想要的終點。

其實改變很簡單,就是時刻核查自己有沒有偏航,比如我在第二次去調醬料的時候,提醒自己不放醋,多放點鹽,而不是依循慣性而為,或許就能享受到更美味的火鍋了。

願你能經常審視自己正在走的路,思考下它能否通往你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