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丑书”的前世今生

近日,在书法界莫名掀起了一股"丑书"风。首先请大家欣赏一番:

说说“丑书”的前世今生

说说“丑书”的前世今生

上列几幅图便是"大名鼎鼎"的丑书。然而,何谓丑书?古人云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魅,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丑书便是追求古拙而不追求华巧,应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含而不露的艺术境界。如此见来,丑书更显得超然。丑书能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定有其独特之美。

可是呢,书法人对丑书的抨击由来已久。在他们看来"丑书"是未能掌握传统书写法则、怀着一颗功利之心哗众取宠的书写形式。近日,因"丑书"负面评论过多,书法博导沃兴华书法展被叫停。沃兴华在书法界被誉为"丑书"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冲击力、造型的独特性,把字的结构搞得支离破碎。沃兴华认为这是书法创新,但是貌似传统书法界人士并不买账,把沃兴华列为书法界十大"丑书"代表,群起而攻之。可见,"丑书"之美并不受传统书法家待见。

初识丑书,认为其毫无文字的端庄美,显得杂乱无章。再看丑书,又觉得它仿佛是有不一样的格调。"丑书"又称"民工体"书法,是书法界对追求"返璞归真"境界书法家的蔑称。"民工体"就是没啥文化的民工在小城市建筑工地工棚周围乱写乱涂的文字字体。可正是这为人所诟病的书法体却在微博、朋友圈掀起一股有一股风潮,人们竞相模仿。

"丑书"的爆火,从其风格来看,也并无道理。"丑书"本身便象征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大成境界。像是书法家书法写腻了,就必然就要追寻的"返璞归真"的俗世境界。就比如大鱼大肉吃腻了,粗茶淡饭、白菜豆腐就很美味了。锦衣名牌穿腻了,就追求简约朴素、淡泊名利。而对于普通人来讲,在如今的快餐社会,传统书法早已见惯不怪,而"丑书"横空出世,更是满足了人们的求异心态。

换而言之,传统的书法更多的是模仿古人,缺乏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沃兴华的丑书更像是在对前路的探索,他敢于创新,让我们见识到了何谓艺术的创新美,也确实令人佩服。

美的书法纷繁复杂,"骨骼清奇"的丑书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传统书法文化的另一面:不以外表为重,而以内涵格调取胜。我们对丑书的推崇,追寻到深层次,更像是我们审美观、价值观产生了新变化。这种观念的转变毫无疑问是极好的,这说明我们慢慢淡化了外在,沉下心来审视被忽略的内在;说明我们真正的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开拓创新;说明我们的国民性正在逐步觉醒,不在被欧风美雨所迷惑。

丑书的风靡一时亦给了我们提醒。书法文化从最早的甲骨文到五体,可能穷其一生我们也没办法完全吃透,更何况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吸收完,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多挖掘传统文化,真正沉下心来发现独属于咱们中国的传统美。

"丑书"是大家之书法,也是中华文化之书法,更是当代社会之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